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三國細節:呂布幷非豪飲莽夫 曾經禁過酒!

酒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傳統組成部分, 早在夏商時期, 我國先民就已會釀酒。 漢末三國, 酒在社會生活中已漸為普遍。 無論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還是新舊兩版的“三國”電視劇;無論是溫酒斬華雄, 還是煮酒論英雄, 酒都是三國英雄故事的重要道具。

禁酒與好酒

古時生產力不高, 而釀酒又意味著糧食的消耗, 因此官方並不鼓勵釀酒。 傳說商末因為出了“酒池肉林”的紂王, 酒更是被口誅筆伐, 這雖很可能是成者王敗者寇的誣衊, 但入周以後禁酒就成了政府行為。 到了東漢末年, 各地戰亂頻繁, 大量人口逃散死亡,

生產力更不能保證, 糧用不足一直困擾著各路英豪, 禁酒也就成了維持政權和節約軍隊開支的權宜之計。

網路配圖

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前, 就有人開始禁酒, 先有漢中的張魯, 後有徐州的呂布, 等曹操統一了中國北方後, 禁酒被他搬上了法令。 建安十三年(208年), 曹操平定北方袁紹父子及其餘部不久, 面對黃巾之亂後中原地區殘蔽的社會經濟, 他頒佈了禁酒令。 《後漢書·孔融傳》載:“時年饑, 兵興, 操表制酒禁。 ”顯然, 儘管當時曹操已經採取屯田等方式以增加生產, 但連年征戰的曹軍恐怕還是餓著肚子的, 只有靠禁酒來保證糧草的供應。

曹操很清楚釀酒不僅耗費糧食, 而且如果飲酒成風也必然貽誤軍機, 因此他並不怎麼好酒。

不過由於曹操的文人形象與藝術渲染的需要, 《三國演義》裡邊的曹操就大變樣兒了。 比如第十六回“曹孟德兵敗清水”, 吃了敗仗的曹操有一日“酒醉”, 想到城中嫖妓, 左右心腹使之與張繡的嬸嬸鄒氏私通, 於是曹操每日與鄒氏飲酒作樂, 好不快活。 事情敗露後, 引起張繡的不滿, 曹操為此損兵折將。

曹操不一定好酒, 卻擋不住他周圍的人對酒的偏好, 其子曹植就是一位。 史稱曹植“任性而行, 不自雕勵, 飲酒不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曹仁被關羽困于樊城, 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 行征虜將軍, 準備派遣他去援救曹仁, 結果曹植“醉不能受命”。 和我們寧願相信曹操好酒一樣, 人們也同情曹植後來的境遇。 曹丕即位後, 將曹植打壓得很慘,

其中固然有曹丕“相煎太急”的政治手腕, 但也不乏曹植喝酒誤事、不堪重用的自毀前程。

網路配圖

酒風與酒器

三國有不少酒風剽悍之人, 張飛就是最典型的。 《三國演義》第二回就是他“醉酒鞭督郵”, 開了整部小說的“酒氣”。 張飛醉酒之後, 總是要鬧出些事來, 如醉酒打了呂布岳父曹豹, 失了徐州不說, 還把劉備的老婆孩子給搞丟了。 後來, 為給二哥關羽報仇, 心急卻無處使勁的張飛醉酒打了范疆、張達, 最後遭到報復, 命喪黃泉。

三國人酒量、酒風如何, 曹丕在《典論·酒誨》裡給出了答案。 他寫道:“荊州牧劉表跨有南土……並好酒, 為三爵, 大曰伯雅, 次曰中雅, 小曰季雅。 伯雅受七勝, 中雅受六勝, 季雅受五勝。 ”就是說荊州牧劉表喜歡喝酒,

專門讓人做成了大、中、小三個酒杯, 大酒杯取名“伯雅”, 能盛七升酒;中酒杯取名“中雅”, 能盛六升酒;小酒杯取名“季雅”, 能盛五升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