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1探寶連載」第五章 衣箱彩繪案,天象盡眼底

文玩 | 字畫 | 品鑒 | 茶道

第五章 衣箱彩繪案, 天象盡眼底

曾侯乙墓出土衣箱五件, 其上有漆繪, 繪之物象蘊藏天象之密!

衣箱如果按我們現在的用途來說, 就是衣櫃, 用來裝衣服用的箱子。 兩件衣箱上分別刻有“匫”(箱子的意思)和“紫錦之衣”, 也證明了它們當時的用途。

這些衣箱上分別有漆繪, 都有共同的主題——“房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房宿”是農祥星, 共四顆, 它們一字排開, 像四匹駕車的馬, 也被稱為“四驅”。 它們在立春日拂曉出現在正南方, 是黃河流域春耕生產開始的標誌。

既然衣箱上的漆繪與二十八星宿有關,

那小編就先為各位看官講上一二。

小編星宿小講堂上線, 小禮物刷起來!

小編星宿小講堂:我們每天看到的日出日落的現象, 是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給我們造成的錯覺, 這種現象叫做“視運動”。 太陽在一年裡的視運動所“走過”的軌跡叫“黃道”(黃道吉日一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為了描述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視運動的位置, 古人把黃道及其附近的恒星劃分成了28個面積不等的區域作為觀測座標, 這就是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就是人們觀測日月五星運動的座標。

這些衣箱中, 其中就有一件《二十八宿圖》衣箱。 其高40.5、長71、寬47釐米, 木胎, 蓋、身分別用整木剜鑿製成。 器身為長方體, 蓋隆起呈拱形。 器內髹紅漆, 器表以黑漆為地,

箱蓋上用紅漆繪寫了十分珍貴的天文圖像。 蓋頂中部是一個象徵北斗的“鬥”字, 四周是篆書二十八宿的名稱。 左側繪白虎、右側繪青龍, 青龍首尾處分別繪刻“之匫”、“後匫”字樣, 分別代表東方和西方。

小編:據說, 這是盛放曾侯乙晚間在寢宮休息時所穿的衣物。

衣箱蓋的中央的“鬥”字, 象徵北斗七星, “鬥”字通過筆劃延長線與二十八宿相連來體現二者的互動關係。 通過研究這種互動關係, 有學者認為這幅圖的觀測時間是:西元前433年農曆大年初三傍晚。

在這幅圖上的亢宿附近, 寫著“甲寅三日”四個字。 通過核對古曆, 西元前433年正月初三正好是“甲寅”日, 這一天在月相上叫“初吉”, 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 (好比《陰陽師》中的大吉哦~)《二十八宿圖》木衣箱上表現的“鬥轉星移”的關係,

只有在緯度偏北的黃河流域才能觀察到。

我們常用“鬥轉星移”來形容季節變換、時光流逝。 其實這個含義來自古人對北斗與二十八宿互動關係的認識。 中國最早的曆書《夏小正》裡講了一種正月的特有天象, 就是傍晚時分參宿運行到天頂, 北斗斗柄指向下方, 講的正是“星移”和“鬥轉。

這證明中國先秦的二十八宿體系不是來自古印度, 這是也迄今為止我國所發現的28宿全部名稱的最早記錄。 它表明在戰國初期, 我國就確已形成28宿星象體系。

在《二十八宿圖》衣箱的蓋面上, 所繪的是一幅“北斗攜連圖”, 內含著“鬥轉星移”、“斗柄授時”、“正月建寅”等曆法認識。 在另一面, 房宿的形象獨佔一面,

顯得非同尋常。 二十八宿的個別名稱最早見於殷墟卜辭, 全部名稱的記載則見於成書戰國晚期的《呂氏春秋》。

另一件衣箱是《後羿弋射圖》衣箱, 木胎, 挖制輔以斫制。 由器身、蓋組成, 長方盒狀, 蓋頂拱起, 四角有短把手。 裡表均髹黑漆, 並用紅漆繪花紋與書寫文字。 衣箱一側面為素面, 另三面繪有方格紋, 內裡勾勒卷雲紋、蘑菇狀雲紋、獸紋、鳥紋等圖案。

中國古代傳說唐堯時代“十日並出, 焦禾稼, 殺草木, 而民無所食。 ”堯乃命後羿射下了九個太陽, 從而拯救了人類。 《後羿弋射圖》衣箱的蓋面所繪兩幅弋射圖表現了後羿射日的情景。 在弋射形象的邊緣還繪有兩條雙首人面蛇(枝頭蛇), 反向互相纏繞, 這可能是傳說裡的伏羲和女媧。

箱面有蘑菇狀雲的一角, 漆書20字:民祀唯房, 日辰於維, 興歲之駟, 所尚若陳, 琴瑟常和。 意思是說民間祭祀房宿, 就是祭祀的興歲之時(即是立春前後)的天駟星, 人們希望通過祭祀房星而心想事成, 風調雨順。

還有一件衣箱是《夸父追日圖》衣箱, 一側繪有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 所繪之鳥為日中金烏。 蓋面所繪四獸似馬, 可能象徵天駟星座。

這三件衣箱的漆繪主題都是房宿:立春時節, 寒冬過去, 春回大地, 萬物復蘇。 一年之計在於春。 房宿除了叫天駟, 還叫農祥星, 它與農事有一種天然的聯繫。 小編掐指一算, “甲寅三日”初吉之日, 國君可舉行籍田禮, 勸耕務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