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軍隊信訪幹部全忠:做好軍隊改革殿后工作 架起軍地溝通橋樑

國際線上報導:在中國軍隊改革的進程中, 有人衝鋒在前, 也有人殿后收尾。 北京軍區善後辦老幹部處處長全忠就是這樣一位。 他從事信訪工作十餘年, 先後接待來訪群眾近5萬人次, 架起了軍地之間溝通理解的橋樑。

隨著軍隊調整改革的逐步深入, 一個叫“善後辦”的單位應運而生, 這是全軍各大軍區撤編後專門成立的一個機構, 主要擔負為戰區部隊提供保障、解決遺留問題、搞好老幹部服務保障等任務。 在原北京軍區幹了10年信訪工作的全忠選擇了為改革強軍“善後”。 履職善後一年來, 全忠先後接訪2000多人次,

處理的問題有的是原軍區遺留的, 還有的是歸屬關係暫時不明確的, 全忠堅持把責任擔起來, 做好殿后工作。

全忠說:“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 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有些問題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 有些上訪群眾想通過這次整編來解決問題的願望更強烈。 遇到這種情況, 我們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為什麼?因為善後就是殿后, 殿后是沒有退路的。 所有問題要在這裡歸零, 把信訪群眾的權益維護好, 這樣能使戰區或者其他新成立的單位, 甩開包袱輕裝上陣, 全身心投入到練兵打仗中去。 ”

實際上, 全忠從事信訪工作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 10多年來, 全忠累計接訪群眾近5萬人次, 處理來信5萬多件, 幾乎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在全忠看來, 群眾既然來上訪, 說明他相信組織, 相信部隊能把問題解決好。 全忠說:“既然我接手了, 我們就不能把問題推出去, 要在這歸零。 即使我不能把問題解決好, 我也要講清楚什麼時候能夠解決, 什麼時候能夠答覆。 如果訴求不合理, 我也要把問題的癥結告訴他, 為什麼解決不了, 把思想疙瘩給解開。 ”

在一個個信訪群眾中, 原北京軍區第27集團軍某部退伍戰士羅開友給全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羅開友當兵10年, 多次立功受獎。 未曾想到, 1993年退伍回家, 他的妻子卻離家出走了。 碰巧家附近的江裡打撈出一具高度腐爛的女屍, 岳父竟誣告是羅開友殺妻毀容。 當地公安部門將羅開友關押, 險些將他判處死刑。

為洗刷罪名, 羅開友踏上漫漫上訪之路。 事情到了全忠這裡的時候, 已經是一個積壓了20多年的老問題。 全忠下定決心要為戰鬥英雄平反。 在全忠的努力協調下, 北京軍區“善後辦”組成三級工作組, 先後5次到羅開友家鄉與當地政府、公檢法部門協商解決問題, 終於為羅開友洗冤昭雪。 全忠說:“但是後期沒有著落, 工作沒有。 因為找了20年, 欠了一屁股債, 花了150多萬。 後來我牽頭成立了軍區、集團局和旅三級工作組到當地去, 協調給他100萬困難補助, 又協調當地給他安排工作。 終於把這個事情圓滿解決, 現在羅開友自己開了個藥房。 ”

全忠說, 有時候, 他們做一點工作, 就能挽救一個家庭。 因為自己的態度, 釋放的是組織的溫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