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方案發佈!新一輪改革開放武漢位列座標之一

作者:長江日報記者張雋瑋

日前, 國務院印發《中國(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近日, 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將掛牌成立。

今年, 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中國的戰略地圖上受到空前重視。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首次在中國舉辦後的第208天, 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卷軸在長江中部重鎮武漢展開。

從深圳到上海, 從前海到外高橋, 再至天津濱海新區, 又深入內陸武漢, 中國經濟實現沿邊沿海沿江的全方位開放。

改革進入深水區

自貿區擴圍再次印證制度創新重要性

"這是改革開放深化的必然,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郭茂佳教授4年前上海自貿區成立時曾接受長江日報採訪。 他認為, 4年前設立上海自貿區時被形容為"猶如第二次入世", 有一個重要的背景是, 當時改革開放推進過程中國的關鍵問題是"要政策還是要制度",

WTO反對的是優惠政策, 而上海自貿區的設立、發展, 已經印證了制度創新的重要性。

"內陸自貿區的起航, 則再次確定了制度創新在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中的重要意義"。 他說。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這九個字, 深入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的幾乎每一個道路動脈。 臨近綜合保稅交易區和光穀生物城, 藍白相間的自貿區標誌性門樓也立了起來。

廣東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認為, 如果說上海自貿區撬動新一輪改革開放, 那麼以湖北為代表的內陸自貿區的成立, 則體現了改革開放由沿海自內陸深化的梯次發展。 同時, 武漢也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座標。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接受採訪時表示,

經過近40多年的探索, 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 前兩批自貿區都位於沿海地區, 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 "但是, 我國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差異性大, 它們的經驗對於內陸地區來說, 並不能直接複製推廣, 因此需要湖北等具有代表性的內陸省份加入試驗。 "

三大國家戰略一齊聚焦長江中部

開啟武漢發展多維通道

自貿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 三大國家戰略在中部重鎮武漢形成隱隱交匯。

深圳大學客座教授解植春認為, 國家戰略框架中蘊含的豐富戰略意義之一, 是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新動力, 精髓在於開放的力量。

葉學平把自貿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這三大國家戰略比作武漢發展的"盾構機",

"如果說'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打開了東西雙向開放通道, 那麼自貿區的掛牌, 則正是從制度創新的深度方面, 給湖北、武漢的發展打開了一個新的維度, 三大國家戰略從廣度和深度上, 利好湖北、武漢發展。 "

多位受訪的知名學者均表示, 通過制度創新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發展要素聚集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 有利於武漢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受益匪淺。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自貿區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波也表示, 制度創新對武漢尤為重要。 "國家對自貿區最大的期待, 不僅是貿易自由化, 還包括打造一套開放的市場制度體系, 可供複製推廣。 與沿海相比, 武漢在外貿方面並不佔優勢,

因此, 建設自貿區要以開放促進改革, 以制度紅利釋放經濟紅利。 "他說。

毛豔華認為, 武漢具有自貿試驗區與自主創新示範區"雙自"聯動發展的優勢, "儘管難度大、考驗多, 武漢片區這一70平方公里的試驗田, 或許能成為體現中國經濟升級的重要樣本。 "他說。

武漢躋身重要外貿港口

或後發先至引領跨區域協作發展

2013年開始籌備、2014年至今的4年間, 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幾乎每年發佈一份東湖高新區先行先試報告。 報告從最初的54頁, 增長到2017年報告的73頁。 增加的每一頁後面, 都是一項新的探索和嘗試。

全程參與湖北自貿試驗區方案設計, 並曾擔任上海自貿試驗區研究院秘書長的陳波表示, 目前而言武漢處在一個很好的歷史機遇期:以往導致武漢對外開放程度低的問題, 隨著中歐班列快速發展,實現了"一帶一路"倡議的通盤佈局而得到解決;隨著對外貿易流量的增加,勢必又將產生更多的對外交流的活動;在港口、經貿基礎具備的情況下,對外的觀念及管理水準也會相應提升,從而進一步吸引外資到漢,整體提升對外開放的水準,實現對外開放活動的良性迴圈。

"改革理念、市場開放的落後,是武漢的劣勢,也可能是我們的後發優勢。武漢非常有希望跳脫傳統路徑依賴,在自貿試驗區紅利刺激下順應產業、企業發展要求,闖出一條新路,並且能夠可複製、可推廣,"陳波表示。

在已知的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的建設路徑中,包括探索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產業轉型升級、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等內容。《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實施方案》共12732字,主要任務和措施共有17個要點。

隨著中歐班列快速發展,實現了"一帶一路"倡議的通盤佈局而得到解決;隨著對外貿易流量的增加,勢必又將產生更多的對外交流的活動;在港口、經貿基礎具備的情況下,對外的觀念及管理水準也會相應提升,從而進一步吸引外資到漢,整體提升對外開放的水準,實現對外開放活動的良性迴圈。

"改革理念、市場開放的落後,是武漢的劣勢,也可能是我們的後發優勢。武漢非常有希望跳脫傳統路徑依賴,在自貿試驗區紅利刺激下順應產業、企業發展要求,闖出一條新路,並且能夠可複製、可推廣,"陳波表示。

在已知的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的建設路徑中,包括探索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產業轉型升級、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等內容。《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實施方案》共12732字,主要任務和措施共有17個要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