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我們總是想要珍惜,為何卻渾身脾氣?

文:劍聖喵大師

01

這個世上有一種人我最佩服, 那就是。

當他在情感受傷、恐懼或者憤怒的情況下, 依然能控制情緒, 並展開正確行動的人。

網上有句話叫“先說分手的人, 反而會先後悔”, 我深以為然。

每天都有很多讀者發來這樣的問題:每當姑娘和男友冷戰、男孩發現女友移情別戀時, TA們都會第一時間提出分手, 遺憾地是, 過了幾天TA們來找我求助時, 大多都充滿了後悔, 希望我幫忙挽回。

大多數時候我是無能為力的, 因為他們的前任已經在新的關係裡如魚得水, 而他們還停留在上一段關係裡自怨自艾。

別那麼輕易地說分手, 有時你沒你想像的那麼灑脫, 也許你是想要對方挽留, 殊不知你只是給了對方體面離開的藉口。

先說分手那個人不一定是心狠的那個, 正因為他對這段關係極為珍惜, 所以他更容易在這種患得患失的情緒下選擇放棄。

如果對方說愛上了別人,

在你說分手前, 不妨先說一句。

“對不起, 我的行為給你造成了這麼大困擾, 不知道我此刻該做些什麼事幫助你?”

很多讀者聽到我的建議義憤填膺地說。

“老師, 為什麼要這麼服軟?我是受害者唉, 明明是他錯了, 為什麼要我道歉?”

蕭伯納說過一句話“溝通的最大問題, 就在於人們認為把話說了就行了!”, 心理學家寇里派特森是這麼理解這句話的:溝通中, 人們不僅僅是要表達觀點, 更要在溝通中解決問題促進相互理解。

他把這樣的對話起名為“關鍵對話”, 他認為大部分人在關鍵對話中, 往往被情緒控制, 表現的很糟, 最終造成了惡性循環。

分手後, 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現, 對對方進行謾駡指責就是一種錯誤對話,

它非但不能解決問題, 反而導致一些更嚴重的後果, 陷入一個充滿自我傷害的怪圈裡難以自拔。

寇里認為, 這是由於人們太過放縱原始情緒, 忽略了溝通的目的所致。

分手後指責對方, 可能有兩個目的。

首先, 希望對方良心發現, 停止他的“錯誤”行為, 回來和自己繼續感情。 雖然大部分人意識不到這個目的, 或者不願意承認它。

但這樣只會讓對方更加從情感上厭惡你, 更不願意和你在一起, 甚至一點點把過去的感情磨的蕩然無存, 徹底喪失複合的可能。

其次, 希望說服自己放棄這段感情, 在精神上勝過對方。

對方和新歡如膠似漆, 而你像一個躲在黑暗中的倒楣蛋, 不斷唉聲歎氣, 你只能是讓對方覺得結束這段關係是正確的。

當我們的溝通達不到我們的目的時, 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溝通, 也許它宣洩了情緒, 但結果又帶來了更長時間和更複雜的負面情緒, 那這筆買賣顯然是虧的。

請跳出自己的受害者思維, 因為這個世界本就是個不講規則的遊戲。 七十億玩家不顧順序恣意妄為地行動。 贏太多會受懲罰, 輸太多同樣是;太熱情會被嫌棄, 太冷淡同樣會;別人輟學後吃雞, 你輟學後吃土, 同樣你畢業後依然吃土。

那在這個殘酷遊戲中怎麼玩?國產優秀動漫《端腦》給出了答案。

“制定這種變態遊戲的管理員, 不是為了選出最聰明最正確的人, 而是為了選擇一個意志最堅定的人, 他能克服一切憤怒、恐懼和抱怨, 走到玩家的頂峰, 避免滅亡的命運。

所以, 我們的一切情緒和溝通, 只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讓我們活得更好。

02

醃肉叔和我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認識醃肉叔是因為經常去他那吃宵夜, 雖然是路邊不起眼的小飯館, 火腿叔的廚藝那可是爐火純青的地步, 尤其是他做的醃肉炒耳塊。 迄今為止,我在吃遍的所有館子,醃肉叔是唯一拿捏好醃肉既不鹹又能有味道的人。

五年前,醃肉叔曾經在外地經營了一家很大的餐廳,生意一度火爆,蓋過了周圍許多酒店和老牌飯館。

但有一天,網上突然出現匿名帖子,說他的醃肉好,是用福馬林泡的。

之後有人路過餐廳就指指點點,他受不了這種侮辱,就和人對罵,甚至有一次拿著鐵鍋就沖出去了。

有個老太太不知道什麼原因,來餐廳吃完飯菜就昏迷了,一起來的人連忙說是飯菜中毒,讓他負責。

醃肉叔當然不願意了,他面對這樣的誣陷。當場就給了老太一腳,老太立馬就不昏迷了。雖然騙局是被揭穿了,可是好事者拍下了照片,說他欺負老太,毆打顧客。接著又發到網上,一下子輿論譁然。

