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錢鐘書:戀愛新的才有趣,朋友還是舊的好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素年錦時朗讀音訊

◆ ◆ ◆

文 | 錢鐘書

在我一知半解的幾國語言裡, 沒有比中國古語所謂“素交”更能表出友誼的骨髓。

一個“素”字把純潔真樸的交情的本體, 形容盡致。

素是一切顏色的基礎, 同時也是一切顏色的調和, 像白日包含著七色。 真正的交情, 看來像素淡, 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誼。

假使戀愛是人生的必需, 那末, 友誼只能算是一種奢侈。 所以, 上帝垂憐阿大(Adam)的孤寂, 只為他造了夏娃, 並未另造個阿二。

我們常把火焰來比戀愛, 這個比喻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貼切。 戀愛跟火同樣的貪濫, 同樣的會蔓延, 同樣的殘忍, 消滅了堅牢結實的原料, 把灰燼去換光明和熱烈。

像拜倫, 像哥德, 像繆塞, 野火似的卷過了人生一世, 一個個白色的、栗色的、棕色的情婦的血淋淋的紅心、白心、黃心(孫行者的神通), 都燒炙成死灰, 只算供給了燃料。

情婦雖然要新的才有趣,

朋友還讓舊的好。 時間對於友誼的磨蝕, 好比水流過石子, 反把它洗琢得光潔了。

因為友誼不是尖利的需要, 所以在好朋友間, 極少發生那厭倦的先驅, 一種厴足(意:滿足)的情緒, 像我們吃完最後一道菜, 放下刀叉, 靠著椅背, 準備叫侍者上咖啡時的感覺, 還當然不可一概而論, 看你有的是什麼朋友。

西諺雲:“急需或困乏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免膚淺。 我們有急需的時候, 是最不需要朋友的時候。 朋友有錢, 我們需要他的錢;朋友有米, 我們缺乏的是他的米。

那時節, 我們也許需要真正的朋友, 不過我們真正的需要並非朋友。 我們講交情, 揩面子, 東借西挪, 目的不在朋友本身, 只是把友誼作為可利用的工具, 頂方便的法門。

常時最知情識趣的朋友, 在我們窮急時, 他的風趣, 他的襟抱, 他的韻度, 我們都無心欣賞了。 兩袖包著清風, 一口咽著清水, 而雲傾聽良友清談, 可忘饑渴, 即清高到沒人氣的名士們, 也未必能清苦如此。

此話跟劉孝標所謂勢交利交的一派牢騷,

全不相干, 朋友的慷慨或吝嗇, 肯否排難濟困, 這是一回事;我們牢不可破的成見, 以為我和某人既有朋友之分, 我有困難, 某人理當扶助, 那是另一回事。

盡許朋友疏財仗義, 他的竟算是我的, 在我窮急告貸的時節, 總是心存不良, 滿口親善, 其實別有作用。 試看世間有多少友誼, 因為有求不遂, 起了一層障膜。

同樣, 假使我們平日極瞧不起、最不相與的人, 能在此時幫忙救急, 反比平日的朋友來得關切, 我們感激之餘, 可以立刻結為新交, 好幾年積累的友誼, 當場轉移對象。

在困乏時的友誼, 是最不值錢了——不, 是最可以用錢來估定價值了!我常感到, 自《廣絕交論》以下, 關於交誼的詩文, 都不免對朋友希望太奢, 批評太刻, 只說做朋友的人的氣量小,

