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普查成都城區鳥類分佈 市民一天數出9728只鳥

觀鳥愛好者通過望遠鏡認真觀察

愛鳥周

這是成都市第三次舉行市民數鳥活動。 通過十年三次活動的統計來看, 成都市區的鳥類棲居處於穩定狀態。

此前, 《成都鳥類名錄1.0》顯示, 目前成都境內已知分佈鳥類20目78科466種, 其中非雀形目計有19目35科205種, 雀形目43科261種。 按照最新的資料, 成都現有鳥種數量約占全國總數的31.9%。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時間回到盛唐, 唐代詩人杜甫就曾在浣花溪畔, 感受著春天的鳥語花香, 用唐詩記錄下林間百鳥。 3月12日, 成都的觀鳥達人拿著望遠鏡, 來到杜甫曾經走過的小徑, 觀賞那些出沒花台水榭的鳥兒。

數鳥活動

看看繞城內的鳥類分佈

在成都市第36屆“愛鳥周”來臨之際, 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與成都觀鳥會舉辦了成都市第36屆“愛鳥周”活動暨成都市第三屆市民數鳥活動, 邀請市民週末出行, 在浣花溪公園、人民公園、望江樓公園、植物園、文化公園、百花潭公園、白鷺灣濕地公園、成都動物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九個公園“數鳥”,

調查成都市城區野生鳥類的種類情況。

據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介紹, 2007年和2012年成都開展過兩次“萬人數鳥”的活動, 主要是增強市民保護城市鳥類的棲息環境的意識。 3月12日活動當天, 參與“數鳥”的市民在九大公園領取了《成都市第三屆市民數鳥活動記錄表》和《成都市區觀鳥指南(第二版)》等資料, 而數鳥範圍則以成都市繞城高速為界, 包含各類大小公園、綠地、河流、湖泊、學校、社區等城市生態空間。 繞城高速以外的興隆湖濕地公園包含在內。

68種鳥9728只

白頭鵯最多社區也常見

相對前兩次觀鳥活動, 此次“觀鳥大會”天公不作美,

在觀鳥現場, 因為受下雨天氣影響, 參加觀鳥的人數也偏少。 在浣花溪公園, 冒著大雨, 一些觀鳥愛好者手握望遠鏡, 對照圖冊, 在表格上記錄下鳥類名稱。 其中一位80多歲的“鳥癡”, 在紙上寫下了18種鳥類名稱。

“這次觀測到的種類並不低於前兩次。 ”據沈尤介紹, 雖然觀測到的數量不比前兩次多, 但觀測到的種類有68種之多, 明顯多於2007年的31種和2012年的41種。

“主要是加入了線上提交的方式, 大家的觀測水準也提高了。 ”他告訴記者, 在觀測的鳥類中, 數量相對較多的鳥類有白頭鵯、白頰噪鶥、黃腹山雀、金翅雀、灰椋鳥、白鷺、蒼鷺、夜鷺、棕頭鴉雀等, 而其中數量龐大的白頭鵯, 在一些社區也是常見鳥類。

“只是人們不認識它,

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 ” 沈尤分析說, 食物充足, 有良好的繁殖條件, 是白頭鵯數量增多的原因。

觀鳥活動看到“稀客”

叉尾太陽鳥進城來

在此次觀鳥活動中, 叉尾太陽鳥算是一個“稀客”, 就連成都專業的觀鳥人都很難一睹它的“尊容”。 沈尤介紹說, 這種鳥一年四季都要吃花蜜, 生活在開花的矮樹叢, 而成都季節變化明顯, 顯然容易讓這些鳥兒食物供應“斷貨”。

據瞭解, 這些體型非常小而纖弱的鳥, 常見於中國南方, 它們的嘴細長下彎, 舌呈管狀, 能懸飛在枝頭吮吸花蜜。 沈尤告訴記者, 此時正是叉尾太陽鳥的遷徙季, 它們在成都出現, 應該是一次偶然路過歇歇腳。

觀測活動發現, 仍有一定數量的雁鴨等冬候鳥尚未開始遷徙, 而大杜鵑等部分夏季繁殖鳥已經遷回。

在觀測中, 讓人遺憾的是青頭潛鴨並沒出現。 沈尤推測, 可能是市民觀測沒那麼仔細。 當然, 這種鳥比較少, 全世界只有500只到1000只, 在成都平原也只是零星分佈。 “不過最近十年它們有過小爆發, 冬天會到成都市區過冬”。

鳥類種類穩定

成都鳥類名錄即將升級

通過十年三次活動的統計來看, 成都市區的鳥類棲居處於穩定狀態, 鳥類種類的增加一方面有生態環境建設成效的體現, 也有觀鳥人群增加和觀鳥水準提高的原因。 此前, 《成都鳥類名錄1.0》顯示, 目前成都境內已知分佈鳥類20目78科466種, 其中非雀形目計有19目35科205種, 雀形目43科261種。 按照最新的資料, 成都現有鳥種數量約占全國總數的31.9%。

沈尤透露, 根據以往觀測表明,成都鳥類的種類將高於這一數量,《成都鳥類名錄2.0》版本也即將出爐。這些鳥兒安家成都,與成都的生態系統不無關係,“成都境內多樣的地貌與植被,加之相對密集的河流水網,為種類繁多的鳥類提供了不同類型的棲息地,適合其繁衍生息。”據沈尤介紹,南北走向的龍門山脈和龍泉山脈也是許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之路,濕地、綠地的面積大量增加,為鳥兒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根據以往觀測表明,成都鳥類的種類將高於這一數量,《成都鳥類名錄2.0》版本也即將出爐。這些鳥兒安家成都,與成都的生態系統不無關係,“成都境內多樣的地貌與植被,加之相對密集的河流水網,為種類繁多的鳥類提供了不同類型的棲息地,適合其繁衍生息。”據沈尤介紹,南北走向的龍門山脈和龍泉山脈也是許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之路,濕地、綠地的面積大量增加,為鳥兒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