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即是北大學子 又是航空軍人 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最近北大報導了北京大學的“特殊人物”他們即是學生, 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的軍人。 文章報導了空飛班的三位同學:15級毛展, 16級朱梟以及17級李思旗, 將帶大家走近這群略帶神秘色彩的學子&軍人的雙重生活。

2012年, 北京大學招收首批空軍飛行國防生, 13年改為聯合培養“雙學籍”飛行員。 目前2012級25名學員已經順利畢業, 10人在飛, 其中8人飛殲擊機, 2人飛直升機。 2013級24名學員, 初級教練機畢業16人, 成材率達67%。 2014級21人今年7月中旬轉入空軍航空大學學習航空理論, 年底進入飛行訓練階段。 現有2015級16人, 2016級13人, 2017級15人在北大學習。

學習為主, 鬆緊適度

空飛班的生活像軍隊一樣, 有著嚴明的紀律。 天色微明, 甜蜜的夢網還籠罩著校園, 五四操場便已傳來空飛學員嘹亮的口號聲;傍晚, 人影散亂, 他們卻已經全體集合, 開始總結一天的生活。 每週固定的時間出早操和體能訓練, 每晚11點準時熄燈, 日子過得緊張而有規律。

內務嚴整

在“雙學籍”的培養模式下, 空飛班的學員們要在三年內完成專業課——航空科學與技術的學習, 第四年則是在空軍航空大學學習航空理論, 進行飛行訓練。 3年修完130學分, 對學員們來講並不困難, 只是每日的素質訓練消耗精力, 在課上容易犯困, “全靠軍人的意志克服”, 幾位同學笑著說, 眼裡卻閃爍著軍人這個身份帶給他們的榮光。

空飛班隸屬於元培學院, 採用導師制和小班授課模式, 目的是在夯實航空航太專業基礎的同時, 進行通識、素質教育, 培養出既能開飛機又能造飛機的綜合型人才。 空飛班的指導員對學員的學習十分重視, “平時在學員的管理上做到鬆緊適宜,

以學習為主, 畢竟在這裡學習是第一位, 他們在這兒的時間很寶貴, 必須要收益最大化。 ”

“我們平時的學習和北大其他學生一樣, 只不過在生活制度上有一些不同, 適應了就沒什麼了”, 空飛班15級毛展輕鬆地說道。 緊張的生活, 對他們大多數人而言, 已習以為常。

學習和文化建設

軍事體能, 盡顯血性

暑假的特訓總讓空飛學員們更快地成長。 固定滾輪和懸梯訓練是第一年的主要項目, 但比起這些, 16級朱梟對那年臨時增加的夜間站崗印象更為深刻:“本來挺興奮, 但一會兒就感到腿特別酸, 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 也不能和另一個站崗的同學說話, 所以就自己看星星、想事情, 看到清潔工3點鐘起來打掃馬路, 挺辛苦的”。 那天夜裡想了什麼, 朱梟並沒有說, 可能是家鄉, 是遠方, 亦或是自己翱翔在藍天的樣子。 在寂靜無人時, 直面澄澈的星空, 直面自己的內心, 空飛學員這個身份獲得了重新的定義。

第二年特訓是野外生存拉練和跳傘訓練, 比起第一年更為專業和嚴格。 一天淩晨,

毛展和戰友們坐上大巴, 來到了淨月潭, 之後便背著20多斤的背囊走了30公里, 將近6個小時才到了紮營處——那是一個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 過上了“十幾天沒有熱水沒有手機沒有網的日子”。

山上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行軍, “後期會看到很多隊伍缺員, (他們)走不了路了。 隊伍中也有一瘸一拐的, 需要戰友攙扶, 很多人腳底下都是血泡。 但行軍300公里, 沒有一個人因為思想問題掉隊。 ”年輕的男孩們一起訓練、生活, 早就成為了一塊鐵板, 不拋棄、不放棄, 困難一起扛。

跳傘是重點, 拉練回來還未歇息, 傘訓便馬不停蹄地開展起來。 離機、跳臺、吊環、操縱幾個主要項目, 一練便是一上午。

回想跳傘當日, 毛展仍然很興奮, 在遼闊的天地間乘傘降落的感受, 怎樣也道不盡,那是混合了緊張、害怕、激動、驕傲多種情緒的獨特體驗。

當時教員為了活躍氣氛,在艙門口為每位即將跳傘的隊員錄視頻。毛展事先並不知道,面對鏡頭,他有些不知所措。獵獵的風灌進來,地面很小,仿佛一隻手便能覆蓋。一股熱血突然湧上心頭,他驕傲地大喊:“我愛祖國的藍天!”然後一躍而出。

從飛機躍出後,窒息感瞬間向他襲來,頭腦一瞬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憑藉訓練的經驗,在心裡默數:“離機一秒鐘,離機兩秒鐘,離機三秒鐘,開傘。”傘打開之後,世界安靜極了。“咚咚”的心跳聲也聽不見了,只有盡收眼底的山河風光和靜靜流淌的時光。

因為訓練扎實、裝備精良,北大空飛班的同學們最終都平安降落。

跳傘時還有一些趣事:運氣不好的同學會在空中遇到上升氣流,如果不會擺脫,便會飄到看不到的地方。曾有一位同學飄啊搖啊,落到了一個老鄉的院子裡,最後還是被自己老鄉騎著摩托送了回來。說到這裡,接受採訪的學員都禁不住地笑了,仿佛又回到了特訓時苦中有樂的日子。

