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未解之謎之 太陽收縮之謎

美國天文學家愛迪曾提出過著名的蒙德極小期理論, 在天文學界引起了長時間的激烈爭論, 對認識太陽活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 1974年, 愛迪通過多年對太陽的觀察, 提出了一個極大膽的觀點, 太陽正在不斷收縮。 太陽的直徑差不多每百年收縮1/850。 太陽直徑為140萬公里, 差不多百年縮短1647公里。 按此縮小, 不消10萬年, 太陽就化為烏有。

他曾仔細研究了美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從1836年到1953每年的太陽觀測資料。 這些資料證明, 這117年間, 太陽的直徑一直處於不斷收縮的過程中。 為了驗證自己結論的正確性, 他還研究了美國海軍天文臺從1846年以來的觀測記錄,

最後得出的結論完全一致。 另外, 愛迪聲稱, 1567年4月9日曾發生過一次著名的日環食現象, 其實應該是日全食, 只不過那時的太陽比現在體積更大, 月亮遮不住太陽的光線, 為此就出現了一個亮環。

埃迪的結論主要源自于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資料。

同樣具有權威地位的德國哥廷根天文臺保存的太陽觀測資料也證實了埃迪的結論, 只不過, 太陽大小在200多年內變化的數值要更小一些。

但也有天文學家持不同觀點, 一些天文學家以水星淩日過程中記錄的資料加以反駁, 他們根據42次水星淩日的觀測的資料進一步提出, 300年來, 太陽非但沒有縮小, 其實還在不斷增大。 此外, 德國天文學家帕克斯還借助1981年全日食的機會進行了相關觀測, 其結論也駁斥了埃迪的太陽收縮理論。

1987年, 中國上海天文臺與美國海軍天文臺合作, 將當年9月27日的全日食資料一起處理後與1715年的資料比較, 結果表明, 太陽確有收縮, 不過數值只是埃迪提出的數值的五分之一。

如果埃迪的理論得以證實, 那麼, 十萬年之後, 地球上的生命將因為失去能量的來源而滅絕, 太陽系行星的公轉軌道和自轉方向也會因為太陽的消亡而改變, 地球可能會被其他恒星的引力場俘獲, 從而墜入其他星系, 或者與其他行星的軌道相交碰撞, 自此滅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