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電國際去年營收、淨利雙降 電力行業面臨多重風險

在煤價上漲與電價下調的雙重“夾擊”之下,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00027.SH, 下稱“華電國際” )2016年營收、淨利雙降。

華電國際3月29日的發佈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人民幣633.4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約10.80%;實現歸母淨利潤33.4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約56.53%。

“煤炭價格的上漲必然造成下游行業成本的增加, 以電力行業為例, 大約70%的成本的都來源於燃煤成本, 因此兩者(的盈利狀況)基本上屬於‘對立’的關係, 可以看到此前煤炭企業效益不好的時候, 電力企業的效益都特別好。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淨利下挫明顯

華電國際是中國最大型的綜合性能源公司之一, 其主要業務為建設、經營發電廠, 包括大型高效的燃煤燃氣發電機組及多項可再生能源項目。

報告期內, 華電國際實現營業總收入人民幣 633.46 億元,

比上年同期減少約 10.80%;營業成本為人民幣 490.34 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約3.8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 33.44 億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約 56.53%;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 0.339 元。

申萬宏源研報認為火電主業量價齊跌導致營收減少,由於煤價上行在去年第四季度華電國際的業績已經轉虧。 有分析指出, 華電國際控股裝機量截至目前達到4814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加203萬千瓦。 受到火電裝機過剩影響,公司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下滑,2016年完成上網電量1778.2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0.63%。 電量減少加之2016年火電上網電價全面下調,影響公司營收。 另外, 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煤價飆升嚴重影響其盈利能力,公司全年營業毛利率為22.6%,較上年減少10.9個百分點。

2016年四季度, 華電國際單季度業績已經轉虧,單季度歸母淨利潤為-3.74億。

的確, 在煤價大幅上漲、利用小時持續下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環保約束不斷增強等複雜嚴峻的形勢下, 火電發電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 五大電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在過去一年均出現營收、淨利雙雙下降的局面。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相關公司財報發現:華能國際(600011 .SH )日前披露的2016年業績報告顯示, 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共計1138.14億元, 較上年同期減少11.71%, 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 88.14 億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 36.06%;大唐發電(601991.SH)去年營收591.24億元, 同比下滑4.47%, 淨虧損額為26.23億元;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2016年營收為188億元, 比上年同期減少6.59%, 年度利潤縮水38.92%, 公司股東應占利潤則減少逾四成。

面臨多重風險

“宏觀經濟總體下行的, 電力消費和煤炭消費需求放緩和下滑, 加之此前投產和超前建設的項目疊加, 煤企電企的日子可能都不好過。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諮詢中心成功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燃煤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下調、市場電量比例擴大、2016年煤價上漲導致燃料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對上述公司的經營帶來壓力, 造成營收、利潤縮水。 發電企業公司在財報中也指出這些風險在2017年還將持續。

華電國際在年報中表示, 2017年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 中國社會用電量增速有下滑的風險。 在新投產機組增長超過電力需求增長的背景下, 發電產能有過剩的風險、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將會有下降的風險。

華能國際也在年報中表示在2017年將會高度關注電力市場、煤炭市場、資金市場及環保政策變化等方面帶來的風險, 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

華能國際認為, 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 發電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計畫電量進一步放開, 市場電量比例擴大, 上網電價有下降的風險。 根據政府近期出臺政策, 下調新建太陽能電站和陸上風電標杆上網電價, 新能源發電項目盈利能力有被削弱的風險。 2016年以來, 煤價大幅度上漲, 目前煤炭價格仍保持在較高水準上運行, 對公司的經營帶來較大壓力。

而由於火電機組的分佈特點和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深入, 原有市場競爭格局將進一步被打破, 電力公司發電量的增長受到嚴峻挑戰。因此,積極調整電源佈局、加強對電力市場政策和形勢的分析研判並制定有效行銷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抓好政府計畫和市場交易“兩個市場”成為華能國際應對風險的舉措。

此外,燃煤成本控制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2017 年國家將繼續實行煤炭“供給側”結構改革,給燃料成本的控制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但隨著《關於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的發佈,建立了價格異常波動預警機制,明確煤價綠色區域為 500-570 元/噸,降低了煤價過度波動的可能性。上述公司預測,2017年煤炭供應及價格將逐步回歸理性。

儘管面臨多重風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全社會用電量出現“逆勢”增長,增速達6.33%,同比增加4.3個百分點,配合全國規模以上裝機增速放緩,火電利用小時數開始出現回升。因此,申萬宏源研報認為隨著電需求回暖,電源建設放緩,優質龍頭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供給側改革,率先觸底反彈。

電力公司發電量的增長受到嚴峻挑戰。因此,積極調整電源佈局、加強對電力市場政策和形勢的分析研判並制定有效行銷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抓好政府計畫和市場交易“兩個市場”成為華能國際應對風險的舉措。

此外,燃煤成本控制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2017 年國家將繼續實行煤炭“供給側”結構改革,給燃料成本的控制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但隨著《關於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的發佈,建立了價格異常波動預警機制,明確煤價綠色區域為 500-570 元/噸,降低了煤價過度波動的可能性。上述公司預測,2017年煤炭供應及價格將逐步回歸理性。

儘管面臨多重風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全社會用電量出現“逆勢”增長,增速達6.33%,同比增加4.3個百分點,配合全國規模以上裝機增速放緩,火電利用小時數開始出現回升。因此,申萬宏源研報認為隨著電需求回暖,電源建設放緩,優質龍頭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供給側改革,率先觸底反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