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尺度大到驚人的國產劇,這是第一部

說到政治劇, 魚友們都知道《紙牌屋》。

把美國官場上那些事情, 抽絲剝繭一般地演繹出來, 既刺激又有趣, 看得人大呼過癮。

都說咱中國拍不出這樣的劇,

很多事情不好說也說不好。

原因很明顯, 政治, 太敏感了。

但是, 最近, 魚叔發現了一部新的國產政治劇, 尺度大到驚人。

就是魚叔今天要說的——

人民的名義

看到這海報就震驚了, 這部劇的演員陣容真是豪華頂配。

全是演技一頂一的老戲骨。

才播出兩集, 豆瓣評分就漲到9.1。

魚叔看完之後就驚掉了下巴!

這也太敢拍了!

想不到我有生之年能看到這樣的國產政治劇!

這麼說吧, 這部劇的威力, 相當於中國版的《紙牌屋》, 再加上1000部把暗諷改成明喻的《我不是潘金蓮》。

從題材上看, 這是一部反腐劇, 也是一部真實的政治劇。

尤其還原了中國官場現狀的很多規則和特點。

本劇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組織創作, 定義為當代檢察題材反腐電視劇。

本劇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為主線, 圍繞一家國有企業的股權爭奪展開。

首先, 一場貪腐案開場。

雙線展開。

第一條線, 在北京。

陸毅飾演的侯亮平, 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

他接到實名舉報。

稱國家部委項目處的一位處長, 涉嫌巨額受賄。

指的就是趙德漢。

這位趙處長,一臉無辜老好人的樣子。

看著無比清廉。

侯亮平帶隊搜查時,他不慌不忙地在吃著麵條就大蒜。

你們隨便搜,搜出來算我輸。

還揚言,有幾個貪官會住在我這種鬼地方。

趙處長還說:

處長算個屁啊,

在北京啊,一板磚下去能砸倒一大片處長。

可是,侯亮平也不傻,處長跟處長可不一樣。

官階相同,但是所管事物不同,那就是截然不同的權力。

你這個處長權力大。

我可聽說了,人家拿部長跟你換你都不換。

這位趙處長反而給侯亮平上起課來:

權力大小,那都是為人民服務。

你的思想覺悟,真是有待提高。

這一看,沒毛病啊。

這正直的小眼神,很像清官啊。

可是,侯亮平早已心中有數,沒有證據,誰敢隨便搜國家部委處長的家。

與之同時,這起貪污案,還有一位漢東省京州市的副市長,涉案其中。

因此,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陳海,配合北京協同調查。

這就是第二條線,在漢東省。

然而。

配合北京最高檢調查的反貪局局長陳海,剛帶隊出門,就被他的領導,漢東省檢察院檢察長季昌明,給攔住了。

季檢察長上來就是一頓批評:

你膽子不小啊。

和省委一聲招呼都不打,你就要抓一位廳局級的幹部。

你想幹什麼呀?

於是。

季檢察長叫停行動,讓陳海跟他一起到省委,進行彙報。

車上,季檢察長就說了:

我們不屬於侯亮平領導,我們屬於漢東省委領導。

要抓我們的副市長,那也得經過省委同意。

可是,林海一句話,就點出了問題。

最高檢領導省檢察院。

侯亮平是最高檢的偵查處長。

他要求我們協助辦案,我們必須配合啊。

季檢察長的一句話非常關鍵:

我們是雙重領導。

魚叔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雙重領導。

省檢察院,理論上直屬於北京的最高檢;

但是同時,地方官員也要受省黨委管理。

因為一切工作都是在党的領導下進行。

所以。

就像劇中的這種情況,北京最高檢的侯亮平,讓漢東省反貪局局長林海抓人,程式上沒毛病。

但是,他們依然需要去省委彙報,這也沒毛病。

季檢察長的另一句話說得更是到位:

出了亂子誰兜著呀。

老季這麼大歲數了,是“明白人”啊。

中國官場上,這樣的明白人可不少。

什麼事情,那最先考慮的就是這句話:

出了亂子誰兜著。

因此,兩人趕緊去省委彙報。

那麼問題來了,彙報就只是簡單的彙報?那你就真的太天真了。

彙報情況堪比一場腦力鬥爭。

在場的都是什麼人物呢?

