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福建省2017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基層“最美人物”事蹟簡介(二)

掃一掃 參與投票

掃一掃 參與投票

編者按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運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和激勵全省幹部群眾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而奮鬥,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經研究, 我省決定開展2017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評選活動。 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主辦, 省委組織部、省委文明辦、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省教育廳(教育工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環境保護廳、省農業廳(農辦)、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福建日報社、省廣播影視集團協辦。

主辦單位決定將最美職工、最美農民、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員警、最美村官、最美生態建設者、最美志願者、最美社區工作者、最美文化工作者10個類別50名候選人名單和簡要事蹟在媒體上予以公佈, 同時開展網路投票評選工作, 每個類別評出一名。 公眾可通過東南網和“福建故事”微信公眾號進行投票。 投票時間為2017年10月8日—10月23日。

最美生態建設者候選人

許李易 男, 東山二中海洋生物標本館負責人

許李易是一名青少年生態文明的熱心傳播者, 被譽為無聲海洋世界裡的“藍色使者”。 他以海洋生物標本館為基地, 以館藏海洋生物為載體, 引導青少年參加海洋環保、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建設活動;撰寫校本課程《藍色寶藏》,

開設《海洋》課程;引進高校教學資源、企業實驗設備, 提升學生環保學習條件。

他組建海洋保護“藍源”社團, 參與“中國南部沿海生物多樣性管理”專案實施 。 曾榮獲2014年度“國家海洋人物”、省優秀科技輔導員、2016省校外教育優秀教師、2016市“最美環保人”等多項殊榮。

朱孝勇 男, 廈門市環境監察支隊集美大隊副大隊長

朱孝勇努力鑽研相關產汙原理和治汙方法, 成長為“業務尖兵”, 創下了多個紀錄:2015年先後辦理了翔安區第一起污染環境刑事案件、廈門市第一起按日計罰案件、集美區第一起限制生產案件, 2016年4月辦理了集美區因污染環境被判實刑的第一起案件。 紮根基層從事環境保護工作7年來, 共辦理污染環境刑事案件16起、行政拘留案件30起、查封扣押案件33起、按日計罰案件2起和行政處罰案件200多起;在2016年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中,

先後被環保部、福建省環保廳評為“先進個人”, 是廈門市環保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2017年1月13日《廈門日報》“敢於亮劍, 保障生態美”專版中報導了他的先進事蹟。 今年“中央環保督察”期間, 快速調查處理轉辦的信訪投訴件, 督察期間共辦理督辦件92件, 其中主辦24件。

嚴道清 男, 三明市環境監測站站長

嚴道清三十年如一日, 鑽研技術, 先後獨立開發了多種類氣相色譜檢測器應用, 並傳幫帶培養了一批年輕技術人員。 他開發建設了市環境監測資訊系統, 使環境監測全過程實現數位化、資訊化;推動市區環境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 實現了全因數、24小時自動連續監測、線上上報資料、與省和國家中心聯網,

使這項工作提前達到國家新標準要求。 他身先士卒, 帶頭戰高溫、搬設備、爬煙囪, 指導工作人員完成監測任務;親自擔任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採樣工作組組長, 按時圓滿地完成了調查任務;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中, 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敏銳的判斷力, 快速定位污染源, 為應急處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援。

他先後獲得省、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被環保部授予首批“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幹”稱號。

吳金營 男, 泉州理工職業學院創辦人

吳金營創新“以企養校”的辦學模式, 31年來累計捐資辦學逾6億元, 始終堅守在校園生態建設和辦學管理的第一線,

他以身作則、帶領師生潛心科研, 親自主持“生態與綠色建築研究所”工作, 在節能減排、綠色建材等方面獲得8項國家專利, 並全部應用于晉江新校區生態校園建設, 已有部分轉化投產。 2014年《中國教育報》以“迴圈經濟理念建設生態校園”作專題報導。 2016年底, 學校成立“泉州市生態文明研究所”, 同年, 獲得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授牌成為首家“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校”“省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成為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單位, 2016年7月11日, 《中國環境報》曾就此作了專題報導。

翁蓁洲 男, 福州市海洋與技術中心技術負責人

翁蓁洲主要從事海洋與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18年來, 他先後從事實驗檢測員、漁業污染事故調查員、內審員、品質(質控)負責人以及技術負責人等多個崗位, 先後獲得“漁業污染事故調查員資質證書”和“海域使用論證崗位證書”等國家級證書。他組織編寫每年的福州市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並參與福建省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2000年以來他參與了“閩江口海洋環境趨勢性監測”等100多項監測工作,為各級政府加強海洋生態保護提供重要的依據。作為福建省代表隊成員,他參加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競技大賽,獲得團體一等獎、個人二等獎和案例分析單項成績第一名的好成績。他先後被授予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州市農業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被推薦為“感動福州十大人物評選”候選人,參加“福州365·百姓”月度人物評選活動。

