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湛江四大名塔,你喜歡哪一座

古人很喜歡建塔, 所以很多地方都保存著古塔, 古人為什麼要建塔呢?塔可以用來防禦瞭望, 塔還是是宗教建築物, 佛教供奉佛教徒的“舍利”, 後來用於供奉佛像或經卷, 也有保存某些和尚的遺骸或遺物。

絕大部分塔是風水產物, 古代的政績工程。 我們來看看湛江這四座古塔。

徐聞登雲塔。

登雲塔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徐城鎮東方一路與民主路的交匯處,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徐聞知縣趙一鶴定基, 天啟三年(1623年)知縣應世虞竣工落成。 塔高36.4米, 牆厚2.6米, 空徑3.6米。 因為旁邊原有一登雲館, 所以取名登雲塔。

古人把登雲塔喻為“文筆”, 表達了徐聞人渴求廣出人才, 青雲直上的美好願望。

登雲塔俗稱“風塔”, 為平面八角形七層樓閣式磚室塔, 高36.41米。 塔門向東, 門額有石匾, 刻有“登雲塔”三個大字, 落款為“天啟三年仲春吉日, 赤城應世虞題“。 塔身各層設假平座, 用牙磚,

線磚相間疊造出簷, 塔壁內折向上, 共有190級階梯, 逆時鐘拾級向上。

2006年我去徐聞看見塔四周衛生非常差, 半夜人們會在塔周邊尿尿, 不過近幾年來, 文塔街折建改造, 以塔為中心, 建設環形廣場, 新建高樓頂端統一用藍色硫璃瓦裝飾, 在陽光照耀下, 藍光閃爍, 古色古香。 這真是登雲古塔煥新輝, 徐聞面貌日月遷, 濱海綠城南疆現, 翻天覆地譜新篇。

雷州三元塔

三元塔在三元公園內, 三元公園位於雷城鎮曲街4號東側, 三元塔高57米, 建造時間明萬曆年間(西元1613-1615年), 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初命名“文魁塔”, 又稱“啟秀塔”。 後因挖塔基時發現蛇卵三隻, 認為是“三元及第”之兆, 故改名為“三元塔”。

在當時建築工具簡陋的情況下, 雷州人民僅用約兩年時間就建成一座如此雄偉壯麗的高層古塔, 至今已經經歷了將近400年的風雪滄桑, 雷轟地震仍巋然屹立, 充分顯示了雷州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驚人的創造力。

吳川雙峰塔

雙峰塔坐落在湛江吳川市吳陽鎮塔腳村, 建于明代萬曆二十七年, 又因特思山(俗叫尖山)、麗山遠揖塔前, 定名“雙峰塔”。 塔為平面八角形, 七層, 高23.15米, 第一層直徑9.8米。 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塔身為壁內折上式, 各層設假平臺。 塔基為石板雕花裝飾, 高1米, 塔邊棱角處嵌有石雕托塔力士, 形象古樸, 姿態各異。

當時縣治周應鼇接受市民意見,

聽用堪輿師之言, 認為吳川江水自西入縣, 從限門排泄出大海, 此屬地氣不蓄, 人民生活很難富裕起來。 於是, 周應鼇主持在限門江海交匯處附近建塔一座, 用來鎮守吳川山水, 以促興經濟。 之後, 又在塔前建江陽書院, 興教化、育人才。

又是一座風水塔, 政績工程, 湛江這四座古塔基本如此。

廉江良垌文筆塔

文筆塔在廉江市良垌鎮東橋村,建於清乾隆年間,磚石結構,塔高約17米,分3層,呈六角形。塔頂飾葫蘆1個,各層鑲嵌磚花邊,底層有兩個對開門。

現在這座塔和前面三座從投入保護和周圍環境來說是不能對比,特別是雷州三元塔是寶貝級別。但文筆塔曾經輝煌過。

上個世紀40年代,在陸地交通不發達、貨物運輸依靠海運完成的年代,文筆塔的周邊碼頭,停泊著來自各地的貨船,廣西欽州、玉林等地的貨物和商品源源不斷地通過水路運到這裡,再轉運到湛江、海南等地。商品貿易十分活躍,彈丸之地很快成了商品交易的集散地,方圓幾裡各種商鋪、旅業、餐館、娛樂(指賭場)應運而生。從此,人們就把這裡稱為東橋埠頭。由於各行業的興盛,吸引南來北往的商人和墨客到這裡進行商務活動及觀光旅遊,文筆塔自然成了人們必去的地方。一些學子登上文筆塔,極目遠眺,百里景色盡收眼底,心曠神怡之感頓時湧上心頭,欣然揮毫題詩、賦詞,以表心境。文筆塔上留下的對聯:“回潮波湧銀山立,水國文翻筆陣橫。”道出了當時此地的繁榮興旺。

看到這裡突然感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又能主宰沉浮。

廉江良垌文筆塔

文筆塔在廉江市良垌鎮東橋村,建於清乾隆年間,磚石結構,塔高約17米,分3層,呈六角形。塔頂飾葫蘆1個,各層鑲嵌磚花邊,底層有兩個對開門。

現在這座塔和前面三座從投入保護和周圍環境來說是不能對比,特別是雷州三元塔是寶貝級別。但文筆塔曾經輝煌過。

上個世紀40年代,在陸地交通不發達、貨物運輸依靠海運完成的年代,文筆塔的周邊碼頭,停泊著來自各地的貨船,廣西欽州、玉林等地的貨物和商品源源不斷地通過水路運到這裡,再轉運到湛江、海南等地。商品貿易十分活躍,彈丸之地很快成了商品交易的集散地,方圓幾裡各種商鋪、旅業、餐館、娛樂(指賭場)應運而生。從此,人們就把這裡稱為東橋埠頭。由於各行業的興盛,吸引南來北往的商人和墨客到這裡進行商務活動及觀光旅遊,文筆塔自然成了人們必去的地方。一些學子登上文筆塔,極目遠眺,百里景色盡收眼底,心曠神怡之感頓時湧上心頭,欣然揮毫題詩、賦詞,以表心境。文筆塔上留下的對聯:“回潮波湧銀山立,水國文翻筆陣橫。”道出了當時此地的繁榮興旺。

看到這裡突然感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又能主宰沉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