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憶芬:對效果行銷的質疑不會很快結束 | 行銷觀察

穀歌廣告門事件、寶潔炮轟數位行銷低效且不透明、可口可樂削減精准廣告預算、愛迪達宣佈停止投放電視廣告……一些企業力挺, 而另外一些難掩憤怒, 數字行銷迎來了也許是發展過程中最混亂的時刻。

這個曾經的寵兒現在正走下神壇, 幾乎所有企業都感覺茫然, 他們發現自己身處“無人區”, 周圍充斥著各種矛盾的觀點和態度。 這也是“行銷觀察”推出大咖專訪的原因, 這些經驗豐富的從業者願意從行業的角度向36氪闡明他們對行銷動態的觀察和態度, 厘清未來行銷的一些發展趨勢。

我們的第一個專訪物件是Criteo亞太區執行總裁張憶芬,

這是她上任之後接受的首個媒體專訪。 Criteo是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法國效果廣告公司, 主營業務是重定向廣告(retargeting)。 在入職Criteo之前, 張憶芬曾是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 負責互聯網廣告行銷方面的業務。

專訪從寶潔對數字行銷的炮轟開始:

36氪:寶潔開啟了一輪對數字行銷效果的質疑, 一些公司甚至為此削減了預算。 這些問題的癥結在哪?

張憶芬:癥結在於廣告效果測量的困難性。 很多快消品牌廠商還沒有形成做效果行銷的良好機制, 也尚未形成將銷售與廣告投放效果直接聯繫起來的完整網路閉環。 一方面, 他們目前有的只是品牌廣告, 投放後無法直接看到對銷售額的影響;另一方面,

他們的產品實際是由協力廠商零售商代理, 當消費者從協力廠商管道購買後, 品牌廠商並不能將銷售與廣告直接聯繫起來。 當廣告效果資料均由廣告代理商提供時, 就有可能出現效果測量標準不一, 缺乏透明度的情況。

36氪:這一波質疑的浪潮會持續多久?

張憶芬:不會很快結束, 在一部分無法準確衡量廣告效果的企業裡會一直存在, 直到他們自己建立起關聯銷售與廣告投放效果的網路閉環, 或者找到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幫他們以準確、公正、透明的方式衡量廣告效果。

36氪:但目前相對封閉的狀態很難使資料透明和可監測, 廣告主開始呼籲互聯網企業開放, 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張憶芬:廣告主對數位行銷資料透明度和可監測性的要求是合理的, 並且這也是廣告主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訴求。 我認為這個需求也應該可以實現, 從技術上來說問題不大,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說, 它會促使數位行銷公司不斷優化技術, 採取更公開、透明的方式與廣告主進行合作, 無法達到這一要求的代理商很有可能被市場淘汰。

36氪:受眾對資料所有權和對隱私保護的關注, 會不會影響未來數位行銷的發展?

張憶芬:只要以恰當的方式收集消費者資訊, 是可以既保護消費者隱私, 又不影響數位行銷發展的。 譬如只收集與消費行為相關的匿名信息, 包括流覽過哪些產品、網頁停留時間、使用者搜索內容等等。

當然,

對於消費者心理的這種變化, 還可以從兩個方面應對:對於市場來說, 需要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 界定清楚收集哪些資訊算侵權。 在有了統一的標準後, 還要建立更健全的消費者隱私保護機制, 甚至制定相應的法律進行規範;對於消費者來說, 要讓他們知道在流覽電商網站時, 哪些資訊會被收集, 這樣才可能讓他們不再談“資料”色變。

36氪:今年有哪些廣告形式值得關注?

張憶芬:資訊流廣告這些年可謂是數字行銷行業裡的“網紅”, 我們也很看好它的前景。 隨著程式化購買技術的進步, 資訊流廣告的規模化和精准化投放會有提升, 非常有可能將成為未來廣告投放的主流管道。 之所以看好資訊流廣告的前景, 主要是因為它具有這麼幾個獨特的優勢:不干擾用戶閱讀體驗也不易被忽略;資訊流廣告更個性化也更具互動性;另外,

資訊流廣告的精准度更高且能帶來更高的轉化率。

36氪:今年廣告主層面會有哪些趨勢和變化?

張憶芬:主要會有三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和變化:

側重移動端投放:“移動優先”策略已成為電商廣告主共識, 市場投放費用也會繼續向移動端傾斜。 電商會更注重為購物者打造完美的移動支付體驗。

要求行銷預算透明化: 品牌廠商將對零售管道商的廣告投放預算將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需要以更準確、公正的方式衡量ROI, 他們在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方面的預算調配也會更加謹慎。

對社交廣告越來越重視:社交廣告能通過分析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行為與關係, 為電商廣告主投放情景化、個性化的原生內容,提升使用者閱讀體驗並增強與廣告主的互動,進而提升好感度,因此廣告主會更關注社交廣告的投放。

36氪: 那今年數字行銷領域的亮點又會有哪些?

張憶芬:同樣有三個部分值得關注:

產品清單廣告興起:零售商將在Google Shopping(即產品清單廣告或PLAs)上投入更多資金,並拓展自身的搜索功能,從而讓自身產品被更多客戶發現並提升轉化率。零售商會更注重提升自身的曝光度,並投資搜索管道。

程式化技術提升視頻廣告ROI:程式化功能不僅將被用於視頻廣告的購買,還將被用於其自動生成和優化。程式化創意目前已可實現受眾分組,並為不同分組的受眾生成定制化的內容;同時,程式化創意可自行“查漏補缺”,自動生成多個廣告素材進行測試並優化。行銷人員可以利用上千種動態生成的視頻廣告變化,達成具有高度針對性、定制化和個性化的廣告投放。

AR/ VR將被逐漸廣泛應用:一些新的技術也會逐漸進入到數位行銷領域,影響購物者的購買體驗。例如購物者以後可以利用AR/VR等技術通過移動端試用商品,這也幫助盡可能降低了退貨率。

為電商廣告主投放情景化、個性化的原生內容,提升使用者閱讀體驗並增強與廣告主的互動,進而提升好感度,因此廣告主會更關注社交廣告的投放。

36氪: 那今年數字行銷領域的亮點又會有哪些?

張憶芬:同樣有三個部分值得關注:

產品清單廣告興起:零售商將在Google Shopping(即產品清單廣告或PLAs)上投入更多資金,並拓展自身的搜索功能,從而讓自身產品被更多客戶發現並提升轉化率。零售商會更注重提升自身的曝光度,並投資搜索管道。

程式化技術提升視頻廣告ROI:程式化功能不僅將被用於視頻廣告的購買,還將被用於其自動生成和優化。程式化創意目前已可實現受眾分組,並為不同分組的受眾生成定制化的內容;同時,程式化創意可自行“查漏補缺”,自動生成多個廣告素材進行測試並優化。行銷人員可以利用上千種動態生成的視頻廣告變化,達成具有高度針對性、定制化和個性化的廣告投放。

AR/ VR將被逐漸廣泛應用:一些新的技術也會逐漸進入到數位行銷領域,影響購物者的購買體驗。例如購物者以後可以利用AR/VR等技術通過移動端試用商品,這也幫助盡可能降低了退貨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