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專家講骨質疏鬆症

【中原經濟網訊】3月29日上午,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醫養結合發展部聯合骨科來到中儲社區舉行專家進社區健康大講堂活動之一百一十六期,骨科二病區唐家斌醫師做了《骨質疏鬆症》專題講座。

骨質疏鬆是指以單位體積內骨量低於正常為特徵的骨骼疾患。 其主要表現為骨質的有機成分生成不足、繼發鈣鹽減少及骨組織的微細結構破壞。 目前有不少學者認為骨質疏鬆的定義應包括骨量的減少與骨強度的降低兩個方面, 單純的骨量減少應稱為骨減少症(osteopenia), 而把骨量減少所導致的骨強度降低稱為骨質疏鬆症。

講座現場, 鄭州市九院唐大夫就骨質疏鬆症的定義、分類、致病因素、病理生理、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預防和治療等方面做了簡要闡述。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和治療

目前尚無有效、安全的方法能使疏鬆的骨骼恢復正常骨量, 已經被壓縮的脊柱椎體亦無法使其恢復原狀。

因此應強調對於骨質疏鬆的預防, 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提高骨量峰值, 所達到的骨量峰值越高, 以後發生骨質疏鬆的機會也就越少。 同時還應減少絕經後和隨增齡而發生的骨量丟失。 對於危險性較大的老年人還應加強教育, 防止因跌跤而導致骨折, 並避免應用影響平衡的藥物。 而對骨質疏鬆患者則應積極治療, 防止骨量進一步丟失並力求恢復骨量, 使其症狀得以緩解。

1.營養補充。 良好的營養是骨骼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條件, 而在絕經後和老年人的營養補充則可減少和防止骨量的丟失。 飲食中應保證足量的鈣、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 某些維生素缺乏狀態如維生素D、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缺乏等可能增加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性,

應加以避免。

2.運動。 力學負荷可使骨量增加。 臨床上常可見到這樣的現象:當人體骨骼被固定制動在一個相對較弱的引力場中一段時間後將會產生廢用性改變, 無論是骨松質的密度還是骨皮質的厚度均明顯減低, 而積極的功能鍛煉則可能使骨密度與骨皮質厚度增加。 因此, 堅持體育鍛煉對於骨量的積累及減少骨量丟失是有益的。

3.藥物。 除上述措施外, 對於高危老年人及已發生骨質疏鬆的患者可酌情選用藥物預防或治療。

(1)性激素:雌激素是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的首選藥物, 並對減少骨折發生具有肯定療效。

(2)降鈣素;降鈣素是一種骨吸收抑制劑,

其作用可能在於抑制前破骨細胞轉化為破骨細胞, 而且可抑制破骨細胞的功能。 降鈣素可預防絕經期前後的骨量丟失, 對高轉換型骨質疏鬆尤其見效。 降鈣素還可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率, 並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3)甲狀旁腺激素:以往認為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是增加破骨細胞的數目和活性並由此促進骨吸收過程, 但目前已發現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上均存在有甲狀旁腺激素的受體, 故認為其作用可能是雙重的。

(4)維生素D:此類藥物可分為以下三類:①生理活性物質及其受體。 ②藥理活性物質。 ③維生素D誘導物質。 (王琳 黃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