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春捂秋凍,但五類人不宜“秋凍”!

人的體溫一般在37攝氏度左右, 體溫太高或太低, 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如今立秋已過, 天氣轉涼, 適當少穿些衣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增強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是“秋凍”並非適宜所有人, 老年人、心腦血管病患者、慢性腎臟病人等特殊群體, 並不適合低溫, “秋凍”於身體無益。

慢性肺病患者

一般情況下, 日照溫度在15℃-20℃時, 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 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 就要及時添衣。 對於有慢性肺病的患者, 切不可“秋凍”。 這類病人, 素體虛弱, 寒邪易乘虛而入, 造成氣管、支氣管等痙攣, 從而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或加重。

 心血管疾病患者

罹患心血管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 這裡主要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 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 中醫認為, 心主血脈, 心系疾病多與機體內的津、血運行不暢相關。 由於津、血“得溫則行, 得寒則凝”, 因此津、血的運行狀態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寒性收引, 寒客血脈, 則氣血凝滯, 血脈攣縮, 心脈失養, 從而引發血壓的波動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發生。

胃腸病患者

對於胃腸病患者, 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性潰瘍等, 還應小心對待秋凍。 如消化性潰瘍患者多呈週期性發作, 尤其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更為突出。 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 都是潰瘍易發季節。 這類患者正氣不足,

衛外防禦功能下降, 很多人平時都手足不溫, 容易感冒。 胃是多氣多血之腑, 寒則收引, 受涼後氣血運行不暢, 則會諸症蜂起, 或吐或泄, 或脹或痛。 所以若遇秋風瑟瑟, 還是應該及時添加衣物的, 不能過分“秋凍”。

關節病患者

“秋凍”要適度, 不能隨便凍, 尤其是對人體重要部位加強保護,

如頭、胸、腹、足、頸、肩、腰、膝關節等。 如患者增添衣服後仍不能緩解, 就應該及時就醫, 查明引起疼痛不適的原因, 儘快治療。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凍”, 一是因為“秋凍”容易感冒。 長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體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 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 所以季節交替、忽冷忽熱時容易感冒。 二是以防患者血管痙攣。 當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氣刺激時, 會發生血管痙攣, 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 而其常合併周圍血管神經病變, 會導致微循環障礙, 容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

(本文來源於陝西科技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