訓練日常

從懵懂嚮往到決心堅守

說起當初報考空飛班的原因,來自三個年級的學員有共同的答案:對藍天的嚮往。

“尤其是空軍招生放空軍宣傳片的時候,感覺軍人很帥,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但他們真正明白藍天的意義,是在體驗飛行的時候。

那時才“有另一個看世界看問題的視角”,朱梟同學說起自己當時的經歷:“第一次帶我飛的師傅是飛行團的參謀長,他讓駕駛把飛機側過來讓我看祖國的山川大地是不是很美,我透過窗戶看,確實很美,而且山川什麼的都變得那麼渺小,覺得再大的事也不是什麼事了,想著以後一定要在祖國的天空飛翔,保護好領空,讓所有的人的生活幸福下去,因為就像很多人說的,我們不是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只是有幸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

關於未來,三位學員都表示,飛翔在祖國的藍天是每個飛行員所期望的,但也要做好分派到一些比較艱苦的地方的思想準備,將來即使不能飛上天在一線作戰,也要在二線發光發熱。17級新學員李思旗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做好眼下的事吧,強訓班長對我說過,未來規劃過於具體,一旦結果不同就會有很大的落差,所以現在還是要做好自己手下的事,提高能力,打好基礎。當然我還是很想開運輸機的。”

9月27日,空軍政治委員于忠福、參謀長麻振軍、政治工作部主任堵遠放、空軍航空大學政治委員薛宏偉一行於國慶日和中秋節前專程來到北大,看望“雙學籍”聯合培養飛行學員,給小夥子們鼓勁,並與學校領導座談。於忠福談到,黨的十八大以後,軍隊改革發展強勁,面臨非常好的機遇。隨著軍隊資訊化目標越來越清晰,空軍和學校方面的合作戰略意義更加突出,雙方在教學模式方面將進行更多探索,使合作之路走得“更新更高更遠”。

採訪最後,指導員向學員們寄語:“你們是飛行學員中的佼佼者,擁有令人豔羨的北大生活,期望你們將來回憶起這段來之不易的燕園時光時,心中無憾。”相信北大的生活加上軍隊的歷練,一批批空飛學員將會成長起來,將年輕的心融進祖國的藍天與山河。

怎樣也道不盡,那是混合了緊張、害怕、激動、驕傲多種情緒的獨特體驗。

當時教員為了活躍氣氛,在艙門口為每位即將跳傘的隊員錄視頻。毛展事先並不知道,面對鏡頭,他有些不知所措。獵獵的風灌進來,地面很小,仿佛一隻手便能覆蓋。一股熱血突然湧上心頭,他驕傲地大喊:“我愛祖國的藍天!”然後一躍而出。

從飛機躍出後,窒息感瞬間向他襲來,頭腦一瞬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憑藉訓練的經驗,在心裡默數:“離機一秒鐘,離機兩秒鐘,離機三秒鐘,開傘。”傘打開之後,世界安靜極了。“咚咚”的心跳聲也聽不見了,只有盡收眼底的山河風光和靜靜流淌的時光。

因為訓練扎實、裝備精良,北大空飛班的同學們最終都平安降落。

跳傘時還有一些趣事:運氣不好的同學會在空中遇到上升氣流,如果不會擺脫,便會飄到看不到的地方。曾有一位同學飄啊搖啊,落到了一個老鄉的院子裡,最後還是被自己老鄉騎著摩托送了回來。說到這裡,接受採訪的學員都禁不住地笑了,仿佛又回到了特訓時苦中有樂的日子。

訓練日常

從懵懂嚮往到決心堅守

說起當初報考空飛班的原因,來自三個年級的學員有共同的答案:對藍天的嚮往。

“尤其是空軍招生放空軍宣傳片的時候,感覺軍人很帥,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但他們真正明白藍天的意義,是在體驗飛行的時候。

那時才“有另一個看世界看問題的視角”,朱梟同學說起自己當時的經歷:“第一次帶我飛的師傅是飛行團的參謀長,他讓駕駛把飛機側過來讓我看祖國的山川大地是不是很美,我透過窗戶看,確實很美,而且山川什麼的都變得那麼渺小,覺得再大的事也不是什麼事了,想著以後一定要在祖國的天空飛翔,保護好領空,讓所有的人的生活幸福下去,因為就像很多人說的,我們不是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只是有幸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

關於未來,三位學員都表示,飛翔在祖國的藍天是每個飛行員所期望的,但也要做好分派到一些比較艱苦的地方的思想準備,將來即使不能飛上天在一線作戰,也要在二線發光發熱。17級新學員李思旗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做好眼下的事吧,強訓班長對我說過,未來規劃過於具體,一旦結果不同就會有很大的落差,所以現在還是要做好自己手下的事,提高能力,打好基礎。當然我還是很想開運輸機的。”

9月27日,空軍政治委員于忠福、參謀長麻振軍、政治工作部主任堵遠放、空軍航空大學政治委員薛宏偉一行於國慶日和中秋節前專程來到北大,看望“雙學籍”聯合培養飛行學員,給小夥子們鼓勁,並與學校領導座談。於忠福談到,黨的十八大以後,軍隊改革發展強勁,面臨非常好的機遇。隨著軍隊資訊化目標越來越清晰,空軍和學校方面的合作戰略意義更加突出,雙方在教學模式方面將進行更多探索,使合作之路走得“更新更高更遠”。

採訪最後,指導員向學員們寄語:“你們是飛行學員中的佼佼者,擁有令人豔羨的北大生活,期望你們將來回憶起這段來之不易的燕園時光時,心中無憾。”相信北大的生活加上軍隊的歷練,一批批空飛學員將會成長起來,將年輕的心融進祖國的藍天與山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