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露——心之安處是故鄉

你有沒有覺得, 秋天越來越有深意了。 你有沒有發現, 草木的葉子越來越黃, 夜晚的風越來越涼, 而黑夜正越拉越長。

寒露——心之安處是故鄉

“空庭得秋長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單。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 露氣寒冷, 將凝結也。 ”意思是說此時寒氣漸重, 晶瑩的露水閃著清冷的光芒, 將要凝結成繁霜。

這樣的時節, 走在被豐收氣息包裹著的鄉村, 放眼一切都那麼令人神往:莊稼已經成熟, 一棵棵玉米列隊在廣闊豐腴的田野裡, 露出金黃色的笑臉。 豆莢鼓脹而飽滿, 把一些心事半遮半掩。 柿子羞赧的面龐, 洋溢著無以言說的幸福。 側耳細聽, 在那青翠蓊鬱的草叢裡, 蛐蛐正把一曲曲秋歌傾情彈唱。

寒露——心之安處是故鄉

“回雲隨去雁, 寒露滴鳴蛩。 ”寒露時節, 大雁和菊花是不可或缺的配角。 十月是菊花飄香的季節, 在人聲喧囂的城市裡, 于高樓林立的夾縫間, 我幻想著, 能看見一隊隊“人”字形排開、翩然飛過的雁陣。 那一聲聲由遠及近、扣人心弦的鳴叫, 令多少天涯遊子黯然神傷。

如果說白露只是一種外化和表像, 那麼寒露就是一種內在和深刻。 人們只陶醉于花朵的芬芳與豔麗,

有誰在意深綠色的葉子上, 落滿了一層思念的秋霜?人生難得圓滿, 失意和失落都是必修的功課。 這時候, 需要靜下心來, 深刻體會“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的曠達意境。

寒露——心之安處是故鄉

在一個真正的耕耘者心中, 春華和秋實,

播種與收穫, 都只不過是季節輪回中的一個階段和過程。 而生活永遠總是這樣循環往復, 生生不息。 生活饋贈給我們的, 不會永遠是風和日麗。 我們要做的, 就是學著去適應、去調整, 始終以微笑的姿態去面對。

“草色多寒露, 蟲聲似故鄉。 ”我們奔波勞頓一生, 要走多少條路?跨過多少座橋?淌過多少條河?才能讓一顆漂泊無依的心找到歸宿, 才能讓孤寂的靈魂回到夢中的故鄉。

寒露——心之安處是故鄉

作者簡介:王軍賢, 《西安晚報》經濟專刊責任編輯。 以稚拙之筆記錄點滴生活, 以敬畏之心雕刻思想的花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