最美文化工作者候選人

王商書 男,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文化站站長,群眾文化館員

王商書1979年起在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文化站工作,熱愛文化事業,恪盡職守,扎實工作,開拓創新,為農村文化建設和服務群眾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曾多次被上級評為文化先進工作者、新長征突擊手、優秀共產黨員等。

長期以來,他注重保護地方特色傳統文化,發掘搶救文化遺產。組織崇蛇、崇蛙文化節,並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學術研討,使樟湖鎮民俗文化活動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積極為群眾傳播文化知識,堅持開展節假日文化活動和傳統特色民俗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同時注重加強文化隊伍建設,培育了一支總人數350多人的適應新世紀農村文化工作需要的文藝骨幹隊伍。

陳鴻雁 男,龍岩圖書館館長

陳鴻雁已在圖書館平凡的崗位工作了26個春秋。他堅持“服務立館、科技興館”的辦館方針,從“一切為了讀者”出發,致力於全民閱讀推廣工作和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

他先後建成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智慧化借閱系統、體驗閱讀場館,推動數位圖書館的發展,積極參與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圖書延伸服務工作,推進圖書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部隊、進企業、進鄉鎮村、進家庭等活動,受到廣泛好評;重視地方文化建設,努力豐富地方特色館藏,重點收集本地區族譜、地方誌、革命鬥爭史、紅土地文學等方面著作、資料近萬冊,成為館藏地方文化資料最齊全的圖書館之一。龍岩圖書館先後被評為一級圖書館、全省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工程建設先進單位、全省“軍民三掛鉤”先進集體等。

他先後被評為“龍岩市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等。

張敏 男,尤溪縣廣播電視臺台長

2004年,張敏同志擔任尤溪縣電視臺台長以來,帶領全台員工多次對本台新聞節目進行改版,改版後的《尤溪新聞》收視率屢創新高。他立足地方特色,帶領採編人員,以品牌欄目推動電視臺整體實力,打造了《鄉村大舞臺》等十餘檔有特色的精品節目。他注重新媒體融合,朝著影視化、綜藝化方向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開創了一條縣級台的全新發展之路,創造了“小舞臺,大故事”的奇跡。

尤溪縣電視臺從默默無聞的縣級電視臺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市縣電視臺影視研發基地、福建省市縣電視臺融合發展實訓基地、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市縣電視委員會福建分會、浙江傳媒學院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並榮獲全國市縣20強電視臺、全國縣級十佳電視臺等集體榮譽稱號。他本人也先後被評為全國縣(市、區)級廣播電視優秀台長、全國縣級廣播電視系統百名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新聞宣傳傳媒實踐學術成果最佳編導、福建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福建省2015年度新春走基層先進個人、首屆福建省十佳縣域青年電視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周瓊瓊 女,泉州市鯉城區文化館副館長,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

周瓊瓊長期在基層從事文藝宣傳服務工作,承擔大量市、區文化進基層、非遺文化徵集、展演活動的策劃執行工作,創編了一系列包含閩南民俗元素的歌舞精品節目,多次率團出訪演出交流。

參與組建鯉城區舞蹈家協會和市、區兩級老年大學藝術團,參與主創“溫陵南藝坊藝術傳播中心”系列節目,創編推廣五套《閩南特色廣場健身舞》,打造“蝴蝶花開——鯉城區少兒藝術展演”少兒藝術品牌,創編拍胸舞《愛拼敢贏》代表福建省參加央視《我要上春晚》特別節目演出。推動“印記閩南文化驛站(蘇廷玉故居)”的創建,打造古城新的文化名片,助力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林姝敏 女,福州市歌舞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

林姝敏全身心投入舞蹈事業中,在全國第五屆特奧會閉幕式晚會等重大演出中擔任主要演員;福州市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中,她作為開閉幕式儀式執行導演,得到了嘉獎。用心演好每一個角色的同時,她不忘理論學習,在《福建舞蹈》《文化生活報》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她熱心公益事業,20年來積極參加“三下鄉”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系列惠民演出及擁軍、助貧、助困、助殘等活動,為農民、士兵和群眾服務,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帶去一個文藝工作者的真誠問候。

