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王箍桶巷好有古城風味

李雲勝 文 呂士民 漫畫

是在合肥徽州大道上的隨意一瞥, 發現了這個不起眼的小巷, 以為一眼望到了頭, 走近一看, 小巷向南一拐, 曲徑通幽, 居然連到了宿州路上。

出生在解放以前的老合肥, 還是習慣稱呼仁愛巷為“王箍桶巷”, 那裡過去算是廬州城的城南, 是修鍋補桶的城市手工勞動者的聚集地。

《合肥市地名錄》上記載, 仁愛巷, 東西走向, 東首起南土街, 西至小南門街, 今天指的就是商之都總店對面的那條小巷。 而《縣誌》記載為“王箍桶巷”, 因為據傳當年巷裡有位姓王的箍桶匠, 手藝精湛, 無人能及, 慕名前來學手藝的人特別多, 後來這裡居住了許多手藝精湛的箍桶匠。 再後來這裡找箍桶匠幹活的東家也多了起來, 漸漸地人們就把這裡叫做王箍桶巷。 而箍桶匠們所用的木材、木料幾乎都由住在附近的木匠來加工。

省立醫院退休在家的高教授,

小時候就住在和仁愛巷一街之隔的洋樓巷, 經常和小夥伴們到仁愛巷玩耍, 那時還叫“王箍桶巷”。 小傢伙們倚在平房的門口, 看箍桶匠們幹活, 記得有拉鑽子、斧子、粗鉋子、圓鉋子、弓鉋子、平鉋子等30多種工具。 製作木桶是先將木塊鋸成大小相同的木條, 還要保證特別的弧度。 木條間採用竹銷連接, 竹銷是用竹子削得兩頭尖尖的長約6釐米、寬約5毫米的籤子。 之所以不用鐵釘, 是因為鐵釘容易上鏽, 會腐蝕木桶。

此外, 還要留出木桶的腿, 再就是打磨、刷桐油……一共有幾十道工序。

高教授說, 解放前, “王箍桶巷”又短又破, 兩邊都是平房, 大多數是瓦房, 也有草房。 大約是抗戰勝利以後, 當時的合肥縣政府可能是覺得“王箍桶巷”的名字太俗氣,

所以改成了仁愛巷。 彼時, 國民黨不是宣傳“禮義廉恥、仁愛信義”嗎。

在新中國的畫壇上, 有三位從抗日烽火中走出來的藝術大師, 他們後來被戲稱為“兩個半”。 其中, 半個”是指參加革命前已學過畫的黃胄, 一個是指延安魯藝培養的石魯, 另一個就是新四軍畫家亞明。 因為亞明既善於繪畫, 也善於打槍, 所以被稱為“雙杆在握”。 亞明的山水畫, 總是那麼明快開闊, 豪情激蕩。 可你知道這位藝術大師的出生地嗎?

1924年10月1日, 亞明就出生在合肥城南“王箍桶巷”一個城市平民家庭。 他的本名叫葉家炳, 祖籍江蘇閶門, 祖父曾追隨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參加反抗清王朝統治鬥爭。 然而陰差陽錯, 太平軍失敗40多年後, 父親葉煥亭卻做了當年鎮壓太平軍淮軍首領李鴻章家倉房管事。

許藏和老人小時候和亞明家是鄰居, 不過, 他記事的時候, 亞明已經離家參加了革命。 他聽父親說, 亞明的母親名叫邵韻華, 是位農家女人, 勤勞善良, 同情窮人, 常常用自己做女紅掙來錢幫襯鄰里。

亞明4歲的時候, 父親把送進教會辦的城南小學讀書, 也就是《小南門街上的“洋學堂”》裡介紹的三育小學。 寒暑假時父親又讓亞明上私塾念《三字經》和《論語》, 三年級的時候, 父親把他轉到省立六中附小就讀。

著名作家石楠在《亞明傳》裡寫到:“葉家炳的父親被可怕的肺癆奪去生命, 頂樑柱斷, 葉家的經濟生活立時陷入困境。 作為長子(實際排行老二), 葉家炳不得不放棄上中學的願望, 和母親一起挑起全家生活的擔子。

孤兒寡母何以為生呢?在鄰居的幫助下, 他們學會自製香煙, 然後拿到範巷口去賣賺點錢勉強維持著生計。 ”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 亞明在“王箍桶巷”期間生活是十分艱難的。 他後來成了新四軍戰士、著名畫家、江蘇美協主席, 風風雨雨、坎坷沉浮。 但“王箍桶巷”留下了他童年和少年的足跡, 其風俗人情、冷暖勢態應該影響了他的一生。

我在仁愛巷尋找往日“王箍桶巷”的蛛絲馬跡。 在靠近宿州路一端, 一位上了年紀的大爺坐在街邊的籐椅上, 眼睛眯縫著, 似睡非睡。 見我打聽巷裡的箍桶匠們, 他搖搖頭說, 早就不幹了, 現在哪個家裡還用水桶!

老大爺姓董, 父親以前也是箍桶匠。 他告訴我, 在木匠手藝中有“方鑿”和“圓鑿”之分, “王箍桶巷”裡的箍桶匠們學的就是“圓鑿”。過去家庭衛生設施都比較簡陋,老百姓家中的澡桶、水桶、腳桶、馬桶等圓形的木質生活用品,都是依靠學“圓鑿”的木匠來做的。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在鄉下還經常可以看到挑著一個擔子,嘴裡不停地吆喝著“箍桶噢”、“箍桶噢”的木匠走村串戶,為百姓們製作修理各式各樣的木桶製品。

提起“王箍桶巷”的過去,董大爺眼裡立即放出光芒,驕傲地說,這個小巷可不平常,走出了好幾位大人物。我問老人家指的是大畫家亞明嗎?他怪我有點孤陋寡聞:那不止,當時出去當兵的有好幾個,有的還是黃埔軍校的呢。

我很好奇,特意查找了黃埔軍校學員名單,不僅發現許多合肥人,還真的在第十八期學員名單裡找到了家住“王箍桶巷”二號的方釗的名字。我問董大爺認識方釗嗎?他回答說聽老輩人說過,別號燕蔚,和淮軍將領張樹聲的後代張秉和同學。

“王箍桶巷”裡的箍桶匠們學的就是“圓鑿”。過去家庭衛生設施都比較簡陋,老百姓家中的澡桶、水桶、腳桶、馬桶等圓形的木質生活用品,都是依靠學“圓鑿”的木匠來做的。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在鄉下還經常可以看到挑著一個擔子,嘴裡不停地吆喝著“箍桶噢”、“箍桶噢”的木匠走村串戶,為百姓們製作修理各式各樣的木桶製品。

提起“王箍桶巷”的過去,董大爺眼裡立即放出光芒,驕傲地說,這個小巷可不平常,走出了好幾位大人物。我問老人家指的是大畫家亞明嗎?他怪我有點孤陋寡聞:那不止,當時出去當兵的有好幾個,有的還是黃埔軍校的呢。

我很好奇,特意查找了黃埔軍校學員名單,不僅發現許多合肥人,還真的在第十八期學員名單裡找到了家住“王箍桶巷”二號的方釗的名字。我問董大爺認識方釗嗎?他回答說聽老輩人說過,別號燕蔚,和淮軍將領張樹聲的後代張秉和同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