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加西印記(14)——末篇.美國一日

作者:遠山呼喚_

2016.10.08. 關鍵字: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 布萊恩(Blaine), 貝靈漢(Bellingham), 溫哥華國際機場(Vancou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按昨天臨時改變的計畫, 我們放棄了再回溫哥華城游北溫地區的林恩峽谷公園(Lynn Canyon Park)等地的原有計劃, 今天準備越境到美國逛一圈回來就直接去溫哥華國際機場(Vancou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了。 至於到美國什麼地方, 完全沒有定論, 到西雅圖(Seattle)吧, 來回路上花的時間不少, 又不知過境要花多少時間, 怕回來到機場太晚, 到布萊恩(Blaine)吧, 過邊境就是, 又太近, 最終採取了很隨意的方式, 總之往西雅圖方向走, 至於走多遠, 根據時間而定, 把可能對過境產生不利影響的所有東西,

如水果等, 都留在白石鎮的住處, 就驅車往美加邊境去了。 ....邊境檢查站上面的文字是“UNITED STATES PORT OF ENTRY BLAINE WASHINGTON(美國華盛頓布萊恩入境口岸)”, 邊境這邊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的白石鎮(White Rock), 過了邊境就是美國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的布萊恩鎮(Blaine)。 往美國方向去的車仍排著長隊, 耗費了不少時間才臨近邊境檢查站, 看前面持加拿大護照和美國護照的人都沒下車, 遞進護照, 不到一分鐘護照遞回就過關了。 輪到我們了, 我也遞上我們全車人的護照, 搖下前後車窗玻璃, 讓邊境官員一一核對車上的人。 他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 問“到哪去”, 答“西雅圖”, 問“去幹什麼”, 答“購物”, 問“什麼時候離開美國”, 答“今天下午”, 問“帶了多少美元現金”, 答“沒有”。 問完, 護照就遞回來了, 我以為這就放行了,
應該會聽到“Welcome to America(歡迎來到美國)”了, 誰知人家嘴裡冒出一句“Park your car over there and go to the building.(將車停到那邊, 然後去那棟樓。 )”。 我們把車停到指定的地點, 沒鎖車門(看網上貼子說有可能要對車進行檢查), 然後冒雨走進旁邊一棟房子裡, 裡面的人還不少。 這時想起邊境線上和平拱門上的文字“BRETHREN DWELLING TOGETHER IN UNITY”(見《加西印記(13)——白石鎮》), 人家美加兩國是“同一屋簷下的兄弟”, 而我們不是啊。 排隊又花了不少時間, 等排到了, 遇到的工作人員是一位新手小夥子, 業務不熟還嚴格認真, 先把外面問過的問題又問了一遍, 再仔仔細細地檢查我們包裡的每一樣東西, 認認真真地查驗我們的護照和簽證, 驗指紋時, 旁邊的只驗兩個手指, 他是十個手指都要一一核對, 可能是才到這裡工作吧,
很多地方他都搞不懂, 不時地問同事, 各種步驟, 一步不漏, 費了好多時間才把程式走完, 正要去交費, 突然又把我們叫住, 原來他先前沒有注意清晨陽光的護照的有效期已不足6個月, 而他給簽了6個月的逗留期, 然後又問他的同事, 然後又重來。 好不容易折騰完了, 交費, 每人6美元。 等出來翻開我的護照一看, 還是有一個錯誤, 他手簽的有效逗留期是到2017年1月7日(三個月), 而電腦列印的簽單是到2017年4月7日(六個月)。 罷了, 反正我們在美國只呆一天, 不想再花時間回去找他更正了, 從我們的車排隊開始到放行過關, 沒有想到竟花了近兩個小時。 如果今天從美國回來進入加拿大時也要耗這麼多時間, 哪還有時間去西雅圖逛啊,
就到貝靈漢(Bellingham)逛一下得了, 於是在iGO地圖上找了貝靈漢的一個公園做為目的地, 就開車上美國的公路了。 .

