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時空交錯式結構,用得好是錦上添花,用不好是添亂

名詞:時空交錯式結構

屬性:劇作結構

特點:非線性

相關電影:[色, 戒](2007)、[美國往事](1984)、[羅曼蒂克消亡史](2016)、[暴雨將至](1994)、[記憶碎片](2000)、[一錘定音](2017)、[低俗小說](1994)、[敦克爾克](2017)

(文章來源為“看電影雜誌”APP)

——基本釋義——

①一種電影敘事方法

②指以時間的先後推移為經, 空間的方位變換為緯, 時空交錯、經緯交織的方法謀篇佈局的一種電影敘事結構

——詳細解釋——

1942年, 日據上海, 易先生官邸。

“搬到西天要吃西北風咧。 ”梁太太說完, 大家都笑, 手裡麻將卻不閑著, 嘩啦啦地響, “忘了恭喜你, 梁先生升官了。 ”

“啥子了不起的官囉, 管大米的。 ”

▲王佳芝和另外三個太太打麻將

這是電影[色, 戒]的開場, 四個太太圍坐一桌打麻將, 包括王佳芝。

沒多久, 易先生回來, 講了幾句什麼“鴿子蛋”的冷笑話, 給王佳芝使了個眼色。

接著, 王佳芝以跟人談事為由, 離開牌桌。

▲眼神交匯, 示意私會時間到

到凱司令咖啡館, 她借了前臺的電話機, 撥給“二哥”, 噓寒問暖一番, 言下之意, 殺易先生的計畫可以實施了。

掛了電話, 她看向窗外。 也說不上導演用了什麼手法, 反正鏡頭一晃, 就到了四年前。

▲四年前, 香港

1938年, 嶺南大學因戰爭輾轉遷往香港。

暑假無事, 大家一腔愛國熱忱, 便租了豪宅, 讓王佳芝假扮闊太, 勾引易先生, 借機殺之。

約會, 吃茶, 談天說地, 二人關係漸趨成熟。 不曾想, 易先生高升, 一家人要回上海。 計畫落空。

接著, 螢幕漸黑, 亮起來時, 一個俯拍鏡頭掃過橋樑與河岸, 底下一行字幕:

三年後, 上海。

▲闊別三年, 王佳芝再次來到易公館

1941年, 街上軍隊戒備, 王佳芝落魄潦倒, 排隊領米。

同學幾經周折, 總算聯繫上她, 望其再次假扮闊太, 接近易先生。

於是, 便出現了電影開場那一幕, 王佳芝和幾個太太打麻將, “碰”、“吃”, 同易先生眉來眼去。

▲麻將磕碰, 你來我往, 暗流湧動

1942-1938-1941, 李安這招, 不同時空相互穿插, 突破傳統電影按客觀時序表現生活的方法, 叫時空交錯式結構。

電影結構分劇作結構和造型結構, 劇作結構又分為戲劇式、散文式、小說式、多視角、時空交錯式。

[公民凱恩]和[羅生門]皆屬於多視角結構, [美國往事]、[低俗小說]、[色, 戒], 則同屬於時空交錯式結構。

▲[美國往事],往事如煙飄過

這種方法,既能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縱向串連在一起,又可以橫向擴延。

既保證時間的連續性,也保證空間的並列性。通過多層次、多變化的時空組織,表現角色複雜隱秘的內心生活。

[美國往事]裡,時空交錯的大致軸線是:青年-老年-少年-老年-青年-老年-青年。

能看出,老年和青年時空是影片的主要敘事軸線。

▲劫數難逃的感覺點染在往昔歲月的追憶上

概括來講,影片是依據男主麵條在1968年還鄉之行中的回憶,復原出的一段往事。

同理,[色,戒]也是根據女主王佳芝1942年于凱司令咖啡廳望向窗外時的回想,演繹出了前因後果。

兩部電影在時間的跳躍和銜接上,處理得完美自如,視聽手法精煉老道,創造了懸念,強化了敘事張力,堪稱天衣無縫。

更重要的是,這種結構能使觀眾產生一種伴隨主角縱橫漫漫人生的錯覺。

但是,由於人的意識活動有很大隨意性和跳躍性,使用不當,就會形成情節結構上的淩亂、模糊。

比如[羅曼蒂克消亡史]。

▲[羅曼蒂克消亡史],戰爭之下,繁花落盡

要注意,時空交錯不是所謂的意識流結構。程耳玩得不好,就在於,他拍的太意識流了。

[色,戒]不過三個時間點,[美國往事]也只三條敘事線,昆汀的[低俗小說],三段故事相互穿插,諾蘭的[敦克爾克],三條時間線花式交錯。

事不過三,程耳偏將時空次序打亂重組,使用更多軸線敘事。

▲舊上海的群像戲

日本妹夫、交際花、姨太、殺手、演員、童子雞。

這種時空交錯,自始至終都沒能增進人物的複雜性,連最基本的懸念都沒製造出來,活像是剪輯師在拿觀眾撒氣。

程耳是聰明人,可惜聰明過了頭。

最終,[羅曼蒂克消亡史]畫虎不成反類犬,顛三倒四,瑣碎無趣。

▲時空交錯結構空有儀式感

時空交錯式結構,用得好,叫錦上添花,用不好,叫添亂。

▲[美國往事],往事如煙飄過

這種方法,既能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縱向串連在一起,又可以橫向擴延。

既保證時間的連續性,也保證空間的並列性。通過多層次、多變化的時空組織,表現角色複雜隱秘的內心生活。

[美國往事]裡,時空交錯的大致軸線是:青年-老年-少年-老年-青年-老年-青年。

能看出,老年和青年時空是影片的主要敘事軸線。

▲劫數難逃的感覺點染在往昔歲月的追憶上

概括來講,影片是依據男主麵條在1968年還鄉之行中的回憶,復原出的一段往事。

同理,[色,戒]也是根據女主王佳芝1942年于凱司令咖啡廳望向窗外時的回想,演繹出了前因後果。

兩部電影在時間的跳躍和銜接上,處理得完美自如,視聽手法精煉老道,創造了懸念,強化了敘事張力,堪稱天衣無縫。

更重要的是,這種結構能使觀眾產生一種伴隨主角縱橫漫漫人生的錯覺。

但是,由於人的意識活動有很大隨意性和跳躍性,使用不當,就會形成情節結構上的淩亂、模糊。

比如[羅曼蒂克消亡史]。

▲[羅曼蒂克消亡史],戰爭之下,繁花落盡

要注意,時空交錯不是所謂的意識流結構。程耳玩得不好,就在於,他拍的太意識流了。

[色,戒]不過三個時間點,[美國往事]也只三條敘事線,昆汀的[低俗小說],三段故事相互穿插,諾蘭的[敦克爾克],三條時間線花式交錯。

事不過三,程耳偏將時空次序打亂重組,使用更多軸線敘事。

▲舊上海的群像戲

日本妹夫、交際花、姨太、殺手、演員、童子雞。

這種時空交錯,自始至終都沒能增進人物的複雜性,連最基本的懸念都沒製造出來,活像是剪輯師在拿觀眾撒氣。

程耳是聰明人,可惜聰明過了頭。

最終,[羅曼蒂克消亡史]畫虎不成反類犬,顛三倒四,瑣碎無趣。

▲時空交錯結構空有儀式感

時空交錯式結構,用得好,叫錦上添花,用不好,叫添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