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農村,婚禮場面比在酒店搞,氛圍趕超五星級酒店!

從我記事時, 就常聽大人說喝喜酒一事, 每逢誰家男婚女嫁、結婚生子、金榜提名等, 好多親朋前來祝賀, 主家屋內院外, 人頭攢動。 前來祝賀的人很多, 騎自行車的、摩托車的、開拖拉機的, 絡繹不絕, 一派喜氣。

農村人辦喜事是非常認真的, 得提前好長時間做準備, 日子確定後, 商量請客的事, 估計多少人, 準備多少桌酒席, 要做到心中有數。 然後, 家庭成員具體分工。 請客很有講究, 必須首先去請姥姥舅舅家和長輩, 去晚了不禮貌, 否則還會受到責備, 親戚請完後, 接著請本村本莊的親戚、三朋四友, 以及前來幫忙的家庭和鄰居。 到辦正事的前一天, 左鄰右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約而同地前來主家幫忙。 來的人穿戴一新, 拿著需要用的工具, 互相問候, 由主家請來的支事主管按照每人的特長一一分工, 採買的採買, 借工具的借工具, 燒火的燒火, 貼對聯的貼對聯…….每個人的具體分工都用一張紅紙寫好貼在顯眼的牆上,

一目了然。

農村辦喜事是很講究的, 桌子一律都是老式的四方桌, 凳子是長條板凳, 一桌八至十人。 在那個時候, 農村雖然很窮, 但鄉村文明, 不得不令人佩服, 座席時你親我熱, 相互相讓,

年青人讓年老的先坐, 健康的人讓殘疾人先坐, 男同志讓婦女帶小孩的先坐。 鞭炮響後, 酒席就算正式開始了, 主事的大支就會高喉嚨大嗓門吆喝, 請遠客先入席!席上人人臉露喜氣, 談笑風生, 涼菜、熱菜一個一個按規律上, 雞鴨海鮮慢慢吃, 喜酒推杯換盞慢慢喝著, 猜拳聲, 喜慶的鞭炮聲不絕於耳。

最熱鬧的是除了招待好親朋外, 還要招待好新娘的娘家人。 一般來說:娶媳婦那天, 禮節較多, 雖說耍笑為止, 但要禮貌為先, 說話辦事得溫文爾雅, 灰諧幽默, 有禮有節。 特別是主家對找迎親的人比較慎重, 瞭解送親和新娘的輩分關係, 來找一個輩分相同, 做事穩重, 辦事能力強, 在這方面有豐富經驗之人。 娘家人把新娘送來, 言下之意就是把女子親手交給你們家了, 你們得善待。 所以送親人來後, 要行禮節, 要把握好分寸, 不能隨意, 更不能惹送親人生氣。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現在農村備席方便多了, 用桌子板凳也不再是原來笨重的高桌大板凳了, 而是大圓桌小方凳。 每個人都有專門經營的酒席桌凳、碗碟等用具。 誰家有事, 拖拉機一會就拉來了, 不用再去一家一戶找尋借著。 而圓桌呢?雖說一般不講究上席, 但青年人還是把老年人和長輩推上了上席的位置, 敬酒的人先敬上席然後以此類推, 至今都沒有變。 季節換了一茬有一茬, 光陰過了一年又一年,農村的酒席在淳樸文明的鄉風中越來越盛,越來越熱鬧。過去家裡人說:“你坐席要拿著手帕”,意思就是吃完了擦擦嘴,可現在農村的酒席桌上,喝水用的是一次性紙杯,擦手擦嘴用的是餐巾紙,酒席的檔次一點也不比城裡低。

農村的酒席傳承著鄉村的文明,提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充滿著祥和,喜慶,熱情,團結友愛的氣氛中,產生著無窮無盡的生活和活力。

光陰過了一年又一年,農村的酒席在淳樸文明的鄉風中越來越盛,越來越熱鬧。過去家裡人說:“你坐席要拿著手帕”,意思就是吃完了擦擦嘴,可現在農村的酒席桌上,喝水用的是一次性紙杯,擦手擦嘴用的是餐巾紙,酒席的檔次一點也不比城裡低。

農村的酒席傳承著鄉村的文明,提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充滿著祥和,喜慶,熱情,團結友愛的氣氛中,產生著無窮無盡的生活和活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