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小夥靠一小發明,帶動三千萬農民致富,身價暴漲至240億

從商多年的劉漢元, 最初是從魚飼料業務起家的。 如今的通威集團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 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生產企業。

該集團現擁有遍佈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130餘家分、子公司, 員工逾2萬人。

出生於四川眉山一處簡陋小青瓦茅屋的劉漢元, 家境並不富裕。 小時候, 他每天都在村子裡一邊玩耍, 一邊帶著鐵鍬到處鏟樹葉, 拿回家燒火做飯。 上小學的頭一天晚上, 看到爐灶裡沒啥東西, 自己就在裡面墊上一些木材、煤炭和葉子, 第二天清晨點火做飯, 吃完就背書包上學去了。 種地、照看弟弟妹妹、生火燒飯, 業餘時間再倒騰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劉漢元有著與其他同齡人一樣普通而充實的童年。

1978年高考剛恢復, 當時想著先找工作、為家裡分擔的他, 選擇了有無線電及電子的中專學校作為志願, 卻突然接到了四川水產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我當時就懵圈了, 從來沒報過這個志願啊。 ”後來他才得知, 體重33公斤、身高1.41米的小孩兒是無法被其他學校錄取的, 就隨著同一批“兒童”被拉到了四川水產學校就學, 也就是當時的“少年班”。

“上世紀80年代, 四川吃魚太難了, 1年中, 人均能吃上半條魚就不錯了。 劉漢元那時就開始研究國外的網箱養魚技術, 發現德國的科技很不錯, 產量很高, 我們該如何把這個技術引入呢?”20歲出頭的他, 有一天走到一處溪水前, 忽然想要在這裡試試看網箱養魚的效果。

他意識到當金屬網箱養魚技術推廣開來, 將會產生出千千萬萬個養魚大戶, 問題是他們將拿什麼樣的飼料來養魚?

當時市場上並沒有專門的魚飼料出售, 許多農民也不懂得飼料的科學營養配方。 村裡有個農民這樣回答劉漢元說:“我用玉米麵、穀糠和大米飯喂它們, 人吃了能長, 還怕魚不長肉?”

後來的事實證明, 一年之中這個農民的魚苗只長了不到半尺長, 而劉漢元的魚苗在5個月內卻能長一尺半。 農民服氣了,

紛紛來向他討教怎樣製作飼料的訣竅。 劉漢元最初是在家裡用一台小型絞肉機將原料粉碎, 然後攪拌, 家裡人輪流動手, 沒日沒夜地工作。 當養魚戶越來越多, 對優質飼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時, 劉漢元的小型絞肉機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於是建飼料廠的迫切問題就這樣被市場供求關係這只大手提上了議事日程。

決定了就很快行動。 在老家永壽旁邊的一個空地上, 劉漢元和幾個夥伴終於建起了一個漁用飼料廠, 300平方米的工地上引入一整套飼料機組, 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家飼料廠拔地而起, 通威集團的雛形就此搭成。

經過多年的奮戰, 通威的水產飼料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佔有率已屬龍頭。 其中魚飼料更是家喻戶曉, 國內每三條魚中有一條就食用通威飼料。 截至目前, 通威直接帶動國內養殖農戶近100萬戶, 並通過產業鏈條的延伸, 直接、間接帶動中國3000多萬農民致富增收, 並直接為解決了12000多個就業崗位。

此後他與熟識的企業家一道選擇進入了化工樹脂行業, 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又發現PVC這種材料的部分產品可用來做多晶矽原料,就這樣他歪打正著地進入了光伏行業,並確定了主攻多晶矽的業務脈絡。如今的通威,將農牧與新能源兩個產業結合在一起,對劉漢元來說,前30年解決了水產品量的問題,以後的通威集團則要成為一家更具前瞻性的多元化公司。

胡潤研究院發佈《2017胡潤全球富豪榜》劉漢元、管亞梅夫婦身價變化最大,資產增值48%達到240億元人民幣,全球排名上漲288位。

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又發現PVC這種材料的部分產品可用來做多晶矽原料,就這樣他歪打正著地進入了光伏行業,並確定了主攻多晶矽的業務脈絡。如今的通威,將農牧與新能源兩個產業結合在一起,對劉漢元來說,前30年解決了水產品量的問題,以後的通威集團則要成為一家更具前瞻性的多元化公司。

胡潤研究院發佈《2017胡潤全球富豪榜》劉漢元、管亞梅夫婦身價變化最大,資產增值48%達到240億元人民幣,全球排名上漲288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