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30天30隊之孟菲斯灰熊:西南有險道,能摧壯士死

寫在前面:

NBA新賽季即將開打, 自9月18日至10月17日共計30天, 本ID將陸續推出30支球隊的前瞻, 以資料為基礎, 融合球員球隊技戰術風格, 給予各位球迷一個觀賽預指南;

更新發佈順序按照戰績由兩端向中間更新, 也即第1、30、2、29……15、16的順序;

精力所限, 能力所限, 難以盡善盡美, 有不當疏漏之處, 望各位海涵;

本文會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用同名ID發佈, 因此放上相關球隊連結工作量巨大, 只能煩請各位自行在已發佈文章裡尋找, 可以關注本ID以便查詢;

本ID長期發佈與前瞻水準匹配的深度籃球分析文章, 如果你認同喜歡, 請不吝關注支持。

1.人員變動。

紮克-蘭多夫、托尼-阿倫、文森-卡特, 三名勳將離開。 並傳出交易馬克-加索爾的流言。 孟菲斯灰熊一直想提速, 解雇萊昂內爾-霍林斯作此想, 解雇大衛-喬格爾亦作此想, 大衛-菲茲戴爾二年開始之前, 終於在球員構成上做文章了。

自由市場上簽下得分後衛本-麥科勒姆——一個正漸漸水掉的高順位秀;簽下了特瑞克-埃文斯——一個飽受傷病摧殘的雙能衛;簽回了冠軍控衛馬里奧-查爾莫斯——因傷休戰一年,

不知道還剩幾成功力?

簽下幾名新人:狄龍-布魯克斯, 伊萬-拉布、拉德-紮戈拉茨、傑瑞米-摩根。 還有其他一些短合同和非保障合同, 不提。

2.人滿為患的新兵營

韋德-鮑德溫, 新秀賽季打得很一般。 他看起來還沒適應NBA, 投射極差, 擅長的組織也鮮有展現。

他的身高在1號位頗具優勢, 臂展又長, 有成為外線大閘的潛質。 此外, 他的投射和組織是選秀時的重要賣點, 這三樣如果兌現, 在康利身後做個替補後衛, 就很美妙。

塞爾維亞前鋒拉德-紮戈拉茨是2016年的35順位, 身高206公分, 卻是個鋒衛搖擺人,

近框籃下終結手感極柔和, 仰仗身高臂長常常看起來是在壓著防守人上籃或者投籃, 外線接球虛晃後喜歡右手突破, 視野好, 傳球不錯, 定點遠投有準頭。 舉手投足有股妖異的氣息在裡邊。

今年的45順位秀狄龍-布魯克斯是個進攻手段很多的小前鋒, 面框單打尤其厲害。 缺點是臂展有限, 運動能力也一般, 而且進攻技巧尚待在高級別的比賽中檢驗。

今年的35號秀伊萬-拉布則是個學院派大前鋒, 低位單打不好, 但善於空切和補籃, 籃板能力極為突出, 爆發力和運動能力的不足將制約他的發展。 防守端, 防守努力, 善於保護防守籃板, 但護框很難指望, 他的身板防守低位單打很吃力, 在防守擋拆方面需要做得更好。

小威恩-塞爾登上賽季在有限的幾場比賽裡展現了極強的籃下衝擊力, 也暴露了差勁的投射能力, 可揚長避短, 也需補齊短板。

德揚泰-大衛斯作為中鋒太瘦了, 但小加索爾需要一個有力的替補, 這一角色暫時是布蘭登-賴特的, 德揚泰可以一爭。

安德魯-哈里森上賽季得足了機會, 經此鍛煉, 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替補控衛呢?難!他太低效了, 上賽季他每個進攻回合只能得到0.83分, 投籃命中率只有34.5%。 好在他的持球擋拆低於平均水準不是太多, 而面框單打還高於平均水準, 擁有這兩項武器使他擔任球隊主控時多少有點威脅, 他又能傳球, 防守也湊合, 在鮑德溫成長起來之前, 還得指望他。 如果查爾莫斯狀態不錯的話,

