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認識腰骶部神經更好理解疼痛的發生

腰骶部的腰神經根徑路甚長, 神經根易受卡壓的部位有以下幾個:

①、椎間盤與黃韌帶間隙;

②、側隱窩;

③、上關節突旁溝;

④、椎弓根下溝;

⑤、椎間孔。

途中任何周圍組織變化均可壓迫或刺激神經, 常見者如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 其他如梨狀肌肥厚或1個椎間孔通過2個神經根時均可引起。

腰骶神經根在椎間孔內相對固定, 當有致壓因素存在時, 神經根可因張力增加而受損。 有人推測, 當神經根拉長8%時, 可致靜脈淤積, 而拉長15%時, 神經內血液完全阻斷。 研究表明, 腰骶神經根的血供較外周神經貧乏, 腰骶神經分別接受遠端和近端根動脈的血供, 這些血管在神經近端1/3處吻合, 腰骶神經易因卡壓和牽拉而發生缺血性損害。

腰神經後支在行程中也易遭受損傷。 郭世紱等研究腰神經後支全部行程中有6個固定點, 即:出孔點、橫突點、入肌點、出肌點、出筋膜點及入臀點,

其中出孔點、橫突點和入臀點均有纖維骨性管固定, 這些部位如遭受損傷或牽拉, 可產生局部或牽拉性腰腿痛。

線上康復醫學研究學院彙聚更多的手法醫學微課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