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這份逛吃地圖吃貨肯定喜歡,既能吃到老北京小吃又不耽誤逛北京!

很多人都說到了北京怎麼吃北京菜, 小編在此特別科普一下, 傳統的北京菜並沒有形成像川魯粵淮揚這樣的著名菜系, 而是由傳統的魯菜沿襲而來, 清真菜系同樣是北京菜中的重頭戲, 而另外的大半江山就是響噹噹的北京小吃, 沒有品嘗過地道的北京小吃, 那麼你在北京的旅行可謂是一次地道的“山寨之旅”!當然, 僅僅是吃, 自然略顯乏味, 既能品嘗美食, 又能將北京城逛上一逛, 才不枉你走出自己的北京逛吃地圖~~~~

驢打滾

驢打滾又叫豆麵糕, 黏黏糯糯, 甜香可口。 前人很有想像力, 最後一步裹黃豆麵的工序能想像成驢在地上打滾塵土飛揚的樣子, 真讓這小吃更有親和力了~

推薦品嘗座標:牛街清真白記小吃(牛街5號牛街清真超市1樓)

周邊景點:報國寺、法源寺、牛街禮拜寺、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紀曉嵐故居

艾窩窩

艾窩窩由糯米製成, 中間包什錦餡兒後揉成球狀,

外面裹層藕粉。 入口粘軟, 以甜味為主。

推薦品嘗座標:護國寺小吃總店(新街口護國寺大街68號)

周邊景點:恭王府花園、北海公園、什刹海公園

糖卷果

糖卷果以山藥和棗為主料, 配以核桃、瓜仁為輔料, 蒸或炸後裹上糖衣, 滋味香甜, 還富有營養。

推薦品嘗座標:聚寶源(牛街5-2號)

周邊景點:陶然亭公園、琉璃廠古文化街

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原料中有薑, 也叫薑汁排叉, 面與薑絲(汁)混合後下油鍋炸成排叉, 再裹上糖漿, 從口味來說它又叫蜜排叉。

推薦品嘗座標:南來順飯莊(南菜園街12號2樓)

周邊景點:北京大觀園

糖耳朵

糖耳朵味道十分甜蜜, 長得又像人耳故得此名, 本質是個甜味耳形炸麵團, 聽起來簡單, 要想做好卻需複雜的程式。

推薦品嘗座標:牛街洪記小吃店(牛街12號)

周邊景點:報國寺、法源寺、宣武藝園

麵茶

麵茶是糊糊質地, 使用小米麵、芝麻醬、香油、花椒、鹽製成, 鹹甜口味。 老北京人喝麵茶的時候習慣順著碗沿轉圈喝。

推薦品嘗座標:大興胡同麵茶(南大興胡同7號)

周邊景點:雍和宮、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景山公園

饊子麻花

饊子又稱寒具, 已有很長的歷史。 “寒具即食饊也, 以糯粉和麵, 入少鹽, 牽索紐撚成環釧形。 ”李時珍《本草綱目·穀物》中的這句話, 已把饊子是何物介紹得十分清晰了。

推薦品嘗座標:老磁器口豆汁店(天壇北門正對面)

周邊景點:天壇公園、自然博物館、八大胡同

焦圈

焦圈配豆汁是老北京人的吃法,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得了這風味。

焦圈炸得金黃, 酥脆可口。

推薦品嘗座標:老磁器口豆汁店(天壇北門正對面)

周邊景點:天壇公園、自然博物館、八大胡同

蛤蟆吐蜜

名字聽起來這麼反差萌的甜點, 味道自然不能差到哪裡去。 蛤蟆吐蜜就是開了口的豆餡兒燒餅, 且餡料一定要足到滿溢。

推薦品嘗座標:白魁老號飯莊(交道口南大街158號)

周邊景點:北海公園、景山公園、茅盾故居、皇城根遺址公園

糖火燒

糖火燒應配有紅糖和麻醬, 被火爐子烤得酥脆, 吃起來有濃郁的麻醬香和紅糖甜。

推薦品嘗座標:大順齋(牛街5號清真超市內)

周邊景點:法源寺、報國寺

豌豆黃

豌豆黃兒曾備受慈禧太后喜愛, 它吃起來冰涼可口, 淡淡香甜, 正是春季的應季小吃。

推薦品嘗座標:仿膳飯莊(北海公園北門內九龍壁前)

周邊景點:北海公園、什刹海公園、故宮博物院

炒肝

炒肝以豬內臟、大腸為原料, 經“熬肝”、“炒肺”, 配以蒜料勾芡而成, 味道鹹香, 是北京漢族著名小吃。

推薦品嘗座標:姚記炒肝(鼓樓東大街311號)

周邊景點:南鑼鼓巷、恭王府花園、什刹海公園、宋慶齡故居

奶油炸糕

聽起來就是個好吃的……熱量炸彈, 但喜好甜食的畢竟不想錯過~它入口酥脆, 裹挾著奶油的香甜。

推薦品嘗座標:錦芳小吃(兩廣路大都市街南1樓大中電器1樓)

周邊景點:明城牆遺址公園、自然博物館、大柵欄

約上三五好友, 騎上自行車, 邊吃邊溜達, 這麼深度地感受北京, 你們還不趕緊嘗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