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浩瀚星空中, 最引人注目的天體要數月亮了, 它那變化萬千的外貌, 它所承載的從古至今那麼多的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為人間平添了多少詩情畫意!廣寒宮裡瓊樓玉宇, 有嫦娥仙子舞翩翩。 不僅如此, 月亮週期性的陰晴圓缺還是人們自古以來制定曆法的根據之一。

月亮圍繞地球公轉, 同時也自轉, 兩者週期相同, 方向也相同, 因此月亮總以相同的一面對著地球, 在人造衛星上天之前的漫長歲月裡, 人們從來沒見過月亮的後腦勺。

月亮為什麼會有陰晴圓缺的變化呢?大家知道, 月亮本身不發光,

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陽光的一部分反射出來, 這樣, 對於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 隨著太陽、月亮、地球相對位置的變化, 在不同日期裡月亮呈現出不同的形狀, 這就是月相的週期變化。 進一步說, 雖然月亮被太陽照射時, 總有半個球面是亮的, 但由於月亮在不停地繞地球公轉, 時時改變著自己的位置, 所以它正對著地球的半個球面與被太陽照亮的半個球面有時完全重合, 有時完全不重合, 有時一小部分重合, 有時一大部分重合, 這樣月亮就表現出了陰晴圓缺的變化。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

每逢農曆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

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

叫做“新月”,也叫“朔”;

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著地球,

於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日.

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發生在淩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

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

這樣,月亮最圓滿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日的淩晨,

最遲可出現在十七日的早上.

眾所周知,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運轉為規律而制定的,

所以它與月相對應的很準確.

但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優點混合而成的,

這就難免會有誤差,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

“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

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導致滿月遲來的根本原因,

是由於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速度不恒定引起的.

受幾百種因素干擾,月球繞地球公轉速度有時快、有時慢,

從“朔”到“朔”或從“望”到“望”,

所經歷的平均週期是29.53天,但最長與最短週期相差13個小時.

如果“望”以前月亮的“腳步”慢,

則從“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

所以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

當月亮運行到對地球來說正好跟太陽相反的方向的時候,

我們可以看到一輪圓月, 這叫“望”.

當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

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面正好背著地球,我們看不見月亮,這叫“朔”.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

平均起來需要29天12小時44分, 這叫一個朔望月.

朔一定在農曆的每月初一.

朔之後平均起來要再經過14天18小時22分才是望,

因此,望月常常不是發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月亮環繞地球的公轉速度並不均勻,有時快,有時慢,由此,

朔望月的長度與其平均值可以相差到6個小時,

因此,望月也可以延遲到十七晚上才發生.

當然,如果朔發生在初一的清晨,那麼望會發生在十五的晚上,

因此,望恰好發生在中秋夜的年份也是有的.

科學地來講, 月亮總是有一半亮而且這一半我們在地球上是永遠看不完全, 所以無論15還是16的月亮都只是近似圓形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