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切記,嘮叨是畸形的“愛”,不要讓嘮叨毀了孩子

曾經記得這樣一個笑話, 孩子因成績不好, 被媽媽罵笨鳥, 孩子不服氣的反駁, 世上笨鳥有三種, 一種是先飛的, 一種是嫌累不飛的, 媽媽問:那第三種呢?孩子說:這種最討厭, 自己飛不起來, 就在窩裡下個蛋, 要下一代使勁飛。

其實我們不止一次聽到年輕人的抱怨, 抱怨他們父母極端自私。 也不止一次聽到父母們的抱怨, 抱怨現在的孩子沒有感恩心, 太自私。 到底誰更自私呢?

在教育孩子上, 很多家長喜歡嘮叨, 嘮叨多了, 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不能解決孩子的實際問題。 當然,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嘮叨是一種關心,

也是父母“愛之切, 恨之深”的表現。

非常有意思的是, 許多喜歡嘮叨的人, 很少能主動發現自己是嘮叨的人!不僅如此, 很可能還感覺自己說的不多。 所以, 如果家長自己都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也就沒有改變的可能。

既然嘮叨那麼招人反感,

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父母嘮叨?

第一, 嘮叨是一種畸形的“愛”。 許多父母為了自己孩子, 可以說是“鞠躬盡瘁”,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心甘情願為孩子吃苦受累, 可惜嘮叨只是費力不討好的方法。

第二, 過度關愛, 和孩子的生長速度不匹配。 當孩子逐漸長大, 他們自己對事物有了判斷的時候, 此時再對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們想嘗試的行為, 家長不厭其煩地“說教”, 孩子必然不願意聽。 所以, 家長該放手時要放手, 千萬別嘮叨。

第三, 家長缺乏安全感, 或是一個自卑和不自信的人。 如果父母是這樣的人, 其生活的滿意度必然較低, 他們為了自己的社會價值, 往往會借助品牌物質和炫耀孩子, 以獲得他人的關注和贊許。 於是, 這些父母會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而孩子難於完成時, 就開始無休止的評論、比較, 甚至是抱怨、訴苦。

這裡, 我們無意點評各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但是, 事實上父母的嘮叨都是一種負面情緒, 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 當父母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 而變得嘮叨時, 要想一想弱小的孩子, 他們是否能承受你的負面情緒宣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