在場一共五個人。

除了前來彙報的兩位,季檢察長,反貪局局長陳海;

還有省委副書記,高育良。

市委書記,李達康。

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

除了省委書記沒到場,這五個人,幾乎是全省權力最大的了。

省委副書記高育良感覺很被動啊:

為什麼我們的副市長貪腐,我們不知道,中央卻知道了?

原來。

涉嫌貪污的丁副市長,負責煤礦資源整合專案。

一位投資商賄賂,錢打進去了,但是事情卻沒辦成;

所以一氣之下,把丁副市長和北京的專案處處長,都給檢舉了。

五個人討論的重點,是該對丁副市長“規起來”,還是“拘起來”。

“規起來”,就是雙規。

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問題。

雙規,是黨內對黨員是否違紀的調查。

看清楚了啊,是調查。

“拘起來”,就是走司法程式,證明這位元官員已經證據確鑿地違法。

所以,很明顯,“拘起來”更嚴重啊。

規起來麼,以後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再說。

省公安廳廳長,主張“規起來”。

市委書記李達康雙手贊同,希望雙規。

因為出事的丁副市長是他手下的人,當然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內部事情內部辦。

但是。

檢察院的兩位,季檢察長和反貪局長,建議先拘起來。

因此,規起來,還是拘起來?

雖然一字之差,但差之千里。

四個人,兩兩對立,因此還是要看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的意見。

高書記明顯考慮的更多。

如果,讓北京把丁副市長抓走,會不會造成省內的投資商大面積出逃?

特別是他們提到的光明峰項目,可是280億的大項目。

官員靠什麼說話?政績啊。

什麼是政績?

劇中說的這個280億的大項目,就是政績。

因此,要對一位副市長下手,遠遠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牽一髮而動全身。

因此,高書記決定先請示一下剛調來的省委書記,沙瑞金(張豐毅 飾)。

畢竟省委書記才是一把手嘛。

但是,省委書記沙瑞金並不傻啊。

自己剛調來,什麼底都沒摸清,怎麼能隨便下決定。

省委書記又把皮球踢了回來。

你是省委副書記,就由你代表省委,作出決斷。

一心急著抓人的反貪局長陳海,立刻看出了這場彙報的複雜性。

表面上,一切公事公辦。

實際上,另有內容,暗濤洶湧。

儘管這會議室裡只有五個人,但是涉及到多方的利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等他們這一系列討論出了結果,丁副市長早已經得到了消息,溜之大吉。

並且,這貨的反偵察能力還特別強。

特意把手機留在車裡,留下假線索讓對方追蹤。

然後,自己偷摸一個人買了去美國的機票。

美國?如果你要問,為什麼非得去美國呢?

因為,中美之間沒有引渡條約。

所以,中國的貪官都喜歡往美國跑。

這個官方吐槽,我服!一不留神魚叔以為在看美劇。

有生之年,居然在國產劇中,看到了這句臺詞。

丁副市長沒抓到,但是北京那邊,處長的貪污證據確鑿。

要說這位處長真是可憐又可恨,他把錢堆在了自己的另一處房子裡,滿屋子的錢。

冰箱、床上、甚至有一整面牆,都是錢。

擔任處長一職四年,兩個多億,不敢花一分。

現在哭,也晚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他自己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但是有錢了卻一分不敢花。

這四年就跟做夢一樣,恍恍惚惚的。

現在夢終於醒了。

他的前任,就是因為貪污受賄,被判了無期。

他自己最開始到任的時候,也怕,也不敢貪。

但是,耐不住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誘惑。他手握那麼大的權力,審批的都是幾個億的項目。

他的前任也同樣因為貪腐被抓,他也是,難道他的下一任下下任會是例外嗎?

這麼說吧,把你放在那個位置上,你會是個例外嗎?

所以,這部劇的好就好在,特別真實。

它真實地披露了這些貪腐之官的想法。

反腐究竟要怎麼做?

制度反腐才是關鍵。

然而,這事情才剛剛開始。

散會之後,市委書記李達康立刻罵人,罵自己的市紀檢委。

省委副書記高育良問省公安廳祁廳長,怎麼向著李達康說話?

