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頭條」民族團結 在內蒙古永放光彩

自治區第九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對全區345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350名模範個人進行了表彰。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袁永紅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時強調, 對內蒙古來說,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必須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大局, 要堅持和發揚各民族心連心、手把手的好傳統,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 精心做好民族工作, 把內蒙古建成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內蒙古118.3萬平方公里大地上, 生活著蒙、漢、滿、回、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55個民族的人民。 交往、交流、交融, 讓各族群眾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邊防官兵在錫林郭勒盟東烏旗烏裡雅斯太鎮恩和吉日嘎郎 嘎查黨員中心戶孟克巴雅爾家, 和當地牧民一起看書學習。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馬建荃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攻堅克難、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扎實工作, 不斷把各項工作推向前進。 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把民族工作納入全區工作全域進行謀劃部署, 切實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各項權益。

各級黨委政府大力加強少數民族幹部和人才隊伍建設, 堅持不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表彰, 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發展蒙古語文事業, 充分保障少數民族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基本權利, 著力加快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經濟發展。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蒙、藏民族牧民一同關注全國兩會。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包葒 攝

各民族大團結, 是全區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證。 五年來, 我區各行各業湧現出了一批民族團結模範集體和個人, 他們勤奮耕耘在少數民族地區, 奉獻祖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奉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滿腔熱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2500多萬草原兒女一定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 凝聚向心力、提振進取心、煥發精氣神, 弘揚“蒙古馬精神”, 守望相助, 讓“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永放光彩。

全區唯一一所朝鮮族學校——興安盟烏蘭浩特朝鮮族學校四年級學生表演詩歌朗誦“我們快樂的成長”。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包葒 攝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多民族居民探討婦女工作。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磊 攝

截至 2017 年,全區累計下發少數民族發展資金 35.86 億元, 共實施項目 7836 個,打造了 43 個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設立了30個少數民族手工藝品製作試點。

目前,我區創建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興安盟)和 19 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7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56 個民族的火炬手共同點燃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聖火。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韓卿立 攝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多民族居民探討婦女工作。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磊 攝

截至 2017 年,全區累計下發少數民族發展資金 35.86 億元, 共實施項目 7836 個,打造了 43 個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設立了30個少數民族手工藝品製作試點。

目前,我區創建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興安盟)和 19 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7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56 個民族的火炬手共同點燃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聖火。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韓卿立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