.....這條連通美加兩國的高速公路在加拿大是99號公路, 在美國是5號公路。 開了不遠突然看到一個限速70的牌子, 糟了, 超速了!下意識地要踩刹車時突然醒悟過來, 加拿大的車速用的是公制, 而美國用的是英制, 這個70是70英里(約113公里), 今天下雨我車開得不快, 完全沒有超速, 虛驚了一下。 一路雨都未停, 到達貝靈漢城邊的公園時, 看到停車場車都停滿了, 有點奇怪, 這下雨天公園裡怎麼會來這麼多人?開車繼續深入, 原來是學生們在這裡舉行運動會, 雨下得很大了, 比賽並沒有因此停止, 朝氣蓬勃的青年學生一身淋透了仍在大雨中跑步,
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 很多家長也都等在這裡, 能停車的地方都滿了。 看到這種情況, 我們只得開車走了, 往城裡去。 貝靈漢是一個小城, 這雨天街上幾乎沒有人, 我們找到一個廣場, 周圍一圈都是商店、餐館等。 這廣場很大, 周圍的店規模都不大, 此時除了超市裡面, 其它商店基本沒有顧客。 這美加兩國很多地方都相似, 只有三點感到差別, 一是加拿大用的是英式英語, 美國用的是美式英語, 二是美國這邊物價確實要便宜一些, 三是停車方便, 到處都能免費停車, 這一點去年秋天我們在美國就深切感受到了, 在加拿大那邊, 別說溫哥華了, 就是小小白石鎮, 除了自己院內, 就找不到能免費停車的地方。 .

.

.....貝靈漢逛得差不多了, 就沒再向前走了,往回到邊境上的美國小鎮布萊恩(Blaine),看到一個加油站,先把油加滿吧,美國的油便宜些,能省一點算一點,其實在美加邊境的價格與加拿大已差不多了,油價是2.99美元1加侖。加油機上貼著根據華盛頓州農業局重量和檢測程式(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Weight & Measures Program)核准的採樣檢測合格證,時間是16年9月。.

.

.....這時,雨基本上停了,但天色還是很暗。這個小鎮比貝靈漢更清靜,小鎮很小,我們把車停到街邊步行去逛。經過鎮上的商業區,穿過空無一人的小街,來到海邊上的一條街上。.

.

.海邊小廣場旁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BLAINE GARDENERS MARKET Saturday 10-2(布萊恩園藝市場,星期六10點-2點)”,此時早過了兩點鐘了,但市場還沒有完全散,還有兩個攤擺著。其中一個攤主很有情趣,普普通通的花盆都能擺一個卡通人物形象。.

.

.

.....廣場上有一座名為“Vigil(留守者)”的雕塑,旁邊銅牌上的標題是“THE STORY OF VIGIL(留守者的故事)”。布萊恩靠海,以前是個漁村。男人們出海打魚,婦女兒童留守家裡,銅牌上的文字闡述了這座雕塑的意義:....“對每一個出海的漁夫來說,都有一位留守的女人等待他的歸來。這些婦女影響著文明的進程,她們維繫香火,延續文化。他們教育孩子,看護病人,照料老人。她們是學校、教堂和社區的堅強後盾。....《守望者》雕塑是對這些無名巾幗英雄的讚頌。它描述的是本世紀初(注:雕塑是以前所做,這裡應該是指上世紀之初),一位母親、一位奶奶和一個兒童,在水邊等待漁船船隊的歸來,船隊回來的日子就是布萊恩豐富的漁業傳統文化中的慶典,也是那些迎接挑戰的勇敢靈魂的慶典。....從更大的意義上說,這三代人代表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對她們自己是如此,對布萊恩的歷史也是如此。”....這並非一座著名的雕塑,只是布萊恩人用這樣的方式來紀錄他們的歷史,正如徹梅納斯(Chemainus)小鎮用壁畫來書寫它的歷史一樣。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國家的公民在外旅遊,常常看到一些歷史並不長的國家卻非常重視他們的歷史,幾乎每個鎮都有它的博物館,存留的百年建築也都會作為“老”建築保護起來。.

.

.....港灣裡停滿了船,看來漁業仍是布萊恩重要的產業。太平洋鐵路也在海邊。不論是美國還是加拿大,他們各自的太平洋鐵路對他們的發展歷史影響都很大。這不,鐵路邊就有一個很有趣的咖啡店,被裝飾成了一節老式火車廂的樣子,旁邊還像模像樣地有一間售票視窗,還有一個穿著老式鐵路員工制服的售票員(畫像)。.

.

.....沿海邊的這條街應該是布萊恩小鎮最“繁華”的街道了,有好幾家小餐館和小商店。這麼小的鎮上居然還有一個遊客中心,不過它太不打眼,門面很小,藍色雨棚下“VISITOR CENTER(遊客中心)”的牌子非常低調,就是走到它面前,你也只會看到旁邊小餐館牌子而忽略掉它。我進到裡面要了一張布萊恩的地圖,裡面只有一位工作人員,但十分熱情。在一個街的拐角,看到一幅壁畫,內容有關過去的采木業,形式和內容都和加拿大徹梅納斯(Chemainus)的壁畫很相似。美加兩國的歷史和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遊客中心的牌子很低調,你能找到嗎?