剛才決定規起來還是拘起來,祁廳長向著李達康,建議雙規,而不是交給北京。

其實,祁廳長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他想走出公安系統,上位副省長。

因為市委書記李達康是省常委的委員,他指望對方在常委會上投自己一票。

但是薑還是老的辣!

高副書記好言相勸,別這麼樂觀!

一句話點透,不是李達康投不投你票的問題。

關鍵在新調來的省委書記沙瑞金。

哪有新來的書記一上任,就把上屆領導留下來的幹部提拔了,

有這種可能性嗎?

這位省委副書記是高人啊,那他怎麼沒成正的呢?

原來,沙瑞金書記是空降下來的。

如果沒有空降,高副書記絕對是一把手的不二人選。

但是他想得明白。當官多大才叫大呀。

我要擺正位置。你也要擺正位置。

已經有一種傳言說,沙書記到了之後,市委書記李達康會上任省長。

將來漢東省的政治局面,就是沙李配。

祁廳長這麼做,是想賣對方人情。

祁廳長向著李達康說話,還有第二層原因。

因為,主持這次抓人活動的是地方的陳海和北京的侯亮平,這兩個人,都是高書記以前在政法系授課時候的學生。

所以,李達康書記難免會有一種,被人打了狙擊戰的感覺。

所以祁廳長想配合著唱雙簧。

讓李達康書記覺得,我們並不是組團合夥欺負你,而是就事論事。

而李達康書記,堅持對丁副市長進行雙規的原因,就更可以理解了。

穩住局面,投資商才不會出逃;

項目正常進行,才有GDP,才有政績。

有了政績,他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順利上任省長。

因此,你看剛剛五個人在會議室開會,一句話接一句話,其實啊,全是戲。

每個人腦袋裡的算盤都在飛速地運轉。

潛臺詞比正經臺詞都多。

就不用說,這裡邊也許有人還透露了消息給丁副市長,通知他趕快逃。

那這個人是誰?又出於什麼目的這樣做?

這部政治劇,真的比懸疑驚悚片還燒腦。

你我進去,都是第一集死的主兒。

前兩集,就通過無比真實的細節,勾勒出了中國官場的種種,像是現代的中國官場現形記。

你會發現,中國官場拍出來,比美國的還精彩。

除了以上之外,魚叔要再分析個事,也是比較有中國特色的。

前兩集的這些出場人物,都是有關係的。

漢東反貪局長林海、漢東公安廳廳長祁同偉、最高檢侯亮平,三人是同門師兄弟關係。

他們都是漢東省省委高副書記高育良的學生。

而林海手下的反貪局一處處長,陸亦可。

她的小姨夫,就是高育偉,高書記。

陸亦可的親媽,是同事口中的吳法官,目前還未出場。

陸亦可手下的林華華,反貪局綜合科科長,也不是普通人。

所以,我們看啊,從科長,到處長,局長,廳長,不是親戚就是良師益友的關係。

要說編劇是真敢寫,你敢說你生活中不是這樣的嗎?

李達康書記的老婆,是京州城市銀行副行長歐陽菁。

他的行事作風一向縝密,但現在卻心裡有點害怕,因為自己老婆因為投資業務,與出事的丁副市長有很多往來。

具體什麼往來,他自己也說不準。

所以吧,這部劇的現實性不僅在於劇中情節的展示,劇中的人設就夠你們消化一陣的了。

這部劇的情節、臺詞、人設,全部都蘊含了主創人員的心意。

本劇導演是國家一級導演,李路。

編劇是周梅森。

周梅森之前的作品,你應該聽說過,《忠誠》《絕對權力》《國家公訴》。全是好口碑的經典政治劇。

他說,“有責任心的作家要拿起自己的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他們發現的這個時代,給社會提供一份觀察和思考”。

看這部劇之後,你再回過頭來看編劇說的這話,就會發現,這種編劇真牛逼。

他的肩上真的有一種擔當和使命感。

他對於社會、對於時代、對於國家的一種責任。

這種編劇越多越好!

這樣的編劇才能編出好的影視作品啊!

