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口一老人成“燈癡” 收藏數百盞古燈

1/5

“父親是海南第一代電工, 家裡收集第一盞燈時, 我才十多歲, 如今, 我已是耳順之年, 家裡古燈近千盞。 ”王福和念叨著, 這些燈, 都是老一輩匠人的智慧,

不能失傳啊。 袁琛/視覺中國

2017年03月13日15:00騰訊圖片

隱藏圖注

2/5

“別看只有3個展櫃, 其實僅家裡就存放了200多盞古燈。 ”王福和說, 作為海口供電局基層變電站的老員工, 大半輩子都在跟“電與燈”“光與亮”打交道。 而眼前這些年代久遠的戰國時期藏品、造型各異的煤油燈、按照民國時期的佈線風格來安裝的民國電燈等, 都是自己用了近50年的時間, 通過各種管道, 從全省各地收集來的。

3/5

銅蛙海棠子燈, 這盞燈有著深層的寓意, 一葉(夜)有蛙(娃), 意思是祝福一個家庭多子多孫。 “民國時期, 制銅業發達, 海南人都用這種燈, 因為海棠果子隨處可見, 老百姓點燈不花錢, 大家都樂意使用。 ”王福和說。

5/5

海南最小的燈。 “這盞燈高約5cm, 寬約2cm, 是我外婆的吉祥物, 她經常出海打漁, 住在船上, 她走到哪裡都帶著這盞燈。 燈的造型是一個人物, 身著海南漁民的服飾。 透過一盞燈、一件藏品, 可以瞭解一段歷史, 這就是收藏帶給我的快樂。 ”王福和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