2010年,她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授予先進個人“突出貢獻獎”。

最美醫生候選人

劉望開 男,寧德市120急救中心主任

在這個救死扶傷最前沿的崗位,劉望開牢記120急救中心成立之際的誓言:“有求必應,有傷必救,爭分奪秒,救命第一”。

18年來,他枕戈待旦、廢寢忘食,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挽救一個個瀕危的生命,拉回一個個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患者。他認真鑽研業務,獲得了2017年甯德市衛生應急技能季賽二等獎。

他從醫清廉,拒絕接受紅包、回扣,盡力給予患者恰當合理的檢查和治療。他利用業餘時間多次深入社區、軍營、校園開展急救知識宣講。在繁忙的業務工作之余,劉望開還承擔了大量會議、活動等醫療保障工作,毫無怨言,不辭勞苦,盡心盡力地完成好工作。

他先後被評為省110社會聯動先進工作者、甯德市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12月,他獲評“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身邊好人。

陳惠忠 男,惠安縣醫院院長助理、外科副主任醫師

陳惠忠1994年7月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同年8月分配到惠安縣醫院工作。

陳惠忠工作以來,憑著較強的業務能力和高尚的職業道德,連續多年榮獲醫院年度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先後多次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腫瘤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等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在胃腸道腫瘤、乳腺癌手術診治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2015年6月,選派到波札那參加醫療援助工作,該國是全球愛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國家。儘管如此,陳惠忠還是主動承擔起醫院大部分的外科手術。2017年6月,陳惠忠出色完成了援外醫療任務。

倪筱蓉 女,清流縣總醫院婦產科主任

倪筱蓉從醫33年來,以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對病人滿腔的愛心,默默地踐行一名醫師的職責。

1984年,剛畢業于三明衛校的倪筱蓉被分配到了鄧家衛生院工作,從此便與潔白的工作服、鮮紅的紅十字結下了不解之緣。1987年,在基層磨練了3年的倪筱蓉被調入了清流縣醫院婦產科工作。為了病人她犧牲了許多的休息時間,節假日更是堅守崗位,她已記不清有多少年春節未回父母家過年了。

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但也贏得了群眾的普遍尊敬與愛戴,得到社會的肯定。她曾先後多次被評為醫院服務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省、市、縣“巾幗建功”標兵,省“三八紅旗手”。

徐明良 男,仙遊縣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在仙遊縣醫院病房裡流傳著徐明良主任有“每晚一巡”的習慣與堅持,不論值班與否,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節假日,夜間經常能在病房裡遇到他。

徐明良從醫21年,他虛心學習,熟練掌握普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長期奮戰在醫療一線,處處為患者著想。他率先開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急腹症腹腔鏡探查術等新技術,填補了縣醫療技術的一項空白,提高了科室整體綜合技術水準。

徐明良2014年、2015年兩年被農工黨莆田市委會授予先進黨員榮譽稱號;2014—2015學年被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授予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16年成為仙遊縣第十三屆政協委員。

黃錦萍 女,順昌縣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黃錦萍1994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1995年至今在順昌縣醫院婦產科工作。

在順昌,黃錦萍有著“接生聖手”之稱。20年來,由她主刀手術超過萬台,均無差錯和失誤。

美譽的背後凝聚的是無數的汗水和艱辛。2002年10月起,她擔任縣醫院婦產科主任,從醫20餘年來,不管是作為普通醫生還是醫院領導,也始終秉承“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信條,不忘初心,並堅持在婦產科臨床一線,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嫺熟的醫療技術,默默奉獻青春和力量,得到了領導、同事及患者的稱讚,榮獲“福建省職業道德標兵”稱號1次,榮獲“南平市衛生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次。

最美職工候選人

王曉華 男,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海潤碼頭工程部維修主管

王曉華帶領的班組設備完好率達到97%以上、保障率達到99.8%以上,創造了橋吊千箱故障率低於0.6‰的全港最低水準。近年來,他主持ERTG電池無縫轉場、AFE節能改造、集電小車伸出到位限位防擊穿改造等60余項技術改造工作,為公司節省維修費用近500萬元。多個技術改造項目獲得技術改進革新獎和國家技術專利。組織龍門吊全場油改電改造項目,該項目投入使用後節能成效明顯,每年節約成本261.6萬元,噪音從110分貝減少至60分貝,減少廢氣排放更達95%。 培養出10多名高級工、助理工程師等技術骨幹。先後被評為福建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福建省青年崗位能手、廈門市第二批海納百川有突出貢獻的技師等榮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班組先後榮獲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全國海員建設工會工人先鋒號、全國水運系統安全優秀班組等10多項全國、省、市級榮譽稱號,成為港口戰線的一個標杆班組。

