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媒眼看錦江」成都老茶館“泡”出新時尚(新華社)

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share/index.html?docid=237953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據《新華社用戶端》2017年10月6日電

記者:李倩薇

新華社成都10月6日電一方茶桌, 一杯清茶, 幾把竹椅, 三兩好友, 可“采耳”嗑瓜子、可談生意、可交朋友、可“擺龍門陣”。 成都的茶館歷史久遠, 也是最能體現成都休閒文化內涵之地。

鬧市有茶樓, 陋巷有茶攤, 公園有茶座, 大學有茶園……據不完全統計, 成都大約3萬家茶館或是茶樓, “泡”茶館早已是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

穿過市中心喧囂的春熙路之後, 悅來茶園出現在眼前。 這座始建於1908年的茶園是成都著名的川劇“窩子”。 以茶為媒, 悅來茶園和川劇已經結緣了近一個世紀。 一個小小的茶館,

每週定期有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優秀演員和梅花獎獲得者在此演出, 成都本土著名的散打評書家李伯清也是在此起步。

“戲裡有是非曲直、善惡忠奸。 一杯茶一台戲, 看戲也是看人生百態。 ”悅來茶館老川劇迷嚴梅說。 豐富多彩的劇碼, 每天吸引著大量熱愛傳統文化、熱愛川劇的票友和海內外遊客前來品茶聽戲, 正應了茶園的名號——出自《論語》的“近者悅, 遠者來”。

成都自古以來有“吃講茶”之說, 意為舊時發生爭執的雙方到茶館裡請公眾評判是非。 如今, 很多成都茶館將傳統文化“吃講茶”進一步拓展, 開闢議事茶廳, 為社區居民搭建協商議事、解決問題的平臺。

位於成都市錦江區雙桂街道的五福茶館, 便設有“議事茶亭”。

大到停車費收取、物業費提價、老舊院落設施更換、院落公約制度修改, 小到鄰里矛盾、衛生等與居民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 都拿到茶館來“議一議”。

“作為一種休閒場所, 茶館氛圍輕鬆, 化解糾紛往往能事半功倍。 ”五福橋社區黨委書記羅清龍說, 現在“吃講茶”已成為院落居民議事基本活動, 民主、法治的意識通過茶文化得到很好的詮釋。

大大小小的茶館也成了宣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以錦江區為例, 自2015年開始, 根據各茶館的特點, 打造了以居民自治為主題的五福茶館、以志願服務為主題的劉家花園茶樓、以孝文化為主題的活水公園茶樓等等, 在“吃茶”中潤物無聲地傳遞核心價值。

“北有創業咖啡, 南有創業茶館”。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 成都人把常去的茶館也打上了創業標籤。

仿明式木椅、傳統蓋碗茶, 位於成都高新區的“蓉創茶館”看上去與普通茶館無異, 卻是成都著名的創業茶館。 歐洲著名的孵化器負責人、國內著名投資人、創業“大咖”, 甚至成都市市長, 都是這裡的茶客。

在這裡, 不僅可以交流創業想法, 還經常舉辦各種創業分享、路演和創業大賽, 投資者和創業者直接見面, 現場就可以交易。 茶館“前店後廠”, 背後就是30多萬平方米的創業空間和孵化器, 提供選苗、孵化、融資、創業輔導等一條龍服務。

“北京創業者喜歡喝咖啡碰撞思想, 而成都人很多生意都是在茶樓談成的。 ”茶館老闆王明新說, 他20多年來一直做創業服務,

如今, 他創辦的“天府新穀”被第一批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 也是其中少有的民營孵化器。 “誰說休閒之都不能是創業之城?”他說。

“茶館是個小成都, 成都是個大茶館。 ”悠閒的成都茶館文化如今衍生出了許多新的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