全不理會我們自己人窮眼孔小, 只認得錢類的東西, 不認得借未必有、有何必肯的朋友。

古爾斯密的東方故事《阿三痛史》, 頗少人知, 1877年出版的單行本, 有一篇序文, 中間說, 想創立一種友誼測量表, 以朋友肯借給他的錢多少, 定友誼的高下。

這種沾光揩油的交誼觀, 甚至雅人如張船山, 也未能免除, 所以他要怨什麼“事能容俗猶嫌傲, 交為通財漸不親”。

《廣絕交論》只代我們罵了我們的勢利朋友, 我們還需要一篇《反絕交論》, 代朋友來罵他們的勢利朋友, 就是我們自己。

《水滸》裡寫宋江刺配江州, 戴宗向他討人情銀子, 宋江道:“人情, 人情, 在人情願!”真正至理名言, 比劉孝標、張船山等的見識, 高出萬倍。

說也奇怪, 這句有“恕”道的話, 偏出諸船火兒張橫所謂“不愛交情只愛錢”,打家劫舍的強盜頭子,這不免令人搖頭歎息了:第一歎來,歎惟有強盜,反比士大夫輩明白道理!然而且慢,還有第二歎;第二歎來,歎明白道理,而不免放火殺人,言行不符,所以為強盜也!

從物質的周濟說到精神的補助,我們便想到孔子所謂直諒多聞的益友。這個漂白的功利主義,無非說,對於我們品性和智識有利益的人,不可不與結交。我的偏見,以為此等交情,也不甚鞏固。

孔子把直諒的益友跟“便僻善柔”的損友反襯,當然指那些到處碰得見的,心直口快,規過勸善的少年老成人。生就鬥蟋蟀般的脾氣,一搠一跳,護短非凡,為省事少氣惱起見,對於喜管閒事的善人們,總盡力維持著尊敬的距離。

不過,每到冤家狹路,免不了聽教訓的關頭,最近涵養功深,子路聞過則喜的境界,不是區區誇口,頗能做到。

聽直諒的“益友”規勸,你萬不該良心發現,哭喪著臉;他看見你惶恐觳觸的表情,便覺得你邪不勝正,長了不少氣勢,帶罵帶勸,說得你有口難辯,然後幾句甜話,拍肩告別,一路上忻然獨笑,覺得替天行道,做了無量功德。

反過來,你若一臉堆上濃笑,滿口承認;他說你罵人,你便說像某某等輩,不但該罵,並且該殺該剮,他說你刻毒,你就說,豈止刻毒,還想下毒,那時候,該他拉長了像烙鐵熨過的臉,哭笑不得了。

大凡最自負心直口快,喜歡規過勸善的人,像我近年來所碰到的基督教善男信女,同時最受不起別人的規勸。

因此,你不大看見直諒的人,彼此間會產生什麼友誼;大約直心腸頗像幾何學裡的直線,兩條平行了,永遠不會接合。

多聞的“益友”,也同樣的靠不住。見聞多,己誦廣的人,也許可充顧問,未必配做朋友,除非學問以外,他另有引人的魔力。

德白落斯批評伏爾泰道:“別人敬愛他,無非為他做的詩好。確乎他的詩做得不壞,不過,我們只該愛他的詩。”——言外之意,當然是,我們不必愛他的人。我去年聽見一句話,更為痛快。

一位男朋友慫恿我為他跟一位女朋友撮合,生平未做媒人,好奇的想嘗試一次。見到那位女朋友,聲明來意,第一項先說那位男朋友學問頂好,正待集合科學方法地數說第二項第三項,那位姑娘輕冷地笑道:“假使學問好便該嫁他,大學文科老教授裡有的是鰥夫。”

這兩個例子,對於多聞的“益友”,也可應用。譬如看書,參考書材料最豐富,用處最大,然而極少有人認它為伴侶的讀物。

頤德《日記》有個極妙的測驗,他說,關於有許多書,我們應當問:這種書給什麼人看?

關於有許多人,我們應該問:這種人能看什麼書?照此說法,多聞的“益友”就是專看參考書的人。多聞的人跟參考書往往同一命運,一經用過,仿佛擠幹的檸檬,嚼之無味,棄之不足惜。

這並不是說,朋友對於你毫無益處;我不過解釋,能給你身心利益的人,未必就算朋友。朋友的益處,不能這樣拈斤播兩地講。

真正的友誼的形成,並非由於雙方有意的拉攏,帶些偶然,帶些不知不覺。在意識層底下,不知何年何月潛伏著一個友誼的種子。咦!看它在心面透出了萌芽。

在溫暖固密,春夜一般的潛意識中,忽然偷偷地鑽進了一個外人,哦!原來就是他!