.這幅壁畫內容和形式都和加拿大徹梅納斯(Chemainus)的壁畫很相似

.....小鎮自有小鎮的生活,街上有嚴肅的律師事務所,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家庭牙科開業廣告,也有掛樹上帶笑臉的塑膠桶、爬上樹的精靈。玻璃窗內擺著玩偶,小卡片上寫著“IT'S PUMPKIN TIME(南瓜季節)”、“AUTUMN GREETINGS(秋天的問候)”,青藤爬滿牆上,紅樹列隊路邊。我們很喜歡小鎮的這種氛圍。.

.

.

.

.

.

.....一出布萊恩小鎮就是位於和平門公園(Peach Arch Park)的加拿大邊境檢查站,排隊不長,我們車道前面只有四輛車,入境的車大部分都是加拿大車牌,也看到有美國華盛頓州的車牌。想到上午入境美國的遭遇,做好了充分思想準備,反正我們已留夠了充分的時間,該折騰多久就多久吧。到了檢查口,搖下車窗,遞上護照。邊境官員看了我們護照上的簽證,問“去美國購物?”,答“是”,問“有沒有現金要申報?”,看我沒聽十分明白,指了一下貼在旁邊的入境規定中的一個數字,一萬加元以上現金要申報。我和石頭到加拿大時根本沒帶現金,只是下飛機時在機場的ATM機上取了100加元,現在差不多已用完了,同行的其它人也沒多少現金,我馬上回答“No”。護照遞回,OK,請走。真沒想到從美國回到加拿大過邊境就這麼簡單。.

.....回到白石鎮住處,整理好行李,收拾好房間,按主人先前的交待,從外面鎖上前門,再從無鎖的側門進去把鑰匙放在桌上,然後離開。不知為什麼主人不改變一下鎖具,側門不鎖他也放心?....GPS定在了溫哥華國際機場,這意味著14天的加拿大西部自駕遊即將結束,做計畫時沒想到是以美國的一日遊來結束這次加拿大之旅。....快到機場時,一直注意哪有加油站,雖然在美國布萊恩加了油才跑了幾十公里,還是再把油箱加滿吧,同時還想順便在加油站把車洗一洗再去還車。機場前的加油站不顯眼,等看到時車已沖過了,這裡是單行道,沒法退回去,順著路牌指示走,直接就進航站樓內租車公司的停車場了,只得罷了。熄火停車後還在埋頭收拾車裡的東西,就聽見有人在問我的名字,Alamo的工作人員已走到車面前來了,交上車鑰匙,他上車開電看了一下,在手持設備上列印出一張收據給我一切就OK了。收據上的資料顯示,這次車行的路程為2797公里。.租車公司收據顯示:租車14天,行程2797公里,總費用640加元

. ....我們的航班是明日淩晨1:40起飛,經廈門轉機回成都。離登機時間還早,不慌不忙地在航站樓內轉遊,看到加拿大印地安原住民題材的雕塑, 其中有一個“鳥人”的木雕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地隔一萬里,時差數千年,冥冥之中竟有相通,人類文明,不論東西南北,都能找到共同點。在這個年輕的國家裡經常可以看到原住民的符號,因紐特石堆、圖騰柱,還有這些雕塑。這個建國不到200年的國家,它本身的歷史很短,但它想要留住的歷史很長。走過很多機場,能讓人記住的東西不多,但以後提到溫哥華國際機場,一定會想起這些雕塑。.

.

.

.....十四天很快過去了,身體的旅行結束了,心靈的旅行仍在繼續。存儲卡上保存的是美麗的風景,大腦裡面充盈的是快樂的記憶。我們在洛磯山脈留下了車轍,帶走的是陶醉于美景中的醉意;我們在維多利亞港灣留下了腳印,帶走的是沐浴在夕陽中的倩影。班夫刺破青天的山峰陪伴著白色的流雲,賈斯珀虛無縹緲的晨霧圍繞著金色的雪峰。幽鶴翡翠湖的世外仙境令人難以置信,哥倫比亞冰原的極寒世界讓我沒齒不忘。溫哥華蒸汽大鐘的優美音樂還在心中鳴響,白石鎮棧橋的溫柔海風仍在耳邊拂面。半便士農場幽靜的森林別墅和它優雅主人的微笑也一直讓我們難忘。等等等等,攝取的美景太多,閉上眼睛,心和大腦就成多維空間,個個精彩畫面呈現在不同層面;獲得的感受太多,打開心靈,人和自然便是兩情相悅,種種快樂感受撞擊在同一心田。....加拿大太大,這次只走了它的西部部分地方,但已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我們還惦記著加東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和如火的紅楓葉,也許我們還會再來的。....再見了,加拿大!.~~~ 全劇終 ~~~