醃肉叔請來衛生部門檢驗,結果當然是衛生情況沒有問題,可是攻擊他的人完全不提老太詐騙的事,就抓著他毆打老人這一條不放,他百口莫辯。

最終他搬離了那個地方,賣掉了投入無數心血的餐廳,全家來到了一個沒人認識他們的異地,膽戰心驚了幾年後,終於鼓起勇氣重操舊業。

醃肉叔和我分享了他的思維轉變。

“原本我認為自己是無辜的,我很氣憤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對我,所以我才給了那老太一腳。曾經我也為自己教訓了騙子感到驕傲,而如今這幾年的艱難,讓我覺得代價實在太大了。”

其實他想過,那時他還有別的選擇。

他可以堅持報警,事後派出所民警也告訴他,這家人犯事也不止一次,估計員警來之前,他們就跑了。

在任何一次衝突中,先別急著當受害者,因為受害者往往會成為殉道者,不如先定義自己為參與者,這樣你可以少點迫不得已、少點冠冕堂皇,為理性情緒讓出一條道,找到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我無數次強調的話,年輕人愛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其次,“大反派”思想也很害我們。

醃肉叔冷靜下來這幾年,通過一些方法瞭解到,當年匿名造謠,煽動攻擊他的人,可能是他的競爭對手。有人看到總在他餐廳鬧事的一夥年輕人,經常在另外一家餐廳裡享受免單。

而他當年沒有詳細瞭解此事,把所有目光盯著那些好事的吃瓜群眾,大罵他們“砍腦殼的”,虛構了他們的邪惡目的“就是想我死”。

這種心理暗示嚴重忽略了矛盾的中心部分,還放縱了自己做出“傻瓜式選擇”,拿著鍋追打吃瓜群眾,引來更多路人謾駡。

請記住,生活中你不是個英雄,別人也不是惡棍。

“程式師自殺”一事中,翟欣欣的代理律師之所以被網友唾駡,就是不明白這點。他的行為沒錯,任何人都有被辯護的權利。他應該把精力用在趁早立案,用法律手段澄清事實。而不是發公開函威脅網友,並在網上和人撕逼,這樣只會越沒有人支持他。

為什麼我們想要珍惜自己得來不易的一切,卻總是讓我們的脾氣毀掉。因為我們總是這麼告訴自己:

我是無辜的,他們都是一群大壞蛋,我沒有別的辦法,所以我不得不那麼做。

世事本無好壞,皆因思想使然。你的情緒只能是你自己製造的,任何人都無法讓你陷入絕望,除非你自己放棄掙扎。

03

成熟的人,懂得與情緒為友,他並不是克制了情緒,而是懂得和情緒對話。

當處於情緒即將噴湧而出,讓我做出衝動決定時,我會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當初我做點什麼,可以避免今天的困境?

我並不是自責,而是人有喜歡給自己推脫責任的心理慣性,會讓自己陷入“受害者”“大反派”,憤怒、悲傷、自我憐憫會接踵而至,這會不利於我思考問題的最優解。

對方的真實願望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即你必須明白,你的資源是有限的,你必須集中力量解決威脅你重大利益的人。充分考慮了這個,才能想清楚,你有沒有餘力去懲罰語言冒犯等睚眥之仇。

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活著,並活的更好。這個問題只有唯一答案,但必須得無數次反思。

那我現在該怎麼做?

我有個朋友常被人說“運氣好”,他告訴我:這個世上根本沒有運氣這回事,當情緒不再遮住大腦思考時,人的某個大腦區域會高速分析你當前的處境,在你意識不到的情況下,讓你做出正確選擇,把因果導向最利於你的狀況。

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所謂:“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也是這個道理。

通俗地說,成熟的人有一套方法能對自己的個人感受進行對話,因而能產出不同的情緒,最終讓自己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

作者簡介:

劍聖喵大師:高校心理學教師,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青年學術帶頭人,省心理指導委員會理事,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

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迄今為止,我在吃遍的所有館子,醃肉叔是唯一拿捏好醃肉既不鹹又能有味道的人。