葉永進 男,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葉永進進入南孚公司以來,一直紮根一線解決實際問題,不管是從事電池生產裝備的研發、設計以及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工作,還是從事車間生產管理,都能夠結合實際,做得有聲有色,業績突出。他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南平市政府特殊津貼。從事電池生產裝備的研發、設計以及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工作19年,累計完成技術革新項目100余項,在國家級創新專案“高能無汞堿錳電池裝備”的研製開發中,僅此一項就為公司節約了30萬元。“600只/分鹼性電池高速生產線開發”的研發,驗電機設計速度由原來的400只/分鐘提高到600只/分鐘,為公司節約了將近500萬美金的設備引進費用。車間產品合格率由最初的99.00%提高到現在的99.82%,創造了同行業的奇跡。

林智勇 男,國網漳浦縣供電公司職工

林智勇,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退伍後憑著一股軍人敢於“亮劍”的精神,一路摸爬滾打,從一名電力行業的“門外漢”,成長為專業的行家裡手。肯吃苦能奉獻,零下10度嚴寒,主動請纓抗擊閩西北冰雪災害;舍小家顧大家,傾力服務客戶,憑著對電力的執著和熱愛,用青春汗水點亮萬家燈火。2016年獲“省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獲評“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2016年省級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

鄭東文 男,龍岩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卷包車間一區包裝輪保組長

鄭東文自1990年進入龍岩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來,從事包裝設備維修和管理工作近27年。

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勇於攻克技術難關,有良好的技藝傳承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長期帶領維修團隊利用新知識、新技術開展技術革新、攻關,對影響設備運行效率和品質的缺陷進行技術改造,保證包裝設備高效、優質運行。作為主要完成人,有4項科技專案,獲得企業級科技專案三等獎;作為第一發明人,取得發明專利2項;參與全國煙草行業統編培訓教材內容編寫。2007年被福建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11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2014年被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鄒定鋒 男,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機電中心行車部副經理,信號專業工程師

信號系統是地鐵列車行駛的中樞神經,鄒定鋒是把控中樞神經的醫生。他發揮專業所長,強化施工全過程管理,完成地鐵信號系統的施工、安裝和調試。在鄒定鋒的現場協調下,1號線提前取得載客證書,為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供應商德國西門子公司評價是創造了紀錄。為保證工程進度,經常通宵加班。由於長時間在揚塵環境下工作,他得了肺病,手術出院後一個星期就上班下工地,被評為2017第十二屆福建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

最美志願者候選人

王世偉 男,廈門市思明區晨曦公益服務隊理事長

王世偉2008年正式成為註冊志願者,截至目前,志願服務時長達3000小時,曾獲中國紅十字會五星志願者、廈門市優秀志願者、廈門市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6年入選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福建區域的評選。2011年,王世偉帶頭發起成立廈門市思明區晨曦公益服務隊,現有註冊志願者120名。團隊先後獲得第十三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獎、2015年廈門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等榮譽稱號。

在王世偉帶領下,晨曦公益服務隊志願者每月組織愛心行,愛心車敬老活動80多場,共出動愛心車次700餘次,服務老人近1500人,總服務時間2800小時。開展社區服務,組織85場走進社區公益活動,涵蓋全市40個社區,服務時長達5000多個小時。開展義教服務,開設公益學堂,至今連續舉辦11個學期。開展火車站便民服務,2015年起,承接廈門火車站南廣場志願服務站,組建一支由40多名志願者組成的穩定隊伍,每天3至5人固定輪值,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朋友提供各種服務。

莊彩男 女,三明市彩男愛心公益聯盟發起人

莊彩男1998年開始在梅列區列西街道青山社區開理髮店,19年來,她堅持半價為社區居民理髮,並且每月15日風雨無阻地上門免費為52位孤寡、行動不便的老人服務,19年共計服務11856人次;2017年4月她發起彩男愛心公益聯盟後,每月15日,在她的帶領下,公益聯盟的志願者們入戶為440多位元行動不便需要上門的老人提供理髮、心理諮詢、陪聊、做家務等志願服務。她的善舉得到了市民群眾的讚譽、社會的認可,先後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中國好人榜‘身邊好人’”、 福建省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陳謙 男,全科醫生,周甯縣衛生局退休幹部

陳謙退休後擔任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周甯分會名譽會長,退休前曾獲得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勞動模範、省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分子、省衛生戰線先進工作者等榮譽,2016年獲評全國最美志願者。