就另說。

3.狀態成疑的援兵連

本-麥科勒姆倒也不是完全沒救, 就上賽季來說, 他的三分命中率達到38.2%, 職業生涯新高。 體現在進攻方式上, 他的定點投射較高效, 轉換進攻也較高效, 又善於走位空切, 但這些無助於他在進攻功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新秀賽季就展現出一些無球技巧, 還有持球發動擋拆的能力, 如今這些全然不見蹤影, 有國王定位的問題, 有他自身的原因, 無論如何, 很可惜。

加盟灰熊, 如果菲茲戴爾教練真的準備改弦更張打快, 麥科勒姆作為一個反擊三分手和陣地戰的定點選擇會不錯。 倘若潛移默化, 獲得了灰熊的防守基因, 他有機會部分兌現選秀預期。

關於馬里奧-查爾莫斯, 有一點值得注意, 邁阿密三巨頭解散至今, 他的進攻就變得很掙扎。只討論賽場內,在巨星身邊打球確實更容易些。

但他畢竟做過冠軍球隊的後衛,仍然有幾樣拿手活,比如持球發起擋拆,比如投籃與傳球的平衡,他都有分寸。而且,在韋德和詹姆斯身邊當主控的後衛,哪還能沒點無球的本事,他應該還有幾分無球走位的威脅。

防守端,查爾莫斯職業生涯場均能貢獻1.5次搶斷,當年熱火慣於防守反擊,執行週邊壓迫防守的,詹韋之外,查爾莫斯也不可小覷。

以上,查爾莫斯如果仍能保持15-16賽季的水準,相比韋德-鮑德溫和安德魯-哈里森,他掌控第二陣容時,無疑更令菲茲戴爾放心。

對了查爾莫斯和菲茲戴爾教練在熱火共過事兒呢!

特瑞克-埃文斯過去兩個賽季一共打了65場球,上賽季複出以來狀態差到極點,被交易到國王後狀態稍複,但有限。

他的戰力毫無疑問將取決於他的健康狀況。他健康時,是一個極有威脅的擋拆發起者,又極會傳球,安東尼-大衛斯時代鵜鶘(暨黃蜂)唯一一次進季後賽,特瑞克-埃文斯功不可沒。另外,他的投射近兩三個賽季進步極大,在2015-16賽季,他定點突投每回合能得到1.23分,每100個球員裡只有5個比他更高效。他又能面框單打,也能反擊突進。無論從哪方面,只要他健康,他對灰熊的週邊進攻都是極大的補充。

4.四名前場舊將

詹姆斯-恩尼斯上賽季打得極不錯,遠投精准,近框終結能力很強,在同位置的籃板能力也頗突出,又展現出對灰熊式防守的無比適應,有限的持球擋拆和單挑回合裡表現亮眼。

所以,這是對灰熊簽約錢德勒-帕森斯的補償嗎?

布蘭登-賴特是個彈簧人,208公分的身高打中鋒有點勉強,但一則,如果和馬克-加索爾搭檔,進攻端他可以站中鋒位置,防守則和加索爾對調下;二則,他瘦,運動能力極強,又是個極能擺脫緩慢的防守者切入終結的,擋拆時雖然掩護品質很一般,但拆開滾進高且快且靈,在空切和擋拆接球這兩項上,他可以打出優秀甚至頂級的進攻表現。

另外,他跟進快攻的終結效率也高得不可思議,他的身材太適合奔襲。

防守端,他防不了低位單打,但機動性好,善能補位,在蓋帽和護框上都有不錯的表現。他的籃板多是憑著機動性得來,卡不了位,因而籃板能力有限。

上賽季季後賽,觀灰熊打馬刺,我想,孟菲斯灰熊在康利和加索爾之間,缺這麼一個人:能組織中轉、精於週邊投射、有持球進攻能力、也能稍稍限制下倫納德這種頂級前鋒。而灰熊,實際有這麼一個人,錢德勒-帕森斯,他健康的時候完全能做好這些,甚至更多。我們,可能忘了,他一度被拿來和海沃德、倫納德對比,他本有希望成長為一個進攻手段多樣、防守不錯的組織前鋒。

