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沒有這些人,就沒有你們的童年

那些創造了我們童年的日本動漫大師到底是怎樣一些神奇的人?

他們產量超高, 忙得要死, 感覺一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 但是活個七八十歲還是很普遍的事。

當然也有少數英年早逝的大師, 比如今敏(《千年女優》)和吉田竜夫(《小蜜蜂尋親記》)都在四十多歲的時候遺憾離開;

他們似乎都貪玩且執拗, “不務正業”幹起了動漫, “廢柴人生”和“動漫大師”的設定只在一線之間;他們當中男性占絕大多數, 唯一的漫畫女泰斗高橋留美子(《犬夜叉》)六十歲卻仍然單身……

繼上期回顧了日本動畫進入中國的歷程後, 這期我們將簡單盤點日本動漫界的重要人物。 每個人都值得寫一本書, 等待你去挖掘。

北山清太郎

1888.3.3-1945.2.13, 動畫製作人

作品:猿蟹合戰(日本最早的動畫之一)

下川凹天, 幸內純一與北山清太郎並稱為日本國產動畫的開山三祖。 其中, 北山清太郎不僅限於製作動畫電影, 對宣傳用動畫及教育動畫也有涉足, 並開設了日本第一家動畫製作所“北山映畫製作所”, 對後來的日本動畫影響在三人中最大。

北山清太郎本是水彩畫家, 而他創作的《猿蟹大戰》本質上是“會動的畫”, 首先在紙上畫出畫面, 然後再進行拍攝, 專業術語被稱為“紙動畫”。 後來, 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 採用固定的背景, 前面的人物或動物單獨畫, 提高了效率, 這被稱為“切紙動畫”。

政岡憲三

1898.10.5-1988.11.23, 動畫製作人

作品:難船物語 第一篇 猿之島;力與世間女子(日本最早的有聲動畫);茶釜音頭(日本第一部完全採用賽璐珞製作的動畫片);蜘蛛與鬱金香(日本戰前及戰中期最優秀的作品)

他是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動畫之父, 是日本賽璐珞動畫和有聲技術的最早推動者。 並且他對後世的影響極其重大。 他的弟子瀨尾光世導演了日本第一部動畫長片“桃太郎——海之神兵”,

他本人也參與了本片的製作。 政岡更於1947年參與建立”“日本動畫株式會社”(簡稱“日動”)。 隨後“日動”改組, 被東映收購, 遂成為後來日本動畫界的中流砥柱“東映動畫株式會社”。

大川博

1896.12.29-1971.08.17, 實業家, 動畫製作者

作品:白蛇傳(1958), 少年猿飛佐助, 西遊記(1960)

1956年創立“東映動畫”, 成為“日本迪士尼”。

藪下泰司

1903.2.1- 1986.7.15,動畫導演

作品: 白蛇傳(1958)

1947年參與創立日本動畫株式會社,開始動畫製作生涯;50年代,東映收購了該公司。進入東映後,他作為導演製作出了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開啟日本動畫新篇章。

手塚治蟲

1928.11.3- 1989.2.9,漫畫家,動畫製作人

作品: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火之鳥

在製作動畫之前,50年代他已經是聲名遠揚的漫畫家。早期他曾與東映合作,因為理念相左而不歡而散,出來單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蟲製作”。

他是日本動漫界殿堂級的人物,主要成就有:第一,將電影分鏡及敘事方法引入漫畫,奠定現代日本漫畫技法基礎;第二,涉獵廣泛類型,啟蒙藤子·不二雄等後代漫畫家;第三,創立輪替制集體創作模式,並採用企業化運營模式管理工作室,奠定現代日本動畫製作體系及商業運作模式;第四,開創了日本有限動畫先河,使日本動畫製作成本遠低於當時美國水準。

高畑勳

1935.10.29- ,動畫製作人

作品:輝夜姬物語,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

知道宮崎駿的人就一定會聽說高畑勳。他原在東映動畫工作,于1968年首次作為動畫監督執導電影作品“太陽王子赫爾斯的大冒險”。彼時,高畑作為上級,已開始了與宮崎駿的合作。1971年,高畑勳離開東映;1984年,和宮崎駿兩人合夥創立了吉蔔力的前身“二馬力”會社;1985年吉蔔力工作室成立,高畑擔任“天空之城”製作人。