在陳謙的帶動下,一批有著強烈環保意識的幹部群眾先後加入環保志願者協會, 現已發展會員106名。他帶領志願者們每一季度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環保世紀行活動,種樹、清掃垃圾,宣傳環保知識,“盡己所能、不計報酬、説明他人、服務社會”,時刻踐行環保志願精神,為周寧的山清、水淨、地綠、天藍默默地奉獻著。他是全省第一個開通免費醫療諮詢服務專線的醫生,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共免費接診病人4000多人次,免費諮詢5000多人次。為了保護自然,傳承中藥文化,他編輯出版《周寧民間常用中草藥彩色圖集》《古今偏方秘方單方選集》,創建“百草園”,將自己多年來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呈獻給群眾。

吳寶治 女,晉江赤西小學教師

吳寶治不僅是學生的貼心人,更是晉江青年志願者協會馳航服務總隊、白蘭花教師志願者聯盟的“當家人”。

吳寶治是個公益達人,樂善好施,發起創建兩個志願者團隊。10年來,每逢週末和節假日,風雨無阻參加志願活動,近三年組織開展志願活動300多場,成功幫助15個重大疾病患者,幫扶弱勢群體發起募捐近800萬元,為20名貧困學子送去助學金近5萬元,為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去近10000件衣服,用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傳遞正能量,獲全國最美教師志願者提名獎、晉江市十佳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錢宏偉 男,福州市台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

錢宏偉,退伍軍人,1994年12月入伍空軍部隊,2011年轉業。從1995年起每月不間斷地助學助困,轉業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仍然堅持投身公益事業,建立“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組織志願者為貧困孩子、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捐款捐物。參與志願服務時間達7721小時,個人義務獻血26次10400毫升,“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幫扶困難群眾12000餘人。他參與協助福建省讀書協會援建八閩愛心書屋,2014年12月,牽頭用籌集募捐的15萬元為龍岩市連城縣朋口鎮中學援建多媒體愛心書屋。他參與道德講堂和党的惠民政策宣講活動230餘場,聆聽觀眾125670余人。錢宏偉曾獲評中華慈善獎、福建省首屆八閩慈善獎、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第四屆福州市助人為樂道德模範等榮譽。

先後獲得“漁業污染事故調查員資質證書”和“海域使用論證崗位證書”等國家級證書。他組織編寫每年的福州市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並參與福建省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2000年以來他參與了“閩江口海洋環境趨勢性監測”等100多項監測工作,為各級政府加強海洋生態保護提供重要的依據。作為福建省代表隊成員,他參加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競技大賽,獲得團體一等獎、個人二等獎和案例分析單項成績第一名的好成績。他先後被授予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州市農業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被推薦為“感動福州十大人物評選”候選人,參加“福州365·百姓”月度人物評選活動。

最美文化工作者候選人

王商書 男,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文化站站長,群眾文化館員

王商書1979年起在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文化站工作,熱愛文化事業,恪盡職守,扎實工作,開拓創新,為農村文化建設和服務群眾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曾多次被上級評為文化先進工作者、新長征突擊手、優秀共產黨員等。

長期以來,他注重保護地方特色傳統文化,發掘搶救文化遺產。組織崇蛇、崇蛙文化節,並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學術研討,使樟湖鎮民俗文化活動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積極為群眾傳播文化知識,堅持開展節假日文化活動和傳統特色民俗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同時注重加強文化隊伍建設,培育了一支總人數350多人的適應新世紀農村文化工作需要的文藝骨幹隊伍。

陳鴻雁 男,龍岩圖書館館長

陳鴻雁已在圖書館平凡的崗位工作了26個春秋。他堅持“服務立館、科技興館”的辦館方針,從“一切為了讀者”出發,致力於全民閱讀推廣工作和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

他先後建成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智慧化借閱系統、體驗閱讀場館,推動數位圖書館的發展,積極參與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圖書延伸服務工作,推進圖書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部隊、進企業、進鄉鎮村、進家庭等活動,受到廣泛好評;重視地方文化建設,努力豐富地方特色館藏,重點收集本地區族譜、地方誌、革命鬥爭史、紅土地文學等方面著作、資料近萬冊,成為館藏地方文化資料最齊全的圖書館之一。龍岩圖書館先後被評為一級圖書館、全省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工程建設先進單位、全省“軍民三掛鉤”先進集體等。

