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擴散|炒菜時,用雞精好還是味精好?很多人都用錯了……

味精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調味料之一, 烹調時適量加點味精, 可以使菜肴味道鮮美, 促進食欲。 但味精對人體有害的說法一直存在, 還一度被貼上“有毒添加劑”的標籤。 那麼, 味精真的對人體有害嗎?

此外, 現在很多人選擇雞精替代味精, 它是否是味精的升級產品呢?

味精有害依據不足食用味精無須限量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它進入胃以後, 受胃酸的作用變成谷氨酸和鈉分別被人體吸收。

谷氨酸與其他氨基酸一樣, 可以構成人體組織的蛋白質, 鈉也是我們身體需要的元素。

由此看來, 味精作為食品添加劑是極其安全的。

以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人為例, 只要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超過7.2克, 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健康的影響。

試想, 7.2克味精比我們建議的6克鹽的攝入量還多, 這顯然是我們日常用量所不可能達到的。

因此, 世界各國除了不建議嬰兒食用味精外, 對其他人群的用量沒有限制, 可因個人的口味而定。

雞精味精孰優孰劣

而被認為“升級版”的雞精是一種複合的調味料。

它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味精(約含40%), 在此基礎上, 雞精還加入10%以上的鹽、糖、雞肉或雞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鳥苷酸、雞味香精、澱粉等物質複合而成。

雞精的主要作用與味精一樣是增鮮, 但由於添加了肌苷酸和鳥苷酸等呈味核苷酸, 與味精的鮮味具有相乘的作用, 其鮮度比味精高, 是味精的換代產品。

由於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 因此它與味精的安全性相仿。

同樣應注意不要長時間高溫加熱, 最好在起鍋之前再放雞精。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 雞精本身含有10%的食鹽, 如果在炒菜和做湯時用了雞精, 用鹽量一定要相應減少。

如果已經加到合適的鹹味, 再放雞精, 對於需要控制鹽分的人來說, 可能會不利於健康。

不當烹飪可能會產生毒副作用

雖然味精在日常烹調和工業食品加工中的用量, 沒有證據表明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但如果不注意使用規則, 不僅達不到理想的調味效果, 甚至也會產生毒副作用。

(1)味精在高溫時會轉變成焦谷氨酸鈉, 不僅失去鮮味, 而且對人體有潛在致癌作用。 因此, 烹調時不要加入味精後長時間燜煮, 也不要加入味精一起爆炒, 而要在菜肴快出鍋時加入。

(2)不宜在烹調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 如糖醋魚或排骨、醋溜白菜等。 因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熱, 更容易產生焦谷氨酸鈉, 使菜肴走味。

涼拌菜可以使用,但宜先溶解後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0多攝氏度,低於此溫度難以溶解。

(3)味精略呈鹼性,在含有鹼性的原料(如皮蛋)中使用會形成谷氨酸二鈉而出現氨水臭味,大大降低鮮味。

(4)海鮮、肉類和蘑菇等食品本身就含有鮮味成分,所以在此類食品中,都可不放味精、雞精。

涼拌菜可以使用,但宜先溶解後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0多攝氏度,低於此溫度難以溶解。

(3)味精略呈鹼性,在含有鹼性的原料(如皮蛋)中使用會形成谷氨酸二鈉而出現氨水臭味,大大降低鮮味。

(4)海鮮、肉類和蘑菇等食品本身就含有鮮味成分,所以在此類食品中,都可不放味精、雞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