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渡口區文旅新名片 別樣清新文藝范兒

現在的大渡口越來越吸引人!因為, 在這裡我們可以逛逛大渡口博物館, 品味藝術和歷史的韻味;參觀金鼇寺、石林寺, 感受歷史的記憶;遊覽馬桑溪、森林公園, 享受遠離都市的靜雅。

充滿年代感的老廠房、紀錄著曾經輝煌的老設備——在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裡, 重鋼的工業遺存被精心保留, 並作為一種文化符號重新展現出來, 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在重鋼工業遺存中, 保留了老廠房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 其中包括了建於1940年的大型軋鋼廠房、建於1985年前後的大型主電室、3根加熱爐的大煙囪、約500米廠區專用鐵軌等設備。 ”大渡口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些遺存不僅展現了重鋼的歷史, 也是大渡口區歷史最好的展現。

和重鋼一樣, 位於大渡口的原石棉廠舊廠房也“搖身一變”, 成為藝度創·文化創意園。 藝度創意園總建築面積接近6萬平方米, 占地120畝左右, 主要對園區1.5萬平方米舊廠房進行了物業改造與業態升級, 使其成為創意展示、創意生產的大本營。 資料顯示, 自開園以來, 園區已經吸收30多家文化創意企業。

除了觀賞工業文化, 在大渡口, 還能盡情感受鄉村旅遊。 據瞭解, 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 “鄉村旅遊”已成為跳磴鎮一塊金字招牌, 並成為大渡口區面積最大的鄉村旅遊示範區域。 以跳磴鎮為中心, 還形成了南海溫泉、南海地球村、農家樂一條街、康然山莊……一大批康體娛樂、觀光休閒、住宿餐飲等都市休閒旅遊產業。

大渡口文旅新名片

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

重鋼的高爐、高煙囪、老廠房……這些都是重慶工業輝煌年代的符號, 同時也是大渡口區的工業記憶。 隨著2011年重鋼環保搬遷, 如何留住過去的記憶?

大渡口區給出了解決方案——打造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

於是, 重鋼的8000匹馬力蒸汽機, 與封閉已久的鋼包、運輸原材料的廢舊火車頭、直插雲霄的大煙囪一起,

成為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也成為重慶新的工業文化符號。

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總規模14萬平方米, 主要由圍繞工業博物館打造的建築群及工業遺址公園構成。 其中, 前者占地96畝,以博物館為內核,充分利用重鋼留下的老建築、老廠房、老設備等加以保護與改造,形成集合文化、創意、體驗式商業等複合業態的城市綜合體。後者則以文物廠房及工業遺存為背景,以工業雕塑為特色,兼具博物展覽和觀光遊樂功能,是一個占地達49畝的主題公園。

博物館將通過情景化、故事化序列,對重慶的開埠、抗戰、三線建設、改革開放、直轄以來的工業發展歷程、重要人物事件和輝煌成就進行梳理和展出。同時,還將利用國家文物建築——抗戰兵器工業舊址實景,展示鋼廠西遷、支援抗戰的歷史。目前,該館已面向社會徵集到了千餘件文物展品,成為大渡口乃至重慶工業豐厚的文化積澱之地。

藝度創•文化創意園

包括重鋼在內,大渡口區曾是眾多大型國企的集聚地。隨著工業文化的發展,當年位於大渡口的舊廠房、老車間,如今正成為人們探尋青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位於大渡口區濱江片區——原重慶石棉廠老廠房內的藝度創·文化創意園,成立於2015年9月,是由大渡口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茄子溪街道、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參與打造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該產業園充分利用舊工業廠房,引進眾多工藝美術企業、咖啡館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向著大渡口的“798”藝術區方向邁進。

馬桑溪古鎮

從早期的沿江渡口到近代的繁忙商埠,馬桑溪古鎮,這座承載了千年歷史的古鎮,見證了大渡口商旅、義渡和鋼鐵文化的勃興,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為重現昔日繁華、挖掘其文化價值,2015年,馬桑溪古鎮正式啟動恢復及修復工程。

據瞭解,古鎮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由19棟單體建築,沿江岸坡度自然形成三街九巷的老街格局。該專案以“義文化”為主題核心,,以傳承與創新為理念深度挖掘馬桑溪人文資源,配合區域發展屬性,凸顯人文旅遊特色。

修復後的古鎮,仍餘存老街300多米,並保留著如李竹山民居、馬桑溪供銷合作社、百花村崖墓群等一大批人文建築和古跡。同時,集吃、喝、玩、樂、享、賞、遊為一體,業態涉及餐飲、茶樓、酒吧、咖啡館、客棧、旅遊文化商品、VR體驗館、漢文化展示等各方面,成為獨具特色的精品人文旅遊古鎮。

資料顯示,自開街以來,古鎮迎客已達到200余萬人次,不僅豐富和方便了市民文化休閒生活,也為地區休閒旅遊市場發展提供助力。

前者占地96畝,以博物館為內核,充分利用重鋼留下的老建築、老廠房、老設備等加以保護與改造,形成集合文化、創意、體驗式商業等複合業態的城市綜合體。後者則以文物廠房及工業遺存為背景,以工業雕塑為特色,兼具博物展覽和觀光遊樂功能,是一個占地達49畝的主題公園。

博物館將通過情景化、故事化序列,對重慶的開埠、抗戰、三線建設、改革開放、直轄以來的工業發展歷程、重要人物事件和輝煌成就進行梳理和展出。同時,還將利用國家文物建築——抗戰兵器工業舊址實景,展示鋼廠西遷、支援抗戰的歷史。目前,該館已面向社會徵集到了千餘件文物展品,成為大渡口乃至重慶工業豐厚的文化積澱之地。

藝度創•文化創意園

包括重鋼在內,大渡口區曾是眾多大型國企的集聚地。隨著工業文化的發展,當年位於大渡口的舊廠房、老車間,如今正成為人們探尋青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位於大渡口區濱江片區——原重慶石棉廠老廠房內的藝度創·文化創意園,成立於2015年9月,是由大渡口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茄子溪街道、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參與打造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該產業園充分利用舊工業廠房,引進眾多工藝美術企業、咖啡館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向著大渡口的“798”藝術區方向邁進。

馬桑溪古鎮

從早期的沿江渡口到近代的繁忙商埠,馬桑溪古鎮,這座承載了千年歷史的古鎮,見證了大渡口商旅、義渡和鋼鐵文化的勃興,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為重現昔日繁華、挖掘其文化價值,2015年,馬桑溪古鎮正式啟動恢復及修復工程。

據瞭解,古鎮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由19棟單體建築,沿江岸坡度自然形成三街九巷的老街格局。該專案以“義文化”為主題核心,,以傳承與創新為理念深度挖掘馬桑溪人文資源,配合區域發展屬性,凸顯人文旅遊特色。

修復後的古鎮,仍餘存老街300多米,並保留著如李竹山民居、馬桑溪供銷合作社、百花村崖墓群等一大批人文建築和古跡。同時,集吃、喝、玩、樂、享、賞、遊為一體,業態涉及餐飲、茶樓、酒吧、咖啡館、客棧、旅遊文化商品、VR體驗館、漢文化展示等各方面,成為獨具特色的精品人文旅遊古鎮。

資料顯示,自開街以來,古鎮迎客已達到200余萬人次,不僅豐富和方便了市民文化休閒生活,也為地區休閒旅遊市場發展提供助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