高畑勳和宮崎駿的風格相互影響,均注重敘事節奏,具有質樸風格。相比較于宮崎駿,高畑勳選擇的題材更為現實。

松本零士

1938.1.25-,漫畫家

作品:宇宙戰艦大和號,銀河鐵道999,宇宙海盜王哈羅克,1000 年女王

在松本的作品中,總有一些人物(如哈羅克等)多次交叉登場。這一方面是因為松本的不同作品中,背景設置和故事內容存在交叉;其次,也有其刻意構建“同樣的演員出演不同故事”的“明星系統”有關。

宮崎駿

1941.1.5-,動畫製作人

作品:千與千尋,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風之谷,龍貓,側耳傾聽,起風了,哈爾的移動城堡

出於其從小對動畫的熱愛,宮崎駿在22歲時加入東映動畫,開始其動畫製作人的生涯。他1997年在吉蔔力工作室製作完成的“幽靈公主”,使得日本動畫“再也不僅僅是動畫迷的東西”,從而正式進入文化主流。動畫的主題也從曾經的簡單過渡為複雜,繼而發展到“表現文明”、“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等豐富而深層次的問題。

其2001年製作的“千與千尋”,在日本國內打破了“泰坦尼克號”創造的票房收入,也至今保持著日本電影史上的最高票房紀錄(304億日元)。

安彥良和

1947.12.9 -,漫畫家,動畫製作人

作品:大國主,亞裡安,維納斯戰記

1970年,安彥加入蟲製作公司,開始了動畫製作的工作。期間,他親自執導了“亞裡安”和“維納斯戰記”的劇場版動畫改編,同時還擔任了“機動戰士高達”的作畫監督。

他自認為自己的繪畫風格與永井豪更為親近,相反與手塚治蟲的大相徑庭。他漫畫中的人物常保持“S”形(即腹部前伸)的站姿。此性感獨特的站姿獨具一格,成為安彥的一大特色。

安達充

1951.2.9-,漫畫家

作品:最後的冠軍,棒球英豪,幸運四葉草

他前期的繪畫風格偏劇畫,出道後在少女漫畫界發展,後期在體育漫畫上彰顯出吸引人的天分。他的構圖清新淡雅,人物可愛純真,筆觸質樸簡練。

押井守

1951.8.8,動畫導演

作品:福星小子、機動員警、攻殼機動隊

1983年,他導演了日本動畫電影史上第一部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1985年,他指導的“DALLOS”成為針對錄影機這種新媒體的開山之作。除此之外,押井守更導演了一系列家喻戶曉的動畫作品,除“攻殼機動隊”外,還有1981年的“福星小子”等等。

作為1951年生人,押井守所處的一代被稱為“冷漠的一代”。他對自己的世界觀一絲不苟,卻並不對未來一代寄予過多囑託。這他身上的體現就是,不論是具有實用性的作品還是僅僅起到美化作用的細節,他都一絲不苟地對待。

車田正美

1953.12.6-,漫畫家

作品:聖鬥士星矢,風魔小次郎,拳王創世紀,鋼鐵神兵

在日本漫畫界,他早已成為熱血漫的泰斗。“聖鬥士星矢”更將他的影響力推廣至整個東南亞及歐美地區,成為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另外,他對中國動漫發展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中國傳統的漫畫為小人書形式的連環畫。儘管在車田正美之前,“鐵臂阿童木”等新漫畫作品就開始傳入中國,但真正在中國打破連環畫傳統、掀起新漫畫之風的就是車田正美“聖鬥士星矢”的熱播。其風靡一時的作品為中國新漫畫之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鳥山明

1955.4.5-,漫畫家

作品:龍珠,阿拉蕾,勇者鬥惡龍,藍龍

鳥山明開創了文字擬聲等現代漫畫慣用的表現方式。他個人內向卻不失諧謔的性格在其作品中也有充分體現。他常常借用個人生活中的橋段填補故事情節,如在“阿拉蕾”中加入馬西利特博士影射給自己帶來退稿壓力的鳥島和彥編輯;在何山吹綠和琪琪被求婚的橋段中借用了自己求婚時的場景。此外,鳥山對中國、武術電影及超人的喜愛也成就了其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及背景要素。

