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母親始終沒有對兒女說的話

母親始終沒有對兒女說的話

王劍利

我母親是零五年這個時候去世的。 臨走的時候, 她是坐著的, 一條腿搭在床沿, 一條腿支撐著上半個身子, 頭重重地抵著膝蓋, 稀疏的幾根髮絲垂落下來, 貼在臉上, 雙目緊閉, 嘴唇也緊緊地抿著。 老人談不上安詳地去世, 但是, 臨走的時候好像什麼牽掛也沒有了似的。

是的, 早在老人走的前八九年, 她和我們兄妹幾個一塊兒安葬了與自己打拼了一輩子的、一直在磨合感情的丈夫;老兩口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五個兒女都蓋上了寬敞的新屋, 都已經成家立業,

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兒和女;老人也享受到了子孫滿堂, 叫奶叫舅奶諸多的天倫之樂;老人憑自己六十幾還能幹的時候在村上做零活掙得的錢付清了所有人的十塊五塊借款……

然而, 我落淚了, 就在母親下葬後的第二天早上。

那天, 我起得很早。 一連三天的秋雨過後, 空氣中彌漫著晨霧般的水氣。 我一個人悄沒聲息地在村外的一條大路上走著, 那是母親經常走過的不知走了多少遍的路。 我力圖在那兒看到母親曾經看到過的一草一木, 聆聽到母親曾經耳熟能詳的蟲鳴犬吠。 我還奢望在這條路上撿拾起母親留給我的零零星星的記憶。

我癡呆地走著, 木然地站著……

“娃呀, 你真是個孝子。 ”

“咦, 伯母, 您……”

“我也走走, 老了, 瞌睡少。 ”

“哦。

”我機械似的回應對方。

“娃呀, 你媽前幾天去過我那兒, 跟我說……”

“說了些啥?伯母。 ”

“你媽一直有幾句話, 就是說不出口。 一直到……”

我淚如泉湧:“我媽……媽……有……有啥話?”

“你媽臨走前幾天三番五次地對我說, 她很想到你舅家去一回, 病一年了一直沒有去過, 也不知你大舅沒了你妗母后日子咋個樣, 這是一件。 第二件就是想到郭杜鎮走走轉轉, 自己有病不敢一個人出遠門, 想讓你幾個誰領著去, 又看你們都忙著。 第三件, 就是想好好地吃上一頓肉, 香香的、美美的。 你媽這一輩子沒少做肉, 你幾個小的時候你爸吃獨食;你們大了各自成家了, 都有了負擔, 你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 竟然到死的時候, 想好好地吃一會肉……”伯母擦拭著淚眼。

“伯母, 你是我媽生前的相好,

我媽有這些想法我們兄妹幾個確實不知道。 如果有你或者其他人說給我們五個中的任一個, 我想, 我們都會滿足她老人家的。 ”

“娃呀!不是伯母不想給你說, 是你媽反復叮嚀過我, 不要我給你幾個說, 怕……怕麻煩你們, 怕……怕給你們幾個增添負擔。 ”

“啥麻煩?啥負擔?陪我媽出去走走也就是個一半天的功夫;讓她老人家吃上幾回肉, 又能花幾個錢?我媽一直寧願自己苦著累著憋屈著, 就是不想讓我們為她做點啥。 我對不起我媽, 我們兄妹幾個都對不起我媽……”

“娃呀!你媽心滿意足了。 有病這一年多來, 你們幾個都出了錢盡了力受了累, 鄉黨看在眼裡, 你媽樂在心裡。 你沒看見你媽走時眼睛和嘴都緊緊的……你媽走得安心,

走得放心。 ”

“可……”

“你媽是個貪心的人嗎?是個貪吃的人嗎?娃呀!父母在, 只要兒女不翻嘴, 常到父母跟前來坐坐說說, 兄弟姊妹幾個和和睦睦的, 父母就心滿意足, 燒高香了……”

我和伯母走著, 走著, 忽然我想到了, 想到了母親去世前三天的一個細節來。

那天是個週五, 下午放學時我從學校帶回來一些大肉餃子餡——並不多, 也就是拳頭大小的一團兒。 晚上, 母親用它做了一小鍋的調和糊糊, 母親給我和愛人還有兒子各盛了一碗後, 她連刮帶鏟給自己只盛了小半碗。 我要拋給母親一些時, 她急忙捂著自己的碗口:“我……你吃, 你吃, 我吃不了那麼多, 夠了, 夠了。 ”我不好再勉強自己。

這也許就是母親臨去世前很想吃的一會肉吧?

她吃到了嗎?吃到了,

拳頭大的一團大肉韭菜餃子餡, 熬成了一鍋糊糊, 母親只盛了小半碗, 其中能有幾個肉末?我不知道。 但是, 我知道, 母親一定聞到了大肉的香味, 遠遠勝過了她渴望已久的大肉的香味。 她滿足了, 所以, 她走得那麼急, 走的時候, 眼睛還閉得緊緊地, 嘴唇抿得緊緊地, 她是在回味著那肉的香味, 品咂著那大肉的餘香。 以至於天還未大亮, 她就想起了床, 為兒女做些啥, 報答兒女對她意願的滿足。

對嗎?媽媽——

二〇一七年十月六日

母親和她的三個內孫(攝于1998年)

作者王劍利:長安區黃良街道湖村小學教師。教學之餘致力於教育教學隨筆的撰寫,時常涉及於日常生活方面的敘事性散文寫作,已有《教苑筆耕》《教園閒筆》《22位孩子的22種教育》《日有所記》等冊子問世。年過五十,筆耕不輟,願結交文朋筆友,生活過得更充實,人生更精彩。

母親和她的三個內孫(攝于1998年)

作者王劍利:長安區黃良街道湖村小學教師。教學之餘致力於教育教學隨筆的撰寫,時常涉及於日常生活方面的敘事性散文寫作,已有《教苑筆耕》《教園閒筆》《22位孩子的22種教育》《日有所記》等冊子問世。年過五十,筆耕不輟,願結交文朋筆友,生活過得更充實,人生更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