真正友誼的產物,只是一種滲透了你的身心的愉快。沒有這種愉快,隨你如何直諒多聞,也不會有友誼。接觸著你真正的朋友,感覺到這種愉快,你內心的鄙吝殘忍,自然會消失,無需說教似的勸導。

你沒有聽過窮冬深夜壁爐煙囪裡呼嘯著的風聲麼?像把你胸懷間的鬱結體貼出來,吹蕩到消散,然而不留語言文字的痕跡、不受金石絲竹的束縛。百讀不厭的黃山谷《茶詞》說得最妙:“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以交友比吃茶,可謂確當,存心要交“益友”的人,便不像中國古人的品茗,而頗像英國人下午的吃茶了:濃而苦的印度紅茶,還要方糖牛奶,外加麵包牛油糕點,甚至香腸肉餅子,幹的濕的,熱鬧得好比水陸道場,胡亂填滿肚子完事。

在我一知半解的幾國語言裡,沒有比中國古語所謂“素交”更能表出友誼的骨髓。一個“素”字把純潔真樸的交情的本體,形容盡致。素是一切顏色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切顏色的調和,像白日包含著七色。

真正的交情,看來像素淡,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誼。假使交誼不淡而膩,那就是戀愛或者柏拉圖式的友情了。

中國古人稱夫婦為“膩友”,也是體貼入微的雋語,外國文裡找不見的。所以,真正的友誼,是比精神或物質的援助更深微的關係。

十點君

十點君的新書《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已經上市有一段時間啦,不知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人手一本了呢?如果愛十點君,請用力愛!

在這本書裡呀,我們收錄了國內一線作家連岳、鬼腳七、李筱懿、韓松落、楊熹文、周沖等原創作品,封面是十點君特別喜歡的插畫師鹵貓的作品。

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十點讀書的支持,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世間一切,都是遇見》期待與每一個美好的你相遇,用美麗的心情與安靜的時光重逢。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背景音樂-

DDBY《風笛》黑鴨子《友誼地久天長》

-作者-

錢鐘書,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翻譯家,代表作《圍城》《管錐編》《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本文原標題《真正的交情》,有刪減。

-主播-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回復“精緻”,十點君送你一篇乾貨美文

偏出諸船火兒張橫所謂“不愛交情只愛錢”,打家劫舍的強盜頭子,這不免令人搖頭歎息了:第一歎來,歎惟有強盜,反比士大夫輩明白道理!然而且慢,還有第二歎;第二歎來,歎明白道理,而不免放火殺人,言行不符,所以為強盜也!

從物質的周濟說到精神的補助,我們便想到孔子所謂直諒多聞的益友。這個漂白的功利主義,無非說,對於我們品性和智識有利益的人,不可不與結交。我的偏見,以為此等交情,也不甚鞏固。

孔子把直諒的益友跟“便僻善柔”的損友反襯,當然指那些到處碰得見的,心直口快,規過勸善的少年老成人。生就鬥蟋蟀般的脾氣,一搠一跳,護短非凡,為省事少氣惱起見,對於喜管閒事的善人們,總盡力維持著尊敬的距離。

不過,每到冤家狹路,免不了聽教訓的關頭,最近涵養功深,子路聞過則喜的境界,不是區區誇口,頗能做到。

聽直諒的“益友”規勸,你萬不該良心發現,哭喪著臉;他看見你惶恐觳觸的表情,便覺得你邪不勝正,長了不少氣勢,帶罵帶勸,說得你有口難辯,然後幾句甜話,拍肩告別,一路上忻然獨笑,覺得替天行道,做了無量功德。

反過來,你若一臉堆上濃笑,滿口承認;他說你罵人,你便說像某某等輩,不但該罵,並且該殺該剮,他說你刻毒,你就說,豈止刻毒,還想下毒,那時候,該他拉長了像烙鐵熨過的臉,哭笑不得了。