但是,錢德勒-帕森斯打離開休斯頓火箭後,健康狀況越來越糟糕,上個賽季乾脆缺席了大半個賽季。更糟糕的是,他養傷期間發福的體型,斷斷續續出戰的肢體語言,似乎在告訴人們,他的意志有點崩潰了。

連綿的傷病最能消磨意志,這一點,我感同身受,因此這裡,我想替他說幾句話。

傷病絕非他所願,對任何一個能站到頂級籃球舞臺上的球員,他們最多的汗水和熱忱都給了籃球,如果不能在球場上證明自己,生活無疑是失去了部分意義的,但傷病的恢復並不容易。

就我自己來說,腰肌勞損折磨多年,小心翼翼地康復,卻總會遭遇莫名其妙的反復,這其中的沮喪非親歷不能體會,而運動員遭遇的傷病往往嚴重得多複雜得多,在漫長的恢復過程中有人挺過來了,有人會挺不過去,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堅強……

挺過去的,像保羅-喬治,像肖恩-利文斯頓,我格外敬佩,挺不過去的,如特雷西-麥格雷迪,從個人的角度,我希望能少一分苛責,多一分寬容。

對於帕森斯的傷病,最受累的莫過於灰熊隊和隊友,但從個人角度,我也希望對他少一分苛責,多一分寬容。

“錢得了,怕甚事”這個梗,忒刻薄了點!

傑邁克爾-格林還沒談妥合同,但應該會回來,他值得一份更大的合同,但太大灰熊顯然不願意出。

格林是個非常適合快節奏的四號位,能投三分,籃板能力不錯,能沖搶前場籃板,每場補一兩次籃,頗為高效;速度快,善於跟進快攻,只是擋拆差點,不大會掩護,滾進終結也極一般。

他的防守也不錯,一種看上去就是灰熊人的即視感,他已經完全適應了灰熊那種鈍刀子割肉的防守。休賽期,灰熊人才流失嚴重,簽下的幾名球員狀態有幾成尚不待知,格林能不能回來,事關灰熊下賽季在西部的競爭力。

5.內外雙核

根據前面的盤點,灰熊下個賽季輪換陣容戰力堪憂,馬克-加索爾和邁克-康利肩上的擔子陡然加重,以他們低調、結實、高效、持續的過往,他們顯然能打出滿足球迷期待的表現,但在煉獄般的西部,恐怕要盡人事、聽天命。

馬克-加索爾快要33歲了。雖然我知道他年紀已經不小,但真去查詢相關資訊,確認後,還是吃了一驚。按道理,這個年紀,要走下坡路了,但是上個賽季他剛剛打出職業生涯最佳表現,在他NBA第九個賽季。

他們這種高球商技術派,似乎很容易職業生涯就綿延得很長。

上個賽季,馬克-加索爾場均得到19.5分,職業生涯新高;場均4.6次助攻,職業生涯新高。另外,NBA生涯前8個賽季,他一共投進了12個三分球,上賽季投進104個,命中率高達38.8%,遠射一舉成為他的常規致命武器——他上賽季至少完成兩次三分絕殺,當然,菲茲戴爾的絕殺戰術設計得也很巧妙。

馬克-加索爾的進攻很與眾不同,他是典型的地板流打法,很少無球空切,他長時間跟前場籃板狂魔蘭多夫搭檔內線,自己卻不大沖前場籃板補籃。

低位元單打是他的首要進攻方式,場均得到5.95分,排NBA第三位,僅次於喬爾-恩比德和卡爾-安東尼-唐斯,每回合能得0.94分,比恩比德高些,比唐斯低些,綜合而言,在低位單打這項,他可以排進NBA前五。

擋拆接球是他的次要進攻方式,場均得到4.65分,回合得分踩著聯盟平均線,也就是說他在這方面只是平均水準,不足稱道。但擋拆無球人本身是一種相對高效的進攻方式,多些這種回合並不傷害球隊的進攻效率。以上賽季單打榜(包括面框單打和低位單打)前兩名拉塞爾-維斯布魯克和卡梅隆-安東尼為例,前者每次單打得到0.91分,後者每次單打得到0.96分,而馬克-加索爾每次擋拆接球能得到1.02分。這還可以作為“過多單打傷害球隊”的一個旁證。