他先後被評為“龍岩市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等。

張敏 男,尤溪縣廣播電視臺台長

2004年,張敏同志擔任尤溪縣電視臺台長以來,帶領全台員工多次對本台新聞節目進行改版,改版後的《尤溪新聞》收視率屢創新高。他立足地方特色,帶領採編人員,以品牌欄目推動電視臺整體實力,打造了《鄉村大舞臺》等十餘檔有特色的精品節目。他注重新媒體融合,朝著影視化、綜藝化方向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開創了一條縣級台的全新發展之路,創造了“小舞臺,大故事”的奇跡。

尤溪縣電視臺從默默無聞的縣級電視臺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市縣電視臺影視研發基地、福建省市縣電視臺融合發展實訓基地、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市縣電視委員會福建分會、浙江傳媒學院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並榮獲全國市縣20強電視臺、全國縣級十佳電視臺等集體榮譽稱號。他本人也先後被評為全國縣(市、區)級廣播電視優秀台長、全國縣級廣播電視系統百名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新聞宣傳傳媒實踐學術成果最佳編導、福建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福建省2015年度新春走基層先進個人、首屆福建省十佳縣域青年電視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周瓊瓊 女,泉州市鯉城區文化館副館長,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

周瓊瓊長期在基層從事文藝宣傳服務工作,承擔大量市、區文化進基層、非遺文化徵集、展演活動的策劃執行工作,創編了一系列包含閩南民俗元素的歌舞精品節目,多次率團出訪演出交流。

參與組建鯉城區舞蹈家協會和市、區兩級老年大學藝術團,參與主創“溫陵南藝坊藝術傳播中心”系列節目,創編推廣五套《閩南特色廣場健身舞》,打造“蝴蝶花開——鯉城區少兒藝術展演”少兒藝術品牌,創編拍胸舞《愛拼敢贏》代表福建省參加央視《我要上春晚》特別節目演出。推動“印記閩南文化驛站(蘇廷玉故居)”的創建,打造古城新的文化名片,助力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林姝敏 女,福州市歌舞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

林姝敏全身心投入舞蹈事業中,在全國第五屆特奧會閉幕式晚會等重大演出中擔任主要演員;福州市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中,她作為開閉幕式儀式執行導演,得到了嘉獎。用心演好每一個角色的同時,她不忘理論學習,在《福建舞蹈》《文化生活報》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她熱心公益事業,20年來積極參加“三下鄉”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系列惠民演出及擁軍、助貧、助困、助殘等活動,為農民、士兵和群眾服務,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帶去一個文藝工作者的真誠問候。

2010年,她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授予先進個人“突出貢獻獎”。

最美醫生候選人

劉望開 男,寧德市120急救中心主任

在這個救死扶傷最前沿的崗位,劉望開牢記120急救中心成立之際的誓言:“有求必應,有傷必救,爭分奪秒,救命第一”。

18年來,他枕戈待旦、廢寢忘食,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挽救一個個瀕危的生命,拉回一個個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患者。他認真鑽研業務,獲得了2017年甯德市衛生應急技能季賽二等獎。

他從醫清廉,拒絕接受紅包、回扣,盡力給予患者恰當合理的檢查和治療。他利用業餘時間多次深入社區、軍營、校園開展急救知識宣講。在繁忙的業務工作之余,劉望開還承擔了大量會議、活動等醫療保障工作,毫無怨言,不辭勞苦,盡心盡力地完成好工作。

他先後被評為省110社會聯動先進工作者、甯德市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12月,他獲評“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身邊好人。

陳惠忠 男,惠安縣醫院院長助理、外科副主任醫師

陳惠忠1994年7月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同年8月分配到惠安縣醫院工作。

陳惠忠工作以來,憑著較強的業務能力和高尚的職業道德,連續多年榮獲醫院年度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先後多次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腫瘤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等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在胃腸道腫瘤、乳腺癌手術診治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2015年6月,選派到波札那參加醫療援助工作,該國是全球愛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國家。儘管如此,陳惠忠還是主動承擔起醫院大部分的外科手術。2017年6月,陳惠忠出色完成了援外醫療任務。

倪筱蓉 女,清流縣總醫院婦產科主任

倪筱蓉從醫33年來,以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對病人滿腔的愛心,默默地踐行一名醫師的職責。

1984年,剛畢業于三明衛校的倪筱蓉被分配到了鄧家衛生院工作,從此便與潔白的工作服、鮮紅的紅十字結下了不解之緣。1987年,在基層磨練了3年的倪筱蓉被調入了清流縣醫院婦產科工作。為了病人她犧牲了許多的休息時間,節假日更是堅守崗位,她已記不清有多少年春節未回父母家過年了。

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但也贏得了群眾的普遍尊敬與愛戴,得到社會的肯定。她曾先後多次被評為醫院服務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省、市、縣“巾幗建功”標兵,省“三八紅旗手”。

