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老人秋收玉米兒女回不來 城裡16歲外孫卻回來了

2017年10月6日。 眼下遼寧農村在忙活秋收, 丹東盛山村的留守老人荀書明和焦樹英老兩口也不例外, 家裡有5畝玉米地等待秋收, 可是兒女太忙回不來,

這可愁壞了他們。 如今65歲的荀書明, 剛剛做完大手術還在康復中, 今年的秋收怎麼辦?

這是荀書明的老伴, 焦淑英, 今年67歲。 往年秋收, 兒女都能回來幫忙, 但是今年秋收趕上國慶中秋了, 兒女在餐飲行業實在太忙回不來, 所以老兩口只好自己來幹,

但是16歲外孫的回來幫忙讓他們很意外。

16歲的外孫子今年上高一, 一直住在城裡, 但是每年都會隨父母回來幹農活, 寒暑假從不例外。 今年他的父母太忙回不來, 他就自己回來幫姥姥姥爺秋收。

如今還能回農村幫長輩秋收的孩子越來越少, 而他卻主動回來, 問及原因, 他說, 不捨得讓姥姥姥爺如此辛苦。 放假前, 有小夥伴知道他要來農村秋收, 開始大家都覺得他是玩玩而已, 沒想到他竟然是認真的。

這就是荀書明老人的外孫子, 名叫劉雨林, 16歲, 雖然一直住在城裡, 但是對於農活一點都不陌生, 剛割完小豆就要趕緊蹲下來掰玉米棒子。

劉雨林性格中有一點倔強, 姥爺讓他累了就歇會兒, 別一個勁兒地傻幹, 他安慰姥爺說, 沒事兒啊, 累不壞啊, 還沒有上體育課累呢。 其實, 劉雨林是想著, 自己多幹點, 姥爺就能少幹點了。

掰玉米棒子是個手頭活兒,劉雨林的手頭不慢,荀書明說自己外孫子的速度跟自己年輕的時候差距不大。劉雨林調皮地說,這是遺傳。

對於16歲的外孫子回來幫忙,荀書明老人說,心裡高興,但是也心疼,這些天可把孩子累毀了,這孩子強,不讓幹都不行。

焦樹英說,俺這個外孫從小就懂事,上小學上初中的假期都回來,我幹什麼他就跟著,但是像今年這樣當整勞動力幹,還是第一次,就是怕給孩子累壞了。現在別說城裡的孩子,就是農村的孩子有多少看到莊稼地裡的活兒都躲得遠遠的?

初秋時節的一次大風將大多玉米秸稈攔腰吹斷,給秋收增加了難度,三人一起合力割秸稈。

半年前荀書明做了一次大手術,在術後的康復中,一直不能自主控制口中的涎水,劉雨林就時不時地給姥爺擦嘴巴擦前胸。被外孫這麼伺候著,此刻的荀書明反倒像是一個幸福的孩子。(棋簿紫/攝影)更多故事,請關注頭條號“棋簿紫紀實”,原創作品,用圖片記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請勿轉載!

掰玉米棒子是個手頭活兒,劉雨林的手頭不慢,荀書明說自己外孫子的速度跟自己年輕的時候差距不大。劉雨林調皮地說,這是遺傳。

對於16歲的外孫子回來幫忙,荀書明老人說,心裡高興,但是也心疼,這些天可把孩子累毀了,這孩子強,不讓幹都不行。

焦樹英說,俺這個外孫從小就懂事,上小學上初中的假期都回來,我幹什麼他就跟著,但是像今年這樣當整勞動力幹,還是第一次,就是怕給孩子累壞了。現在別說城裡的孩子,就是農村的孩子有多少看到莊稼地裡的活兒都躲得遠遠的?

初秋時節的一次大風將大多玉米秸稈攔腰吹斷,給秋收增加了難度,三人一起合力割秸稈。

半年前荀書明做了一次大手術,在術後的康復中,一直不能自主控制口中的涎水,劉雨林就時不時地給姥爺擦嘴巴擦前胸。被外孫這麼伺候著,此刻的荀書明反倒像是一個幸福的孩子。(棋簿紫/攝影)更多故事,請關注頭條號“棋簿紫紀實”,原創作品,用圖片記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請勿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