馬克-加索爾場均利用定點突投還能得到3.16分。他很早就有中距離投籃,上賽季開發出高效的三分,無疑使他的定點進攻更有威脅。而且,一個各位耳熟能詳的意義,可以極大程度地拉開空間。

此外,馬克-加索爾可能是當下NBA最會在肘區作業的球員,傳、擋、遞、投無一不精。

防守端,馬克-加索爾獲得過最佳防守球員,這兩年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了較高水準,而且他也在順應潮流,試著將自己的防守半徑擴大。

以上,馬克-加索爾以低位進攻為主,卻能在這個時代逆天行道,不被小覷,其中頗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低位進攻的一個顯著缺陷是,拖累節奏,對灰熊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是全NBA最會磨節奏的球隊。然後加索爾自己,能組織策應,防守好,又有遠射,這其實給傳統中鋒提供了一種思路:找一支能壓低節奏的球隊;守好自己的地盤——籃下10英尺,保護籃板,保護籃筐;願意且善於參與擋拆或者無球掩護;低位單打之外,策應或者遠射起碼練出一種。緊迫性從前到後逐漸降低,這些技能全部習得,就是下一個馬克-加索爾。

這個思路適用於埃內斯-坎特這類背身單打高手,像德懷特-霍華德這種低效的低位進攻球員不在討論之列,後者正確的思路顯然是如卡佩拉那樣做好擅長的事:吃餅、掩護、防守。不過,霍華德是不會這麼想的。

邁克-康利去年夏天拿了當時的史上最大合同,被質疑了一個休賽季,開賽之後,憋著勁兒,打出了生涯最佳賽季,場均20.1分,命中率46%,三分命中率40.8%,場均罰球5.3次,均是職業生涯新高,如果不是因傷缺席了十余場,簡直完美。

麥克-康利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完美的控衛,不同於克裡斯-保羅的光芒閃耀,他是一種低調無華使用性極佳的完美。

他個人進攻不含糊。

上賽季,場均利用擋拆得到8.01分,在所有球員中排第15名,每回合得分1.01分,和詹姆斯-哈登持平,在場均擋拆持球至少3個回合的所有球員中僅次於凱裡-羅瑞、以賽亞-湯瑪斯和達米安-利拉德,和哈登等人並列排在第四位。

此外,他場均利用定點突投、繞掩護、轉換進攻、面框單打和手遞手得到超過10分,每種進攻方式在2分上下,很均衡,且幾乎都是優秀乃至頂級水準:定點,每回合1.19分,優於90.4%的球員——頂級水準;繞掩護,每回合1.34分,優於97.2%的球員,頂級水準;轉換進攻,每回合0.98分,只優於30%的球員——較差,比較有意思的是馬克-加索爾的轉換進攻也遠低於平均水準——灰熊不打快也是有原因的;面框單打,每回合1分,優於82.6%的球員——優秀水準;手遞手,每回合得到1.21分,優於92.5%的球員,頂級水準。

這裡插個說明,關於球員進攻回合得分評級,過多的資料羅列嚴重影響閱讀體驗,我常常用形容詞代替,一般秉持這個標準:優於90%的球員,頂級水準;優於80%的球員,優秀水準;優於65%的球員,會說較高效;高於50%的,則說高於(或略高於)平均水準;低於50%的則說低於平均水準,低得過多,則用較差或很差。有個瞭解,這樣大家以後讀到相關評價,可以得出一個大概的量化評價。

回到康利,他的進攻顯而易見:是個極高效的進攻球員,持球無球兼修兼精,除了打反擊,幾乎沒有缺點。

此外,他的組織進攻,多年來,素有好評。他的防守,上個賽季遭遇了同倫納德相似的境遇,進攻端負重增加,防守影響力下降,但我傾向於認為他們沒能找到平衡,對防守口碑一直頗好、又進過最佳防守陣容的康利來說,不必太擔心他的防守。

如上,作為一個主力控衛,沒有天縱奇才,卻將個人進攻、組織、防守都做到堪稱完美,夫複何求?