高橋留美子

1957.10.10-,漫畫家

作品:福星小子,相聚一刻,亂馬1/2,犬夜叉,境界之輪回

日本漫壇的女性泰斗。高橋最初受到赤塚不二夫和藤子不二雄的影響開始畫漫畫,池上遼一則是她最為喜愛和尊敬的漫畫家之一。她的初期畫風較為粗糙,在“福星小子”後漸成一派:不用滿圖式構圖而喜留白,不喜CLAMP式的華麗而好質樸。同時,她也始終堅持自己“不讓讀者不快”的原則,專注地創作的當下作品。

青山剛昌

1963.6.21,漫畫家

作品:魔術快鬥,城市風雲兒,名偵探柯南

年輕時學習的是西洋畫,但出於對漫畫的熱愛,他在23歲以“約定”一作出道成為漫畫家,之後隨著“名偵探柯南”的推出,他的名字與之深深綁定。

他讓人印象深刻的既有他挖坑不止、抓人眼球的編故事能力,也有他與柯南配音高山南之間的情感糾葛,更有他用柯南給不同年齡階層讀者長久以來帶來的陪伴與細水長流的溫暖感動。可以說,青山剛昌賦予了柯南生命,而柯南也成就了青山的威名(小學館漫畫獎),並賦予了青山生活的重心與意義。

渡邊信一郎

1965.5.24-,動畫監督

作品:星際牛仔,混沌武士

青年時受宮崎駿及押井守的動畫作品影響,走上了動畫製作的道路。20歲時初次作為製片助理參與“蒼藍流星”製作。後參與了“星際牛仔(1998)”、“混沌武士(2004)”等作品的製作。

渡邊的個人特色時擅用複雜的影像處理方式。相較於動畫作品的需要,他更多借鑒了大量運用於電影製作的手段,如蒙太奇和光影異化等效果。同時,在敘事風格上,他的作品存在一種滲透了心學理念的獨特意味。不論是故事敘述手法還是故事本身,都教觀眾領會到“世界如何與我無關,我的感受和選擇才更重要”。

CLAMP

1960-70年代出生,漫畫團體

作品:聖傳,魔法騎士,魔卡少女櫻,四月一日靈異事件簿,TSUBASA 翼

CLAMP是由五十嵐寒月、大川七瀨、貓井椿和摩可那四名女性組成的漫畫創作團體,是美少女動漫時代最著名的漫畫創作者之一。四人均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且均出生在日本大阪及京都。如今,四位創作了無數少女漫畫的小姐姐都步入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紀。

她們在漫畫的平面構成上有著突出的創新貢獻。她們的作品被頻繁地翻拍成動畫連續劇,並深受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受眾)的喜愛。她們的描繪風格被冠上“後美形主義”的稱號,從人物到畫面均給人唯美感受。

三石琴乃

1967.12.8 -,聲優

作品:《美少女戰士》月野兔/水兵月,《新世紀福音戰士》葛城美裡,《名偵探柯南”》水無憐奈,《海賊王》波雅.漢庫克

三石琴乃因其為“美少女戰士”中月野兔一角的配音而為大眾所熟知。她不僅在美少女動畫時期成為人氣聲優,更是近幾十年日本動畫產業中代表性的人氣女聲優之一。她在月野兔時代曾掀起一股聲優熱潮,也標誌著新一代聲優熱潮席捲動畫界。自此,聲優熱的最大特點就是聲優的藝人化及偶像化。

僅由於她的支持,GAINAX公司就決定將頗受爭議的作品“倉鼠管家”動畫化。三石在動畫迷中間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虛淵玄