大凡最自負心直口快,喜歡規過勸善的人,像我近年來所碰到的基督教善男信女,同時最受不起別人的規勸。

因此,你不大看見直諒的人,彼此間會產生什麼友誼;大約直心腸頗像幾何學裡的直線,兩條平行了,永遠不會接合。

多聞的“益友”,也同樣的靠不住。見聞多,己誦廣的人,也許可充顧問,未必配做朋友,除非學問以外,他另有引人的魔力。

德白落斯批評伏爾泰道:“別人敬愛他,無非為他做的詩好。確乎他的詩做得不壞,不過,我們只該愛他的詩。”——言外之意,當然是,我們不必愛他的人。我去年聽見一句話,更為痛快。

一位男朋友慫恿我為他跟一位女朋友撮合,生平未做媒人,好奇的想嘗試一次。見到那位女朋友,聲明來意,第一項先說那位男朋友學問頂好,正待集合科學方法地數說第二項第三項,那位姑娘輕冷地笑道:“假使學問好便該嫁他,大學文科老教授裡有的是鰥夫。”

這兩個例子,對於多聞的“益友”,也可應用。譬如看書,參考書材料最豐富,用處最大,然而極少有人認它為伴侶的讀物。

頤德《日記》有個極妙的測驗,他說,關於有許多書,我們應當問:這種書給什麼人看?

關於有許多人,我們應該問:這種人能看什麼書?照此說法,多聞的“益友”就是專看參考書的人。多聞的人跟參考書往往同一命運,一經用過,仿佛擠幹的檸檬,嚼之無味,棄之不足惜。

這並不是說,朋友對於你毫無益處;我不過解釋,能給你身心利益的人,未必就算朋友。朋友的益處,不能這樣拈斤播兩地講。

真正的友誼的形成,並非由於雙方有意的拉攏,帶些偶然,帶些不知不覺。在意識層底下,不知何年何月潛伏著一個友誼的種子。咦!看它在心面透出了萌芽。

在溫暖固密,春夜一般的潛意識中,忽然偷偷地鑽進了一個外人,哦!原來就是他!

真正友誼的產物,只是一種滲透了你的身心的愉快。沒有這種愉快,隨你如何直諒多聞,也不會有友誼。接觸著你真正的朋友,感覺到這種愉快,你內心的鄙吝殘忍,自然會消失,無需說教似的勸導。

你沒有聽過窮冬深夜壁爐煙囪裡呼嘯著的風聲麼?像把你胸懷間的鬱結體貼出來,吹蕩到消散,然而不留語言文字的痕跡、不受金石絲竹的束縛。百讀不厭的黃山谷《茶詞》說得最妙:“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以交友比吃茶,可謂確當,存心要交“益友”的人,便不像中國古人的品茗,而頗像英國人下午的吃茶了:濃而苦的印度紅茶,還要方糖牛奶,外加麵包牛油糕點,甚至香腸肉餅子,幹的濕的,熱鬧得好比水陸道場,胡亂填滿肚子完事。

在我一知半解的幾國語言裡,沒有比中國古語所謂“素交”更能表出友誼的骨髓。一個“素”字把純潔真樸的交情的本體,形容盡致。素是一切顏色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切顏色的調和,像白日包含著七色。

真正的交情,看來像素淡,自有超越死生的厚誼。假使交誼不淡而膩,那就是戀愛或者柏拉圖式的友情了。

中國古人稱夫婦為“膩友”,也是體貼入微的雋語,外國文裡找不見的。所以,真正的友誼,是比精神或物質的援助更深微的關係。

十點君

十點君的新書《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已經上市有一段時間啦,不知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人手一本了呢?如果愛十點君,請用力愛!

在這本書裡呀,我們收錄了國內一線作家連岳、鬼腳七、李筱懿、韓松落、楊熹文、周沖等原創作品,封面是十點君特別喜歡的插畫師鹵貓的作品。

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十點讀書的支持,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世間一切,都是遇見》期待與每一個美好的你相遇,用美麗的心情與安靜的時光重逢。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背景音樂-

DDBY《風笛》黑鴨子《友誼地久天長》

-作者-

錢鐘書,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翻譯家,代表作《圍城》《管錐編》《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本文原標題《真正的交情》,有刪減。

-主播-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回復“精緻”,十點君送你一篇乾貨美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