這部反腐劇,做得真是夠大膽。

直面當下、痛擊現實,還寫出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官場生活,又有深度又經得住推敲。

尺度還得掌握好,要讓大家都看到。

這個難度實在不小。

所以,這部劇的創作之初,從最初設想開始就如履薄冰,直到現在我們能看到,實在是一種幸運。

本劇的演員陣容,前面大家也都看見了。

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志堅、李建義等等,全都是老戲骨,戲精。

看一群戲精,演官場的一群人精,簡直好看極了。

舉手投足之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感覺。

一個眼神全是戲,那種感覺簡直太過癮了。

這部劇遲早要刷爆你的朋友圈,而且,魚叔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這部劇。

有多久沒有出現這麼真實、這麼敢說的國產劇了。

能看時,要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涉嫌巨額受賄。

指的就是趙德漢。

這位趙處長,一臉無辜老好人的樣子。

看著無比清廉。

侯亮平帶隊搜查時,他不慌不忙地在吃著麵條就大蒜。

你們隨便搜,搜出來算我輸。

還揚言,有幾個貪官會住在我這種鬼地方。

趙處長還說:

處長算個屁啊,

在北京啊,一板磚下去能砸倒一大片處長。

可是,侯亮平也不傻,處長跟處長可不一樣。

官階相同,但是所管事物不同,那就是截然不同的權力。

你這個處長權力大。

我可聽說了,人家拿部長跟你換你都不換。

這位趙處長反而給侯亮平上起課來:

權力大小,那都是為人民服務。

你的思想覺悟,真是有待提高。

這一看,沒毛病啊。

這正直的小眼神,很像清官啊。

可是,侯亮平早已心中有數,沒有證據,誰敢隨便搜國家部委處長的家。

與之同時,這起貪污案,還有一位漢東省京州市的副市長,涉案其中。

因此,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陳海,配合北京協同調查。

這就是第二條線,在漢東省。

然而。

配合北京最高檢調查的反貪局局長陳海,剛帶隊出門,就被他的領導,漢東省檢察院檢察長季昌明,給攔住了。

季檢察長上來就是一頓批評:

你膽子不小啊。

和省委一聲招呼都不打,你就要抓一位廳局級的幹部。

你想幹什麼呀?

於是。

季檢察長叫停行動,讓陳海跟他一起到省委,進行彙報。

車上,季檢察長就說了:

我們不屬於侯亮平領導,我們屬於漢東省委領導。

要抓我們的副市長,那也得經過省委同意。

可是,林海一句話,就點出了問題。

最高檢領導省檢察院。

侯亮平是最高檢的偵查處長。

他要求我們協助辦案,我們必須配合啊。

季檢察長的一句話非常關鍵:

我們是雙重領導。

魚叔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雙重領導。

省檢察院,理論上直屬於北京的最高檢;

但是同時,地方官員也要受省黨委管理。

因為一切工作都是在党的領導下進行。

所以。

就像劇中的這種情況,北京最高檢的侯亮平,讓漢東省反貪局局長林海抓人,程式上沒毛病。

但是,他們依然需要去省委彙報,這也沒毛病。

季檢察長的另一句話說得更是到位:

出了亂子誰兜著呀。

老季這麼大歲數了,是“明白人”啊。

中國官場上,這樣的明白人可不少。

什麼事情,那最先考慮的就是這句話:

出了亂子誰兜著。

因此,兩人趕緊去省委彙報。

那麼問題來了,彙報就只是簡單的彙報?那你就真的太天真了。

彙報情況堪比一場腦力鬥爭。

在場的都是什麼人物呢?

在場一共五個人。

除了前來彙報的兩位,季檢察長,反貪局局長陳海;

還有省委副書記,高育良。

市委書記,李達康。

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

除了省委書記沒到場,這五個人,幾乎是全省權力最大的了。

省委副書記高育良感覺很被動啊:

為什麼我們的副市長貪腐,我們不知道,中央卻知道了?

