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到底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比較好?

分床而睡是每一個孩子都要面臨的問題。 常聽家長談論自己的孩子八九歲了, 還賴在大人床上不肯走, 甚至近年也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已有十幾歲的孩子, 為與父母分床而患上焦慮症的事件見諸報端。 對於父母和孩子分床睡, 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的認知和做法, 到底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比較好?

1、3歲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太早分房睡和太晚分房睡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 孩子就可能會認為母親沒有了, 或認為被母親拋棄了, 從而傷害到心靈。 對於不到3歲的孩子, 由於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 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 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2、上學後分房睡:成年後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太晚跟孩子分房睡, 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產生心理問題。 比如產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症、人格障礙、適應性障礙、人際關係困難等。

3、5歲左右較適合分房睡

建議孩子3歲以後可以考慮分房睡, 5歲左右分房最適合, 如果上小學以後還沒有跟父母分房睡, 就有些晚了 。 孩子在5歲左右, 開始意識到男女之間的差異。 所以, 這個時候家長與孩子分開睡, 可以給他們自己的空間, 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人格。

和孩子分床時要注意:

1.講明道理並做準備:先要讓孩子明白獨睡是一個人長大了的標誌, 而不是父母從此不再愛他了。 此外, 要逐漸培養孩子晚上睡覺不亂踢被子或小便時知道叫大人。

2.佈置小床和睡房:可以給孩子佈置一個快樂的兒童天地, 在牆上掛上各種五顏六色的圖案, 再把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掛在床邊, 入睡時可開個弱光燈。 還可根據需要不斷變換擺設,

讓孩子總是充滿新鮮感。

3.循序漸進:先分床, 再分房, 讓孩子慢慢適應。 必要時給他一個抱抱熊作為替代物。 誘導睡眠時, 可講個小故事, 可輕輕拍拍背, 讓孩子有種安全感, 安靜入睡。

有的家長分床後一見孩子哭鬧, 就難以堅持, 又讓孩子回來同睡。 這樣絕對不行!孩子和父母分床而居並鞏固成習慣, 不是一夜間就順利完成的, 反復也是難免的。 但家長只要決心已下, 就要持之以恆, 好習慣才可能日趨鞏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