就沒再向前走了,往回到邊境上的美國小鎮布萊恩(Blaine),看到一個加油站,先把油加滿吧,美國的油便宜些,能省一點算一點,其實在美加邊境的價格與加拿大已差不多了,油價是2.99美元1加侖。加油機上貼著根據華盛頓州農業局重量和檢測程式(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Weight & Measures Program)核准的採樣檢測合格證,時間是16年9月。.

.

.....這時,雨基本上停了,但天色還是很暗。這個小鎮比貝靈漢更清靜,小鎮很小,我們把車停到街邊步行去逛。經過鎮上的商業區,穿過空無一人的小街,來到海邊上的一條街上。.

.

.海邊小廣場旁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BLAINE GARDENERS MARKET Saturday 10-2(布萊恩園藝市場,星期六10點-2點)”,此時早過了兩點鐘了,但市場還沒有完全散,還有兩個攤擺著。其中一個攤主很有情趣,普普通通的花盆都能擺一個卡通人物形象。.

.

.

.....廣場上有一座名為“Vigil(留守者)”的雕塑,旁邊銅牌上的標題是“THE STORY OF VIGIL(留守者的故事)”。布萊恩靠海,以前是個漁村。男人們出海打魚,婦女兒童留守家裡,銅牌上的文字闡述了這座雕塑的意義:....“對每一個出海的漁夫來說,都有一位留守的女人等待他的歸來。這些婦女影響著文明的進程,她們維繫香火,延續文化。他們教育孩子,看護病人,照料老人。她們是學校、教堂和社區的堅強後盾。....《守望者》雕塑是對這些無名巾幗英雄的讚頌。它描述的是本世紀初(注:雕塑是以前所做,這裡應該是指上世紀之初),一位母親、一位奶奶和一個兒童,在水邊等待漁船船隊的歸來,船隊回來的日子就是布萊恩豐富的漁業傳統文化中的慶典,也是那些迎接挑戰的勇敢靈魂的慶典。....從更大的意義上說,這三代人代表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對她們自己是如此,對布萊恩的歷史也是如此。”....這並非一座著名的雕塑,只是布萊恩人用這樣的方式來紀錄他們的歷史,正如徹梅納斯(Chemainus)小鎮用壁畫來書寫它的歷史一樣。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國家的公民在外旅遊,常常看到一些歷史並不長的國家卻非常重視他們的歷史,幾乎每個鎮都有它的博物館,存留的百年建築也都會作為“老”建築保護起來。.

.

.....港灣裡停滿了船,看來漁業仍是布萊恩重要的產業。太平洋鐵路也在海邊。不論是美國還是加拿大,他們各自的太平洋鐵路對他們的發展歷史影響都很大。這不,鐵路邊就有一個很有趣的咖啡店,被裝飾成了一節老式火車廂的樣子,旁邊還像模像樣地有一間售票視窗,還有一個穿著老式鐵路員工制服的售票員(畫像)。.

.

.....沿海邊的這條街應該是布萊恩小鎮最“繁華”的街道了,有好幾家小餐館和小商店。這麼小的鎮上居然還有一個遊客中心,不過它太不打眼,門面很小,藍色雨棚下“VISITOR CENTER(遊客中心)”的牌子非常低調,就是走到它面前,你也只會看到旁邊小餐館牌子而忽略掉它。我進到裡面要了一張布萊恩的地圖,裡面只有一位工作人員,但十分熱情。在一個街的拐角,看到一幅壁畫,內容有關過去的采木業,形式和內容都和加拿大徹梅納斯(Chemainus)的壁畫很相似。美加兩國的歷史和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遊客中心的牌子很低調,你能找到嗎?