提到天縱奇才,關於馬克-加索爾和麥克-康利,二人均沒有非常傑出的天賦,靠著對各方面技術的雕琢,進階到如今層次,實屬不易。但很顯然,在個人能力上,他們幾乎進無可進,康利沒幾天也30歲了。這便又牽涉到小球市的無奈,孟菲斯灰熊悉心經營球隊,精心培養球員,但最終,他們只能在季後賽扮演一個攪局者,他們吸引不來更強大的球員加盟,攪著攪著康利和馬克-加索爾就都老了,於是走到了岔路口……

作何選擇呢?

他的進攻就變得很掙扎。只討論賽場內,在巨星身邊打球確實更容易些。

但他畢竟做過冠軍球隊的後衛,仍然有幾樣拿手活,比如持球發起擋拆,比如投籃與傳球的平衡,他都有分寸。而且,在韋德和詹姆斯身邊當主控的後衛,哪還能沒點無球的本事,他應該還有幾分無球走位的威脅。

防守端,查爾莫斯職業生涯場均能貢獻1.5次搶斷,當年熱火慣於防守反擊,執行週邊壓迫防守的,詹韋之外,查爾莫斯也不可小覷。

以上,查爾莫斯如果仍能保持15-16賽季的水準,相比韋德-鮑德溫和安德魯-哈里森,他掌控第二陣容時,無疑更令菲茲戴爾放心。

對了查爾莫斯和菲茲戴爾教練在熱火共過事兒呢!

特瑞克-埃文斯過去兩個賽季一共打了65場球,上賽季複出以來狀態差到極點,被交易到國王後狀態稍複,但有限。

他的戰力毫無疑問將取決於他的健康狀況。他健康時,是一個極有威脅的擋拆發起者,又極會傳球,安東尼-大衛斯時代鵜鶘(暨黃蜂)唯一一次進季後賽,特瑞克-埃文斯功不可沒。另外,他的投射近兩三個賽季進步極大,在2015-16賽季,他定點突投每回合能得到1.23分,每100個球員裡只有5個比他更高效。他又能面框單打,也能反擊突進。無論從哪方面,只要他健康,他對灰熊的週邊進攻都是極大的補充。

4.四名前場舊將

詹姆斯-恩尼斯上賽季打得極不錯,遠投精准,近框終結能力很強,在同位置的籃板能力也頗突出,又展現出對灰熊式防守的無比適應,有限的持球擋拆和單挑回合裡表現亮眼。

所以,這是對灰熊簽約錢德勒-帕森斯的補償嗎?

布蘭登-賴特是個彈簧人,208公分的身高打中鋒有點勉強,但一則,如果和馬克-加索爾搭檔,進攻端他可以站中鋒位置,防守則和加索爾對調下;二則,他瘦,運動能力極強,又是個極能擺脫緩慢的防守者切入終結的,擋拆時雖然掩護品質很一般,但拆開滾進高且快且靈,在空切和擋拆接球這兩項上,他可以打出優秀甚至頂級的進攻表現。

另外,他跟進快攻的終結效率也高得不可思議,他的身材太適合奔襲。

防守端,他防不了低位單打,但機動性好,善能補位,在蓋帽和護框上都有不錯的表現。他的籃板多是憑著機動性得來,卡不了位,因而籃板能力有限。

上賽季季後賽,觀灰熊打馬刺,我想,孟菲斯灰熊在康利和加索爾之間,缺這麼一個人:能組織中轉、精於週邊投射、有持球進攻能力、也能稍稍限制下倫納德這種頂級前鋒。而灰熊,實際有這麼一個人,錢德勒-帕森斯,他健康的時候完全能做好這些,甚至更多。我們,可能忘了,他一度被拿來和海沃德、倫納德對比,他本有希望成長為一個進攻手段多樣、防守不錯的組織前鋒。

但是,錢德勒-帕森斯打離開休斯頓火箭後,健康狀況越來越糟糕,上個賽季乾脆缺席了大半個賽季。更糟糕的是,他養傷期間發福的體型,斷斷續續出戰的肢體語言,似乎在告訴人們,他的意志有點崩潰了。

連綿的傷病最能消磨意志,這一點,我感同身受,因此這裡,我想替他說幾句話。

傷病絕非他所願,對任何一個能站到頂級籃球舞臺上的球員,他們最多的汗水和熱忱都給了籃球,如果不能在球場上證明自己,生活無疑是失去了部分意義的,但傷病的恢復並不容易。

