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父女醫生接力,守護麻風病人33年

在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院有一個“老蔣”醫生和“小蔣”醫生, “老蔣”蔣威正在33年前來到當時收治全市麻風病人的巴縣皮膚病醫院(後改為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院), 站在了麻風病防治工作第一線。 2004年, 女兒蔣朝輝從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 放棄了更好的就業選擇, 來到防治院成了院裡又一個“蔣醫生”。

這對接力守護麻風病患者的父女, 在近日獲得了2017年重慶“十大最美家庭”稱號。

父親的堅守 換來麻風病患病率的下降

在前不久舉行的2017年重慶“十大最美家庭”頒獎典禮上,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見到了“小蔣”醫生,

她獨自一人到現場領取榮譽, 當問到父親為什麼沒來, 蔣朝輝說, 父親雖然退休了, 但一直沒閑著, 還堅持上門診、到住院部查房, 當天剛好有病人等著他檢查所以騰不出時間來現場。

1984年, 蔣威正和8位醫生一起調到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醫院工作,

由於對“麻風病”的恐懼, 這裡也被稱作“麻風山”。

由於醫院人員匱乏。 蔣威正既要當醫生又要當護理員。 每天一早起床走40分鐘, 來到住院部查房, 隨後開始為病人進行打針、清理潰瘍、敷藥等護理工作。 空閒時要為病人提開水、清掃房間, 醫院除收治部分病人外, 還要經常去各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在一些麻風病人家中, 蔣威正看到了他們被病魔摧殘的痛苦, 他就下定決心留下來, 幫幫他們。

簡陋的條件、繁雜的工作、有限的收入, 讓許多一同進入醫院的醫生退卻了, 陸續調離, 而蔣威正卻堅守了下來, 他也暗暗許下誓言, 要一直守護麻風病人, 幫他們消除病症。

蔣威正的付出, 收到了可惜的成果, 從1987年至今, 巴南區的麻風病患病率始終控制在1/10萬以下,

1997年, 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院獲得了全國麻風病防治工作先進集體。

女兒的繼承 踐行消除麻風病的誓言

麻風病防治工作雖顯現成效, 但蔣威正額頭上的皺紋並沒有舒展, 由於防治院已經20年沒有新鮮的“血液”注入了, 醫務人員的匱乏, 讓他深感後繼無人。

當蔣威正成為麻風病醫生的時候, 女兒蔣朝輝還不滿2歲。 從那時起, 她就經常在醫院住院部圍牆外面玩耍, 透過窗戶看到父親照顧病人。

“對我來說, 那些病人就像鄰居一樣, 一點不可怕。 ”蔣朝輝說, 2004年她從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 畢業前夕, 父親到學校接她回家, 路上她發現幾個月不見的父親頭髮白了一大片, 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沒之前好了。

“父親一直為工作操勞, 我知道他一直希望我畢業了能回醫院工作。 ”於是, 本可以有更好就業機會的蔣朝輝, 選擇了繼承父親的事業, 回到巴南區皮膚病防治院當醫生。

蔣朝輝說, 她剛進醫院時, 父親會對新來的醫生進行理論知識培訓和技術教學,

對其他人溫和的父親在教自己女兒時, 卻十分嚴苛, “只要我出一點錯, 他立馬就會指出我的問題並當眾批評我。 ”

正是在父親嚴格的教育下, 蔣朝輝逐漸能獨當一面, 為麻風病人消除病症。 30多年來, 經蔣威正、蔣朝輝診斷、治療的麻風病人中, 有的找到了另一半並有了孩子, 有的回歸家庭找回從前的溫馨, 有的找到工作有了新的人生。

如今, “老蔣”醫生已64歲, 退休之後又返聘回醫院, 依然活躍在麻風病防治第一線, 堅持上門診、查房, 在專業醫生與公衛人員中開展麻風病知識講座, 培養一批又一批年輕的麻風病防治工作者。 “小蔣”醫生也結婚生子, 現在是醫院的醫務科長, 這對父女一起守護者麻風病人, 踐行著消除麻風病的誓言。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李潔 cqtimes2375719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李潔 cqtimes237571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