原來。

涉嫌貪污的丁副市長,負責煤礦資源整合專案。

一位投資商賄賂,錢打進去了,但是事情卻沒辦成;

所以一氣之下,把丁副市長和北京的專案處處長,都給檢舉了。

五個人討論的重點,是該對丁副市長“規起來”,還是“拘起來”。

“規起來”,就是雙規。

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問題。

雙規,是黨內對黨員是否違紀的調查。

看清楚了啊,是調查。

“拘起來”,就是走司法程式,證明這位元官員已經證據確鑿地違法。

所以,很明顯,“拘起來”更嚴重啊。

規起來麼,以後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再說。

省公安廳廳長,主張“規起來”。

市委書記李達康雙手贊同,希望雙規。

因為出事的丁副市長是他手下的人,當然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內部事情內部辦。

但是。

檢察院的兩位,季檢察長和反貪局長,建議先拘起來。

因此,規起來,還是拘起來?

雖然一字之差,但差之千里。

四個人,兩兩對立,因此還是要看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的意見。

高書記明顯考慮的更多。

如果,讓北京把丁副市長抓走,會不會造成省內的投資商大面積出逃?

特別是他們提到的光明峰項目,可是280億的大項目。

官員靠什麼說話?政績啊。

什麼是政績?

劇中說的這個280億的大項目,就是政績。

因此,要對一位副市長下手,遠遠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牽一髮而動全身。

因此,高書記決定先請示一下剛調來的省委書記,沙瑞金(張豐毅 飾)。

畢竟省委書記才是一把手嘛。

但是,省委書記沙瑞金並不傻啊。

自己剛調來,什麼底都沒摸清,怎麼能隨便下決定。

省委書記又把皮球踢了回來。

你是省委副書記,就由你代表省委,作出決斷。

一心急著抓人的反貪局長陳海,立刻看出了這場彙報的複雜性。

表面上,一切公事公辦。

實際上,另有內容,暗濤洶湧。

儘管這會議室裡只有五個人,但是涉及到多方的利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等他們這一系列討論出了結果,丁副市長早已經得到了消息,溜之大吉。

並且,這貨的反偵察能力還特別強。

特意把手機留在車裡,留下假線索讓對方追蹤。

然後,自己偷摸一個人買了去美國的機票。

美國?如果你要問,為什麼非得去美國呢?

因為,中美之間沒有引渡條約。

所以,中國的貪官都喜歡往美國跑。

這個官方吐槽,我服!一不留神魚叔以為在看美劇。

有生之年,居然在國產劇中,看到了這句臺詞。

丁副市長沒抓到,但是北京那邊,處長的貪污證據確鑿。

要說這位處長真是可憐又可恨,他把錢堆在了自己的另一處房子裡,滿屋子的錢。

冰箱、床上、甚至有一整面牆,都是錢。

擔任處長一職四年,兩個多億,不敢花一分。

現在哭,也晚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他自己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但是有錢了卻一分不敢花。

這四年就跟做夢一樣,恍恍惚惚的。

現在夢終於醒了。

他的前任,就是因為貪污受賄,被判了無期。

他自己最開始到任的時候,也怕,也不敢貪。

但是,耐不住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誘惑。他手握那麼大的權力,審批的都是幾個億的項目。

他的前任也同樣因為貪腐被抓,他也是,難道他的下一任下下任會是例外嗎?

這麼說吧,把你放在那個位置上,你會是個例外嗎?

所以,這部劇的好就好在,特別真實。

它真實地披露了這些貪腐之官的想法。

反腐究竟要怎麼做?

制度反腐才是關鍵。

然而,這事情才剛剛開始。

散會之後,市委書記李達康立刻罵人,罵自己的市紀檢委。

省委副書記高育良問省公安廳祁廳長,怎麼向著李達康說話?

剛才決定規起來還是拘起來,祁廳長向著李達康,建議雙規,而不是交給北京。

其實,祁廳長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他想走出公安系統,上位副省長。

因為市委書記李達康是省常委的委員,他指望對方在常委會上投自己一票。

但是薑還是老的辣!

高副書記好言相勸,別這麼樂觀!

一句話點透,不是李達康投不投你票的問題。

關鍵在新調來的省委書記沙瑞金。

哪有新來的書記一上任,就把上屆領導留下來的幹部提拔了,

有這種可能性嗎?

這位省委副書記是高人啊,那他怎麼沒成正的呢?