.這幅壁畫內容和形式都和加拿大徹梅納斯(Chemainus)的壁畫很相似

.....小鎮自有小鎮的生活,街上有嚴肅的律師事務所,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家庭牙科開業廣告,也有掛樹上帶笑臉的塑膠桶、爬上樹的精靈。玻璃窗內擺著玩偶,小卡片上寫著“IT'S PUMPKIN TIME(南瓜季節)”、“AUTUMN GREETINGS(秋天的問候)”,青藤爬滿牆上,紅樹列隊路邊。我們很喜歡小鎮的這種氛圍。.

.

.

.

.

.

.....一出布萊恩小鎮就是位於和平門公園(Peach Arch Park)的加拿大邊境檢查站,排隊不長,我們車道前面只有四輛車,入境的車大部分都是加拿大車牌,也看到有美國華盛頓州的車牌。想到上午入境美國的遭遇,做好了充分思想準備,反正我們已留夠了充分的時間,該折騰多久就多久吧。到了檢查口,搖下車窗,遞上護照。邊境官員看了我們護照上的簽證,問“去美國購物?”,答“是”,問“有沒有現金要申報?”,看我沒聽十分明白,指了一下貼在旁邊的入境規定中的一個數字,一萬加元以上現金要申報。我和石頭到加拿大時根本沒帶現金,只是下飛機時在機場的ATM機上取了100加元,現在差不多已用完了,同行的其它人也沒多少現金,我馬上回答“No”。護照遞回,OK,請走。真沒想到從美國回到加拿大過邊境就這麼簡單。.

.....回到白石鎮住處,整理好行李,收拾好房間,按主人先前的交待,從外面鎖上前門,再從無鎖的側門進去把鑰匙放在桌上,然後離開。不知為什麼主人不改變一下鎖具,側門不鎖他也放心?....GPS定在了溫哥華國際機場,這意味著14天的加拿大西部自駕遊即將結束,做計畫時沒想到是以美國的一日遊來結束這次加拿大之旅。....快到機場時,一直注意哪有加油站,雖然在美國布萊恩加了油才跑了幾十公里,還是再把油箱加滿吧,同時還想順便在加油站把車洗一洗再去還車。機場前的加油站不顯眼,等看到時車已沖過了,這裡是單行道,沒法退回去,順著路牌指示走,直接就進航站樓內租車公司的停車場了,只得罷了。熄火停車後還在埋頭收拾車裡的東西,就聽見有人在問我的名字,Alamo的工作人員已走到車面前來了,交上車鑰匙,他上車開電看了一下,在手持設備上列印出一張收據給我一切就OK了。收據上的資料顯示,這次車行的路程為2797公里。.租車公司收據顯示:租車14天,行程2797公里,總費用640加元

. ....我們的航班是明日淩晨1:40起飛,經廈門轉機回成都。離登機時間還早,不慌不忙地在航站樓內轉遊,看到加拿大印地安原住民題材的雕塑, 其中有一個“鳥人”的木雕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地隔一萬里,時差數千年,冥冥之中竟有相通,人類文明,不論東西南北,都能找到共同點。在這個年輕的國家裡經常可以看到原住民的符號,因紐特石堆、圖騰柱,還有這些雕塑。這個建國不到200年的國家,它本身的歷史很短,但它想要留住的歷史很長。走過很多機場,能讓人記住的東西不多,但以後提到溫哥華國際機場,一定會想起這些雕塑。.

.

.

.....十四天很快過去了,身體的旅行結束了,心靈的旅行仍在繼續。存儲卡上保存的是美麗的風景,大腦裡面充盈的是快樂的記憶。我們在洛磯山脈留下了車轍,帶走的是陶醉于美景中的醉意;我們在維多利亞港灣留下了腳印,帶走的是沐浴在夕陽中的倩影。班夫刺破青天的山峰陪伴著白色的流雲,賈斯珀虛無縹緲的晨霧圍繞著金色的雪峰。幽鶴翡翠湖的世外仙境令人難以置信,哥倫比亞冰原的極寒世界讓我沒齒不忘。溫哥華蒸汽大鐘的優美音樂還在心中鳴響,白石鎮棧橋的溫柔海風仍在耳邊拂面。半便士農場幽靜的森林別墅和它優雅主人的微笑也一直讓我們難忘。等等等等,攝取的美景太多,閉上眼睛,心和大腦就成多維空間,個個精彩畫面呈現在不同層面;獲得的感受太多,打開心靈,人和自然便是兩情相悅,種種快樂感受撞擊在同一心田。....加拿大太大,這次只走了它的西部部分地方,但已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我們還惦記著加東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和如火的紅楓葉,也許我們還會再來的。....再見了,加拿大!.~~~ 全劇終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