徐明良 男,仙遊縣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在仙遊縣醫院病房裡流傳著徐明良主任有“每晚一巡”的習慣與堅持,不論值班與否,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節假日,夜間經常能在病房裡遇到他。

徐明良從醫21年,他虛心學習,熟練掌握普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長期奮戰在醫療一線,處處為患者著想。他率先開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急腹症腹腔鏡探查術等新技術,填補了縣醫療技術的一項空白,提高了科室整體綜合技術水準。

徐明良2014年、2015年兩年被農工黨莆田市委會授予先進黨員榮譽稱號;2014—2015學年被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授予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16年成為仙遊縣第十三屆政協委員。

黃錦萍 女,順昌縣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黃錦萍1994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1995年至今在順昌縣醫院婦產科工作。

在順昌,黃錦萍有著“接生聖手”之稱。20年來,由她主刀手術超過萬台,均無差錯和失誤。

美譽的背後凝聚的是無數的汗水和艱辛。2002年10月起,她擔任縣醫院婦產科主任,從醫20餘年來,不管是作為普通醫生還是醫院領導,也始終秉承“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信條,不忘初心,並堅持在婦產科臨床一線,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嫺熟的醫療技術,默默奉獻青春和力量,得到了領導、同事及患者的稱讚,榮獲“福建省職業道德標兵”稱號1次,榮獲“南平市衛生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次。

最美職工候選人

王曉華 男,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海潤碼頭工程部維修主管

王曉華帶領的班組設備完好率達到97%以上、保障率達到99.8%以上,創造了橋吊千箱故障率低於0.6‰的全港最低水準。近年來,他主持ERTG電池無縫轉場、AFE節能改造、集電小車伸出到位限位防擊穿改造等60余項技術改造工作,為公司節省維修費用近500萬元。多個技術改造項目獲得技術改進革新獎和國家技術專利。組織龍門吊全場油改電改造項目,該項目投入使用後節能成效明顯,每年節約成本261.6萬元,噪音從110分貝減少至60分貝,減少廢氣排放更達95%。 培養出10多名高級工、助理工程師等技術骨幹。先後被評為福建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福建省青年崗位能手、廈門市第二批海納百川有突出貢獻的技師等榮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班組先後榮獲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全國海員建設工會工人先鋒號、全國水運系統安全優秀班組等10多項全國、省、市級榮譽稱號,成為港口戰線的一個標杆班組。

葉永進 男,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葉永進進入南孚公司以來,一直紮根一線解決實際問題,不管是從事電池生產裝備的研發、設計以及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工作,還是從事車間生產管理,都能夠結合實際,做得有聲有色,業績突出。他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南平市政府特殊津貼。從事電池生產裝備的研發、設計以及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工作19年,累計完成技術革新項目100余項,在國家級創新專案“高能無汞堿錳電池裝備”的研製開發中,僅此一項就為公司節約了30萬元。“600只/分鹼性電池高速生產線開發”的研發,驗電機設計速度由原來的400只/分鐘提高到600只/分鐘,為公司節約了將近500萬美金的設備引進費用。車間產品合格率由最初的99.00%提高到現在的99.82%,創造了同行業的奇跡。

林智勇 男,國網漳浦縣供電公司職工

林智勇,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退伍後憑著一股軍人敢於“亮劍”的精神,一路摸爬滾打,從一名電力行業的“門外漢”,成長為專業的行家裡手。肯吃苦能奉獻,零下10度嚴寒,主動請纓抗擊閩西北冰雪災害;舍小家顧大家,傾力服務客戶,憑著對電力的執著和熱愛,用青春汗水點亮萬家燈火。2016年獲“省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獲評“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2016年省級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

鄭東文 男,龍岩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卷包車間一區包裝輪保組長

鄭東文自1990年進入龍岩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來,從事包裝設備維修和管理工作近27年。

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勇於攻克技術難關,有良好的技藝傳承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長期帶領維修團隊利用新知識、新技術開展技術革新、攻關,對影響設備運行效率和品質的缺陷進行技術改造,保證包裝設備高效、優質運行。作為主要完成人,有4項科技專案,獲得企業級科技專案三等獎;作為第一發明人,取得發明專利2項;參與全國煙草行業統編培訓教材內容編寫。2007年被福建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11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2014年被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鄒定鋒 男,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機電中心行車部副經理,信號專業工程師