原來,沙瑞金書記是空降下來的。

如果沒有空降,高副書記絕對是一把手的不二人選。

但是他想得明白。當官多大才叫大呀。

我要擺正位置。你也要擺正位置。

已經有一種傳言說,沙書記到了之後,市委書記李達康會上任省長。

將來漢東省的政治局面,就是沙李配。

祁廳長這麼做,是想賣對方人情。

祁廳長向著李達康說話,還有第二層原因。

因為,主持這次抓人活動的是地方的陳海和北京的侯亮平,這兩個人,都是高書記以前在政法系授課時候的學生。

所以,李達康書記難免會有一種,被人打了狙擊戰的感覺。

所以祁廳長想配合著唱雙簧。

讓李達康書記覺得,我們並不是組團合夥欺負你,而是就事論事。

而李達康書記,堅持對丁副市長進行雙規的原因,就更可以理解了。

穩住局面,投資商才不會出逃;

項目正常進行,才有GDP,才有政績。

有了政績,他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順利上任省長。

因此,你看剛剛五個人在會議室開會,一句話接一句話,其實啊,全是戲。

每個人腦袋裡的算盤都在飛速地運轉。

潛臺詞比正經臺詞都多。

就不用說,這裡邊也許有人還透露了消息給丁副市長,通知他趕快逃。

那這個人是誰?又出於什麼目的這樣做?

這部政治劇,真的比懸疑驚悚片還燒腦。

你我進去,都是第一集死的主兒。

前兩集,就通過無比真實的細節,勾勒出了中國官場的種種,像是現代的中國官場現形記。

你會發現,中國官場拍出來,比美國的還精彩。

除了以上之外,魚叔要再分析個事,也是比較有中國特色的。

前兩集的這些出場人物,都是有關係的。

漢東反貪局長林海、漢東公安廳廳長祁同偉、最高檢侯亮平,三人是同門師兄弟關係。

他們都是漢東省省委高副書記高育良的學生。

而林海手下的反貪局一處處長,陸亦可。

她的小姨夫,就是高育偉,高書記。

陸亦可的親媽,是同事口中的吳法官,目前還未出場。

陸亦可手下的林華華,反貪局綜合科科長,也不是普通人。

所以,我們看啊,從科長,到處長,局長,廳長,不是親戚就是良師益友的關係。

要說編劇是真敢寫,你敢說你生活中不是這樣的嗎?

李達康書記的老婆,是京州城市銀行副行長歐陽菁。

他的行事作風一向縝密,但現在卻心裡有點害怕,因為自己老婆因為投資業務,與出事的丁副市長有很多往來。

具體什麼往來,他自己也說不準。

所以吧,這部劇的現實性不僅在於劇中情節的展示,劇中的人設就夠你們消化一陣的了。

這部劇的情節、臺詞、人設,全部都蘊含了主創人員的心意。

本劇導演是國家一級導演,李路。

編劇是周梅森。

周梅森之前的作品,你應該聽說過,《忠誠》《絕對權力》《國家公訴》。全是好口碑的經典政治劇。

他說,“有責任心的作家要拿起自己的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他們發現的這個時代,給社會提供一份觀察和思考”。

看這部劇之後,你再回過頭來看編劇說的這話,就會發現,這種編劇真牛逼。

他的肩上真的有一種擔當和使命感。

他對於社會、對於時代、對於國家的一種責任。

這種編劇越多越好!

這樣的編劇才能編出好的影視作品啊!

這部反腐劇,做得真是夠大膽。

直面當下、痛擊現實,還寫出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官場生活,又有深度又經得住推敲。

尺度還得掌握好,要讓大家都看到。

這個難度實在不小。

所以,這部劇的創作之初,從最初設想開始就如履薄冰,直到現在我們能看到,實在是一種幸運。

本劇的演員陣容,前面大家也都看見了。

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志堅、李建義等等,全都是老戲骨,戲精。

看一群戲精,演官場的一群人精,簡直好看極了。

舉手投足之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感覺。

一個眼神全是戲,那種感覺簡直太過癮了。

這部劇遲早要刷爆你的朋友圈,而且,魚叔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這部劇。

有多久沒有出現這麼真實、這麼敢說的國產劇了。

能看時,要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