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微提示」返程路上,千萬別犯這11個駕駛錯誤!

從6日起, 外出旅遊的人們就開始陸續踏上返程之路, 各地將陸續迎來返程高峰。 連續遊玩了數日的人們, 身體和精力都暫時處於疲憊期, 自駕時要千萬要記得不要疲勞駕駛, 開車4小時要找服務區進行休息, 精力恢復再繼續上路。 同時, 也請所有駕駛員避免以下駕駛錯誤。

1、開車玩手機

生活中有不少駕駛員在開車時忍不住接打電話、發短信。 開車玩手機, 會造成駕駛員分神, 對周遭環境感知能力和應變能力下降。 尤其是在返程的高速路上, 車多、車速快, 看一眼手機一秒鐘, 汽車就會向前跑出幾十米,

極易釀成追尾等事故!

開車愛玩手機的人, 來看圖警示自己吧:

開車時, 有時候駕駛臺上的物品會掉落下來, 有些人會選擇邊開車邊去撿。 這樣的做法非常危險:由於身體傾斜, 會帶動握在方向盤上的手, 方向盤就會隨著轉動, 從而使車輛改變前進方向, 很容易造成事故。

建議大家把手機等物品放在儲物盒裡, 可以避免它們掉落在地板上, 如果萬一掉在地板上, 可以把車停下來再去撿拾, 這樣就可以保證安全駕駛。

如果邊開車邊設置導航, 會讓司機的注意力分散, 視線會短暫離開前方路面, 此時萬一前車急刹車、或是有其他車輛突然變道, 駕駛員就會反應不及, 從而導致車禍。

很多人自駕出遊, 都是一家人或是幾個朋友一起出行,

在路上難免會說說笑笑、打打鬧鬧。 但是蜀黍要提醒, 駕駛員就不要與車上人員過度玩笑或打鬧了。 適度的說笑能幫助駕駛員緩解疲勞, 提高注意力。 但是過度打鬧會讓駕駛員注意力分散, 影響判斷力和反應能力。

開車時抽煙, 一是會有單手操作方向盤的情況出現, 在出現突發情況時不容易操控車輛;二是煙霧繚繞容易影響駕駛員視線;三是萬一煙灰掉落在身上或是地板,比較容易引起車輛起火,危害人身安全。另外,“吸煙有害健康”的道理不用多講了吧?

雖然這個事情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發生率不會太高,但潛在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特別是對裝備手動調節座椅且靠背採用直拉式的車型,邊開車邊調座椅,稍有不慎,整個身體可能會一下子躺下去,一來,會導致看不到前方路況,二來,情急之下你可能會抓方向盤借力,由此會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後果。

遇到返程高峰,高速路上車流增多,什麼樣的司機都有,千萬不可因其它車輛的不文明駕駛行為而產生鬥氣、報復的心理。另外,返程高峰容易發生擁堵,擁堵狀態下,駕駛員也比較容易產生急躁情緒,從而出現加塞、別車等行為。

建議在擁堵、情緒煩躁時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來調節情緒、説明自己保持冷靜。

來,看看開鬥氣車的後果:

讓兒童坐在副駕駛位置,遇到緊急刹車,孩子很容易因慣性撞向前方,甚至撞碎擋風玻璃,飛出座位。

另外,安全氣囊也會成為兒童“殺手”。汽車一旦遭遇險情氣囊爆開,其衝擊力是非常大的。但由於兒童身材矮小,氣囊位置往往就在兒童頭面部,氣囊爆開時與兒童頭部的瞬間接觸力,遠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所以非但保護不了兒童,反而會成為致命的‘殺手’。

很多大人以為,抱著兒童乘車才最安全。但是,有實驗表明,假設時速55公里,一個孩子的體重約為10公斤,車輛撞擊過程0.2秒,大人要瞬間抓住300公斤的力量,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何況,高速公路上,車速要遠高於55公里/小時,碰撞瞬間的衝擊力將會更大。

另外,大人們原本以為是自己給了孩子安全的懷抱,殊不知,萬一碰撞發生,孩子反而成了大人的“安全氣囊”,這絕非做父母者想要看到的吧?!

孩子身體探出窗外,在車輛交匯時,極易對孩子造成剮蹭,同時,也使孩子很容易就被窗外的異物碰傷;如果讓孩子鑽出天窗“看風景”,在車輛加速或是刹車時,由於慣性,兒童很容易撞到車體導致受傷。

汽車上的安全帶都是按照成年人的身高、體重來設計,對身高不足的兒童來說,安全帶不是從肩部繞過,而是從脖子處繞過,萬一發生碰撞、或是急刹車,安全帶反而成為“割喉利器”。

針對以上幾點兒童乘車錯誤,小編只有一句話:請為孩子準備兒童安全座椅!

下面兩張圖,是沒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反面教材:

在出現突發情況時不容易操控車輛;二是煙霧繚繞容易影響駕駛員視線;三是萬一煙灰掉落在身上或是地板,比較容易引起車輛起火,危害人身安全。另外,“吸煙有害健康”的道理不用多講了吧?

雖然這個事情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發生率不會太高,但潛在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特別是對裝備手動調節座椅且靠背採用直拉式的車型,邊開車邊調座椅,稍有不慎,整個身體可能會一下子躺下去,一來,會導致看不到前方路況,二來,情急之下你可能會抓方向盤借力,由此會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後果。

遇到返程高峰,高速路上車流增多,什麼樣的司機都有,千萬不可因其它車輛的不文明駕駛行為而產生鬥氣、報復的心理。另外,返程高峰容易發生擁堵,擁堵狀態下,駕駛員也比較容易產生急躁情緒,從而出現加塞、別車等行為。

建議在擁堵、情緒煩躁時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來調節情緒、説明自己保持冷靜。

來,看看開鬥氣車的後果:

讓兒童坐在副駕駛位置,遇到緊急刹車,孩子很容易因慣性撞向前方,甚至撞碎擋風玻璃,飛出座位。

另外,安全氣囊也會成為兒童“殺手”。汽車一旦遭遇險情氣囊爆開,其衝擊力是非常大的。但由於兒童身材矮小,氣囊位置往往就在兒童頭面部,氣囊爆開時與兒童頭部的瞬間接觸力,遠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所以非但保護不了兒童,反而會成為致命的‘殺手’。

很多大人以為,抱著兒童乘車才最安全。但是,有實驗表明,假設時速55公里,一個孩子的體重約為10公斤,車輛撞擊過程0.2秒,大人要瞬間抓住300公斤的力量,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何況,高速公路上,車速要遠高於55公里/小時,碰撞瞬間的衝擊力將會更大。

另外,大人們原本以為是自己給了孩子安全的懷抱,殊不知,萬一碰撞發生,孩子反而成了大人的“安全氣囊”,這絕非做父母者想要看到的吧?!

孩子身體探出窗外,在車輛交匯時,極易對孩子造成剮蹭,同時,也使孩子很容易就被窗外的異物碰傷;如果讓孩子鑽出天窗“看風景”,在車輛加速或是刹車時,由於慣性,兒童很容易撞到車體導致受傷。

汽車上的安全帶都是按照成年人的身高、體重來設計,對身高不足的兒童來說,安全帶不是從肩部繞過,而是從脖子處繞過,萬一發生碰撞、或是急刹車,安全帶反而成為“割喉利器”。

針對以上幾點兒童乘車錯誤,小編只有一句話:請為孩子準備兒童安全座椅!

下面兩張圖,是沒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反面教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