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寒露!身體的這個部位別再露了

“白露身不露, 寒露腳不露。 ”今天, 我們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 此時節氣溫下降明顯, 天氣由涼轉寒, 早晚溫差大, 公眾要注意保暖, 尤其腳部保暖, 謹防感冒等的發生。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 即為寒露節氣。 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 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

氣象資料顯示, 進入“寒露”後, 冷空氣的入侵頻率和強度都會加大, 氣溫降得快是此時節的一大特點。

《孝經緯》曰:"秋分後十五日, 鬥指辛, 為寒露, 謂露冷寒而將欲凝結矣。 "寒露時節, 秋高氣爽, 遠山可矚, 正是登山賞景的佳期。

寒露是氣溫由涼變寒的轉捩點。 相對于白露, 寒露代表氣溫更低, 民諺有"先白後寒"之說。 同樣是結在地面的露水, 寒露更冷, 即將成霜。 寒露時節, 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 東北進入深秋, 西北地方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三候

寒露分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

初候, 鴻雁來賓。 時至寒露, 鴻雁南遷, 有種說法是賓同"濱", 是水邊的意思, 鴻雁都飛往江南水濱。

二候, 雀入大水為蛤。 深秋天寒, 雀鳥都不見了, 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 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

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 菊始黃華, 菊花此時已經盛開。 草木皆華于陽, 獨菊華于陰。

習俗

吃花糕

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 因而九九登高之後, 有吃花糕的習俗。 因“高”與“糕”諧音, 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 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 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

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 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 蟋蟀兒也叫促織, 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 天氣漸涼, 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 故有“促織鳴, 懶婦驚”之說。

養生

寒露腳不露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 ”寒露過後, 氣溫逐漸降低, 因此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 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 以防“寒從足生”。

可以養成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這樣能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 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 減少下肢酸痛發生, 緩解疲勞。

適時添衣物

寒露過後,天氣寒涼,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在起居上,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添衣。

適時添衣物

寒露過後,天氣寒涼,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在起居上,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添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