信號系統是地鐵列車行駛的中樞神經,鄒定鋒是把控中樞神經的醫生。他發揮專業所長,強化施工全過程管理,完成地鐵信號系統的施工、安裝和調試。在鄒定鋒的現場協調下,1號線提前取得載客證書,為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供應商德國西門子公司評價是創造了紀錄。為保證工程進度,經常通宵加班。由於長時間在揚塵環境下工作,他得了肺病,手術出院後一個星期就上班下工地,被評為2017第十二屆福建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

最美志願者候選人

王世偉 男,廈門市思明區晨曦公益服務隊理事長

王世偉2008年正式成為註冊志願者,截至目前,志願服務時長達3000小時,曾獲中國紅十字會五星志願者、廈門市優秀志願者、廈門市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6年入選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福建區域的評選。2011年,王世偉帶頭發起成立廈門市思明區晨曦公益服務隊,現有註冊志願者120名。團隊先後獲得第十三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獎、2015年廈門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等榮譽稱號。

在王世偉帶領下,晨曦公益服務隊志願者每月組織愛心行,愛心車敬老活動80多場,共出動愛心車次700餘次,服務老人近1500人,總服務時間2800小時。開展社區服務,組織85場走進社區公益活動,涵蓋全市40個社區,服務時長達5000多個小時。開展義教服務,開設公益學堂,至今連續舉辦11個學期。開展火車站便民服務,2015年起,承接廈門火車站南廣場志願服務站,組建一支由40多名志願者組成的穩定隊伍,每天3至5人固定輪值,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朋友提供各種服務。

莊彩男 女,三明市彩男愛心公益聯盟發起人

莊彩男1998年開始在梅列區列西街道青山社區開理髮店,19年來,她堅持半價為社區居民理髮,並且每月15日風雨無阻地上門免費為52位孤寡、行動不便的老人服務,19年共計服務11856人次;2017年4月她發起彩男愛心公益聯盟後,每月15日,在她的帶領下,公益聯盟的志願者們入戶為440多位元行動不便需要上門的老人提供理髮、心理諮詢、陪聊、做家務等志願服務。她的善舉得到了市民群眾的讚譽、社會的認可,先後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中國好人榜‘身邊好人’”、 福建省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陳謙 男,全科醫生,周甯縣衛生局退休幹部

陳謙退休後擔任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周甯分會名譽會長,退休前曾獲得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勞動模範、省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分子、省衛生戰線先進工作者等榮譽,2016年獲評全國最美志願者。

在陳謙的帶動下,一批有著強烈環保意識的幹部群眾先後加入環保志願者協會, 現已發展會員106名。他帶領志願者們每一季度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環保世紀行活動,種樹、清掃垃圾,宣傳環保知識,“盡己所能、不計報酬、説明他人、服務社會”,時刻踐行環保志願精神,為周寧的山清、水淨、地綠、天藍默默地奉獻著。他是全省第一個開通免費醫療諮詢服務專線的醫生,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共免費接診病人4000多人次,免費諮詢5000多人次。為了保護自然,傳承中藥文化,他編輯出版《周寧民間常用中草藥彩色圖集》《古今偏方秘方單方選集》,創建“百草園”,將自己多年來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呈獻給群眾。

吳寶治 女,晉江赤西小學教師

吳寶治不僅是學生的貼心人,更是晉江青年志願者協會馳航服務總隊、白蘭花教師志願者聯盟的“當家人”。

吳寶治是個公益達人,樂善好施,發起創建兩個志願者團隊。10年來,每逢週末和節假日,風雨無阻參加志願活動,近三年組織開展志願活動300多場,成功幫助15個重大疾病患者,幫扶弱勢群體發起募捐近800萬元,為20名貧困學子送去助學金近5萬元,為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去近10000件衣服,用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傳遞正能量,獲全國最美教師志願者提名獎、晉江市十佳最美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錢宏偉 男,福州市台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

錢宏偉,退伍軍人,1994年12月入伍空軍部隊,2011年轉業。從1995年起每月不間斷地助學助困,轉業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仍然堅持投身公益事業,建立“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組織志願者為貧困孩子、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捐款捐物。參與志願服務時間達7721小時,個人義務獻血26次10400毫升,“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幫扶困難群眾12000餘人。他參與協助福建省讀書協會援建八閩愛心書屋,2014年12月,牽頭用籌集募捐的15萬元為龍岩市連城縣朋口鎮中學援建多媒體愛心書屋。他參與道德講堂和党的惠民政策宣講活動230餘場,聆聽觀眾125670余人。錢宏偉曾獲評中華慈善獎、福建省首屆八閩慈善獎、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第四屆福州市助人為樂道德模範等榮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