就我自己來說,腰肌勞損折磨多年,小心翼翼地康復,卻總會遭遇莫名其妙的反復,這其中的沮喪非親歷不能體會,而運動員遭遇的傷病往往嚴重得多複雜得多,在漫長的恢復過程中有人挺過來了,有人會挺不過去,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堅強……

挺過去的,像保羅-喬治,像肖恩-利文斯頓,我格外敬佩,挺不過去的,如特雷西-麥格雷迪,從個人的角度,我希望能少一分苛責,多一分寬容。

對於帕森斯的傷病,最受累的莫過於灰熊隊和隊友,但從個人角度,我也希望對他少一分苛責,多一分寬容。

“錢得了,怕甚事”這個梗,忒刻薄了點!

傑邁克爾-格林還沒談妥合同,但應該會回來,他值得一份更大的合同,但太大灰熊顯然不願意出。

格林是個非常適合快節奏的四號位,能投三分,籃板能力不錯,能沖搶前場籃板,每場補一兩次籃,頗為高效;速度快,善於跟進快攻,只是擋拆差點,不大會掩護,滾進終結也極一般。

他的防守也不錯,一種看上去就是灰熊人的即視感,他已經完全適應了灰熊那種鈍刀子割肉的防守。休賽期,灰熊人才流失嚴重,簽下的幾名球員狀態有幾成尚不待知,格林能不能回來,事關灰熊下賽季在西部的競爭力。

5.內外雙核

根據前面的盤點,灰熊下個賽季輪換陣容戰力堪憂,馬克-加索爾和邁克-康利肩上的擔子陡然加重,以他們低調、結實、高效、持續的過往,他們顯然能打出滿足球迷期待的表現,但在煉獄般的西部,恐怕要盡人事、聽天命。

馬克-加索爾快要33歲了。雖然我知道他年紀已經不小,但真去查詢相關資訊,確認後,還是吃了一驚。按道理,這個年紀,要走下坡路了,但是上個賽季他剛剛打出職業生涯最佳表現,在他NBA第九個賽季。

他們這種高球商技術派,似乎很容易職業生涯就綿延得很長。

上個賽季,馬克-加索爾場均得到19.5分,職業生涯新高;場均4.6次助攻,職業生涯新高。另外,NBA生涯前8個賽季,他一共投進了12個三分球,上賽季投進104個,命中率高達38.8%,遠射一舉成為他的常規致命武器——他上賽季至少完成兩次三分絕殺,當然,菲茲戴爾的絕殺戰術設計得也很巧妙。

馬克-加索爾的進攻很與眾不同,他是典型的地板流打法,很少無球空切,他長時間跟前場籃板狂魔蘭多夫搭檔內線,自己卻不大沖前場籃板補籃。

低位元單打是他的首要進攻方式,場均得到5.95分,排NBA第三位,僅次於喬爾-恩比德和卡爾-安東尼-唐斯,每回合能得0.94分,比恩比德高些,比唐斯低些,綜合而言,在低位單打這項,他可以排進NBA前五。

擋拆接球是他的次要進攻方式,場均得到4.65分,回合得分踩著聯盟平均線,也就是說他在這方面只是平均水準,不足稱道。但擋拆無球人本身是一種相對高效的進攻方式,多些這種回合並不傷害球隊的進攻效率。以上賽季單打榜(包括面框單打和低位單打)前兩名拉塞爾-維斯布魯克和卡梅隆-安東尼為例,前者每次單打得到0.91分,後者每次單打得到0.96分,而馬克-加索爾每次擋拆接球能得到1.02分。這還可以作為“過多單打傷害球隊”的一個旁證。

馬克-加索爾場均利用定點突投還能得到3.16分。他很早就有中距離投籃,上賽季開發出高效的三分,無疑使他的定點進攻更有威脅。而且,一個各位耳熟能詳的意義,可以極大程度地拉開空間。

此外,馬克-加索爾可能是當下NBA最會在肘區作業的球員,傳、擋、遞、投無一不精。

防守端,馬克-加索爾獲得過最佳防守球員,這兩年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了較高水準,而且他也在順應潮流,試著將自己的防守半徑擴大。

