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森林火災的預防與撲救

新修訂的《廣東省森林防火條例》

已於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規定,

廣東森林防火區全年禁止野外用火,

除批准之外,

禁止上墳燒紙、燒香點燭、

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

森林火災的預防與撲救

森林火災絕大部分是人為引起的, 管住火先管住人。 加強對人為火源的管理, 是防止發生森林火災最有效的辦法。

樹立“森林防火”意識, 進入林區從事生產性活動和生活性活動要時刻不忘森林防火。 特別是在森林防火期內, 在林區禁止野外用火。 撲救森林火災, 應該掌握基本的撲火技能和安全避火知識。 撲救森林火災時特別要注意,

不得動員殘疾人員、孕婦、老人和兒童參加。

發生森林火災時的逃生與自救

1

使用沾濕的毛巾遮住口鼻

在森林火災中對人身造成的傷害主要來自高溫、濃煙和一氧化碳, 容易造成熱烤中暑、燒傷、窒息或中毒, 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潛伏性, 會降低人的精神敏銳性, 中毒後不容易被察覺。 因此, 一旦發現自己身處森林著火區域, 應當使用沾濕的毛巾遮住口鼻, 附近有水的話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濕, 這樣就多了一層保護。 然後要判明火勢大小、火苗延燒的方向, 應當逆風逃生, 切不可順風逃生。

2

密切關注風向的變化

在森林中遭遇火災一定要密切關注風向的變化, 因為這說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 這也決定了你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確。 實踐表明現場刮起5級以上的大風, 火災就會失控。 如果突然感覺到無風的時候更不能麻痹大意, 這時往往意味著風向將會發生變化或者逆轉, 一旦逃避不及, 容易造成傷亡。

3

不可選擇低窪地或坑、洞等躲避濃煙

當煙塵襲來時, 用濕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 躲避不及時, 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地避煙。 切記不可選擇低窪地或坑、洞, 因為低窪地和坑、洞容易沉積煙塵。

4

快速向山下跑

如果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時, 要快速向山下跑, 切忌往山上跑, 通常火勢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的多, 火頭會跑到你的前面。

5

要果斷地迎風對火突破包圍圈

一旦大火撲來的時候, 如果你處在下風向, 要果斷地迎風對火突破包圍圈。 切忌順風撤離。

6

在災害現場附近休息的時候要防止遭到動物侵襲

順利地脫離火災現場之後,在災害現場附近休息的時候要防止蚊蟲或者蛇、野獸、毒蜂的侵襲。集體或者結伴出遊的朋友應當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在,如果有掉隊的應當及時向當地滅火救災人員求援。

野外用火十不准、六不燒

十不准

1、不准燒田基草;

2、不准燒灰積肥;

3、不准燒山趕野獸、燒黃蜂、蛇鼠、持火把照石蛤等;

4、不准燒火取暖、燒烤食物;

5、不准夜間持火把照明走路;

6、不准燃放炮竹、煙花、放孔明燈;

7、不准使用火銃槍械狩獵;

8、不准亂丟煙頭火種;

9、不准神壇祖廟上墳燒香燭、紙錢;

10、不准其他非生產性用火。

六不燒

1、未經批准不燒;

2、未有開設15米寬以上的防火線不燒;

3、未有組織好足夠的人力看守火場不燒;

4、未準備好打火工具不燒;

5、沒有用火負責人和安全監督員在場不燒;

6、3級以上天氣不燒。

地面滅火歌

火強我弱間接打,火弱我強直接打;

突破火邊分開打,隊伍扣頭合力打;

上山火攆著打,下山火堵著打;

險地火不能打,安全地帶堅決打;

集中優勢徹底打,火變我變靈活打。

6

在災害現場附近休息的時候要防止遭到動物侵襲

順利地脫離火災現場之後,在災害現場附近休息的時候要防止蚊蟲或者蛇、野獸、毒蜂的侵襲。集體或者結伴出遊的朋友應當相互查看一下大家是否都在,如果有掉隊的應當及時向當地滅火救災人員求援。

野外用火十不准、六不燒

十不准

1、不准燒田基草;

2、不准燒灰積肥;

3、不准燒山趕野獸、燒黃蜂、蛇鼠、持火把照石蛤等;

4、不准燒火取暖、燒烤食物;

5、不准夜間持火把照明走路;

6、不准燃放炮竹、煙花、放孔明燈;

7、不准使用火銃槍械狩獵;

8、不准亂丟煙頭火種;

9、不准神壇祖廟上墳燒香燭、紙錢;

10、不准其他非生產性用火。

六不燒

1、未經批准不燒;

2、未有開設15米寬以上的防火線不燒;

3、未有組織好足夠的人力看守火場不燒;

4、未準備好打火工具不燒;

5、沒有用火負責人和安全監督員在場不燒;

6、3級以上天氣不燒。

地面滅火歌

火強我弱間接打,火弱我強直接打;

突破火邊分開打,隊伍扣頭合力打;

上山火攆著打,下山火堵著打;

險地火不能打,安全地帶堅決打;

集中優勢徹底打,火變我變靈活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