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創黃陵”大型文化創意活動正式啟動

中青線上黃陵3月31日電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中國青年報社、黃陵縣人民政府、黃帝陵管理局共同主辦的“字說中國·節傳文脈”之“文創黃陵”大型文化創意活動, 於3月31日在陝西省黃陵縣舉行。

“字說中國·節傳文脈”是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中國青年報社共同打造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大型系列活動。 “文創黃陵” 是該活動開展的首場大型文化創意活動。 習總書記指出,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需要我們“追根、溯源、尋魂”, 做到“以文化人、以史資政”。 為了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陝西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更好地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內涵豐富的黃帝文化和中國精神,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中國青年報社聯合黃陵縣人民政府、黃帝陵管理局共同舉辦了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共推出了四大主題環節:

第一環節是“文唱聖魂”:“吟唱祭聖祖, 齊頌和諧曲”。 主辦方邀請了近年來致力於國學歌曲演繹的歌唱家于文華演唱《美麗中國》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蘭亭序》, 拉開了活動的序幕。 隨後, 演播藝術家李野墨和國家一級演員朱琳合誦毛澤東詩詞《祭黃帝陵文》, 通過吟唱祭奠人文聖祖——黃帝的千秋功德, 彰顯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

“文創黃陵”大型文化創意活動, 首創“字說+節傳”的獨特傳播方式, 創新推出“字說黃陵”之“文”字,

主辦方邀請了著名雕塑家李小超打造了五米高“文”字雕塑, 用世界通用藝術語言——雕塑表達對中華文明起源——文字的致敬, 也寓意五千年中華民族在滋養華夏文明的同時與世界文明共生、共用。

第二環節是“文寫龍馬”:“書畫祭聖祖, 全球播文明”。 現場百名學生運用不同書法字體共同書寫“字說黃陵”之“文”字。 這些小“書法家”來自黃陵縣小學和橋山中學, 他們身著漢服書寫毛筆字, 寓意我國優秀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 青少年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骨幹力量。 龍馬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奮鬥不止、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 活動現場, 書畫藝術家張錄成先生在軒轅殿內揮寫高9米、寬2米的《天馬圖》, 乃中華民族追求自由、自強不息、四海友誼的精神符號。

第三個環節是“文啟印璽”:“印千年文脈, 文時代華章”。 “文創黃陵”大型文化創意活動, 推出“字說中國·節傳文脈”文化傳播活動組委會官方用印——“印鑄文魂”印章, 同時推出“黃帝文璽”。 印章由著名書法家、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路毓賢先生精心篆刻而成, 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為活動專門設計的“黃帝文璽”, 是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黃帝陵管理局聯合出品的第一尊人文始祖寶璽。 活動現場, 主辦方代表分別向黃陵縣人民政府、黃帝陵管理局贈送“黃帝文璽”。

第四個環節是“文秀漢禮”:“興文盛禮詩儀軒, 垂組懷黃漢服章”。 這一環節以“穿漢服 行漢禮”走秀融入漢禮舞姿的形式祭奠聖祖,

宣揚漢文化傳承, 並在李野墨對《禮記中庸》的精彩演繹中, 讚頌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美稱的華夏文明。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集中體現。 作為一個民族的面孔和靈魂, 漢字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象徵, 表達了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深厚的歷史氣息和文化底蘊;節日、節氣是中國文化傳播和傳承的重要載體, 承載厚重的文化內涵, 積澱豐富的文化資源, 傳承優秀的人文血脈。 它們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 是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財富。

責編:李明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