以上,馬克-加索爾以低位進攻為主,卻能在這個時代逆天行道,不被小覷,其中頗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低位進攻的一個顯著缺陷是,拖累節奏,對灰熊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是全NBA最會磨節奏的球隊。然後加索爾自己,能組織策應,防守好,又有遠射,這其實給傳統中鋒提供了一種思路:找一支能壓低節奏的球隊;守好自己的地盤——籃下10英尺,保護籃板,保護籃筐;願意且善於參與擋拆或者無球掩護;低位單打之外,策應或者遠射起碼練出一種。緊迫性從前到後逐漸降低,這些技能全部習得,就是下一個馬克-加索爾。

這個思路適用於埃內斯-坎特這類背身單打高手,像德懷特-霍華德這種低效的低位進攻球員不在討論之列,後者正確的思路顯然是如卡佩拉那樣做好擅長的事:吃餅、掩護、防守。不過,霍華德是不會這麼想的。

邁克-康利去年夏天拿了當時的史上最大合同,被質疑了一個休賽季,開賽之後,憋著勁兒,打出了生涯最佳賽季,場均20.1分,命中率46%,三分命中率40.8%,場均罰球5.3次,均是職業生涯新高,如果不是因傷缺席了十余場,簡直完美。

麥克-康利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完美的控衛,不同於克裡斯-保羅的光芒閃耀,他是一種低調無華使用性極佳的完美。

他個人進攻不含糊。

上賽季,場均利用擋拆得到8.01分,在所有球員中排第15名,每回合得分1.01分,和詹姆斯-哈登持平,在場均擋拆持球至少3個回合的所有球員中僅次於凱裡-羅瑞、以賽亞-湯瑪斯和達米安-利拉德,和哈登等人並列排在第四位。

此外,他場均利用定點突投、繞掩護、轉換進攻、面框單打和手遞手得到超過10分,每種進攻方式在2分上下,很均衡,且幾乎都是優秀乃至頂級水準:定點,每回合1.19分,優於90.4%的球員——頂級水準;繞掩護,每回合1.34分,優於97.2%的球員,頂級水準;轉換進攻,每回合0.98分,只優於30%的球員——較差,比較有意思的是馬克-加索爾的轉換進攻也遠低於平均水準——灰熊不打快也是有原因的;面框單打,每回合1分,優於82.6%的球員——優秀水準;手遞手,每回合得到1.21分,優於92.5%的球員,頂級水準。

這裡插個說明,關於球員進攻回合得分評級,過多的資料羅列嚴重影響閱讀體驗,我常常用形容詞代替,一般秉持這個標準:優於90%的球員,頂級水準;優於80%的球員,優秀水準;優於65%的球員,會說較高效;高於50%的,則說高於(或略高於)平均水準;低於50%的則說低於平均水準,低得過多,則用較差或很差。有個瞭解,這樣大家以後讀到相關評價,可以得出一個大概的量化評價。

回到康利,他的進攻顯而易見:是個極高效的進攻球員,持球無球兼修兼精,除了打反擊,幾乎沒有缺點。

此外,他的組織進攻,多年來,素有好評。他的防守,上個賽季遭遇了同倫納德相似的境遇,進攻端負重增加,防守影響力下降,但我傾向於認為他們沒能找到平衡,對防守口碑一直頗好、又進過最佳防守陣容的康利來說,不必太擔心他的防守。

如上,作為一個主力控衛,沒有天縱奇才,卻將個人進攻、組織、防守都做到堪稱完美,夫複何求?

提到天縱奇才,關於馬克-加索爾和麥克-康利,二人均沒有非常傑出的天賦,靠著對各方面技術的雕琢,進階到如今層次,實屬不易。但很顯然,在個人能力上,他們幾乎進無可進,康利沒幾天也30歲了。這便又牽涉到小球市的無奈,孟菲斯灰熊悉心經營球隊,精心培養球員,但最終,他們只能在季後賽扮演一個攪局者,他們吸引不來更強大的球員加盟,攪著攪著康利和馬克-加索爾就都老了,於是走到了岔路口……

作何選擇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