五年前,醃肉叔曾經在外地經營了一家很大的餐廳,生意一度火爆,蓋過了周圍許多酒店和老牌飯館。

但有一天,網上突然出現匿名帖子,說他的醃肉好,是用福馬林泡的。

之後有人路過餐廳就指指點點,他受不了這種侮辱,就和人對罵,甚至有一次拿著鐵鍋就沖出去了。

有個老太太不知道什麼原因,來餐廳吃完飯菜就昏迷了,一起來的人連忙說是飯菜中毒,讓他負責。

醃肉叔當然不願意了,他面對這樣的誣陷。當場就給了老太一腳,老太立馬就不昏迷了。雖然騙局是被揭穿了,可是好事者拍下了照片,說他欺負老太,毆打顧客。接著又發到網上,一下子輿論譁然。

醃肉叔請來衛生部門檢驗,結果當然是衛生情況沒有問題,可是攻擊他的人完全不提老太詐騙的事,就抓著他毆打老人這一條不放,他百口莫辯。

最終他搬離了那個地方,賣掉了投入無數心血的餐廳,全家來到了一個沒人認識他們的異地,膽戰心驚了幾年後,終於鼓起勇氣重操舊業。

醃肉叔和我分享了他的思維轉變。

“原本我認為自己是無辜的,我很氣憤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對我,所以我才給了那老太一腳。曾經我也為自己教訓了騙子感到驕傲,而如今這幾年的艱難,讓我覺得代價實在太大了。”

其實他想過,那時他還有別的選擇。

他可以堅持報警,事後派出所民警也告訴他,這家人犯事也不止一次,估計員警來之前,他們就跑了。

在任何一次衝突中,先別急著當受害者,因為受害者往往會成為殉道者,不如先定義自己為參與者,這樣你可以少點迫不得已、少點冠冕堂皇,為理性情緒讓出一條道,找到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我無數次強調的話,年輕人愛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其次,“大反派”思想也很害我們。

醃肉叔冷靜下來這幾年,通過一些方法瞭解到,當年匿名造謠,煽動攻擊他的人,可能是他的競爭對手。有人看到總在他餐廳鬧事的一夥年輕人,經常在另外一家餐廳裡享受免單。

而他當年沒有詳細瞭解此事,把所有目光盯著那些好事的吃瓜群眾,大罵他們“砍腦殼的”,虛構了他們的邪惡目的“就是想我死”。

這種心理暗示嚴重忽略了矛盾的中心部分,還放縱了自己做出“傻瓜式選擇”,拿著鍋追打吃瓜群眾,引來更多路人謾駡。

請記住,生活中你不是個英雄,別人也不是惡棍。

“程式師自殺”一事中,翟欣欣的代理律師之所以被網友唾駡,就是不明白這點。他的行為沒錯,任何人都有被辯護的權利。他應該把精力用在趁早立案,用法律手段澄清事實。而不是發公開函威脅網友,並在網上和人撕逼,這樣只會越沒有人支持他。

為什麼我們想要珍惜自己得來不易的一切,卻總是讓我們的脾氣毀掉。因為我們總是這麼告訴自己:

我是無辜的,他們都是一群大壞蛋,我沒有別的辦法,所以我不得不那麼做。

世事本無好壞,皆因思想使然。你的情緒只能是你自己製造的,任何人都無法讓你陷入絕望,除非你自己放棄掙扎。

03

成熟的人,懂得與情緒為友,他並不是克制了情緒,而是懂得和情緒對話。

當處於情緒即將噴湧而出,讓我做出衝動決定時,我會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當初我做點什麼,可以避免今天的困境?

我並不是自責,而是人有喜歡給自己推脫責任的心理慣性,會讓自己陷入“受害者”“大反派”,憤怒、悲傷、自我憐憫會接踵而至,這會不利於我思考問題的最優解。

對方的真實願望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即你必須明白,你的資源是有限的,你必須集中力量解決威脅你重大利益的人。充分考慮了這個,才能想清楚,你有沒有餘力去懲罰語言冒犯等睚眥之仇。

我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活著,並活的更好。這個問題只有唯一答案,但必須得無數次反思。

那我現在該怎麼做?

我有個朋友常被人說“運氣好”,他告訴我:這個世上根本沒有運氣這回事,當情緒不再遮住大腦思考時,人的某個大腦區域會高速分析你當前的處境,在你意識不到的情況下,讓你做出正確選擇,把因果導向最利於你的狀況。

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所謂:“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也是這個道理。

通俗地說,成熟的人有一套方法能對自己的個人感受進行對話,因而能產出不同的情緒,最終讓自己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

作者簡介:

劍聖喵大師:高校心理學教師,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青年學術帶頭人,省心理指導委員會理事,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

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