1972.12.20-,劇作家

作品:魔法少女小圓,Fate/Zero,沙耶之歌,Phantom,鬼哭街

虛淵玄行文流暢,擅長心理描寫。此外,他執筆冷峻幽雅,善於營造氣氛。他自稱“愛的鬥士”,認為故事講到底就不會有好結局。可能也因為如此,他的作品難有歡喜結尾。

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主題與“改變世界”有關。“改變世界”在虛淵玄的字典裡與正能量無關,僅僅是角色在故事中對抗生活、對抗世界的一種方式。此外,他24歲時的生病體驗給了他渴望機械身體的願望,也給他“失去社會意義與死人無異”的體會,這些感受都被運用在了他此後的作品當中。

新海誠

1973.2.9-, 動畫導演

作品:星之聲,秒速五釐米,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追逐繁星的孩子,言葉之庭,你的名字

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誠一直都有“壁紙導演”的稱號,言下之意就是,畫面及其精美,每一幀都能做壁紙,但內容…相對薄弱。

《你的名字》可謂新海誠的集大成之作。除了畫面一如既往地延續了高水準“壁紙風”外,內容中既有《秒速5釐米》的小清新愛情,又有《言葉之庭》中對日本古代文化的承襲,更有《追逐繁星的孩子》般宏大的世界觀和哲思。

據悉,新海誠正在醞釀他的下一部作品,又會有怎樣的新嘗試呢?

伊藤潤二

1963.7.31-,漫畫家

作品:富江系列,科學怪人,旋渦,人間失格

伊藤潤二出生於日本岐阜縣,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恐怖漫畫家,其作品均被廣泛取材並翻拍為影視作品。此外,伊藤根據“富江系列”部分,親手改編並拍攝了電影“富夫(2011)”。

在伊藤編織的恐怖故事裡,人物都被描繪成最為貼近真實的樣子:不僅面相普通,而且身材比例也很真實。同時,可怕的故事都始于極其平常普通的氛圍中,這讓觀眾讀者更容易身臨其境,將這一恐怖感受代入日常。好在,伊藤的作品篇幅通常較短,讓人看完有迅速喘息之機。

荒木哲郎

1976.11.5–,動畫監督

作品:死亡筆記,學園默示錄,罪惡王冠,進擊的巨人

其23歲大學畢業後,加入MADHOUSE。此後,荒木作為製作助理參與了“魔卡少女櫻劇場版——被封印的卡片(2000)”等作品。在他30歲的時候,荒木監督製作了2006年的“死亡筆記”動畫系列並獲得認可。

作為年輕一代的動畫製作人,荒木自認喜歡痞子庵野秀明,嚮往富野由悠季(高達之父)。儘管他的動畫製作能力獲得了富野的認可,但他二人在“當下商業成功作品是否具有傳承價值”這一議題上意見不一。

今敏

1963.10.12-2010.8.24,動畫導演

作品: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妄想代理人,紅辣椒

今敏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其電影作品在柏林、東京等諸多電影節均獲殊榮,可惜46歲因胰腺癌英年早逝。

他擅長在作品中描繪出貼近現實的人物,並通過細膩的精神層次描寫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同時,他的作品中常滲透著幻夢與現實間朦朧曖昧的關係,留給人無盡瞎想的空間。

富堅義博

1966.4.27-,漫畫家

作品:幽游白書,全職獵人

富堅的劇情設計精湛且個人特色鮮明,雖作品中體現的畫技不算超一流,但因其突出的綜合實力成為日本殿堂級的漫畫家。

若以“賦比興”來概括漫畫中對人物情緒的傳達方式,富堅就是屬於善用“興”而不用“賦”的一類。這種傳達的方式更接近于東方傳統寫意藝術所重的“傳神”而非“傳形”。這在他的創作呈現上,就漸漸形成一種忠於自我、關注傳達自己認為意蘊中心的個人風格。

北條司

1959.3.5-,漫畫家

作品:城市獵人,貓眼三姐妹,天使心

北條司是極具天賦、少年成名的漫畫家。20歲時的第一部作品就入選第18屆手塚獎,而24歲大學畢業時的“貓眼三姐妹”讓他一舉成名。

他不僅自己的打扮酷似黑幫大佬,自己對槍械的愛好更助長了此種個人特質。他的作品題材不乏對社會暗黑勢利的描寫,人物及故事也大多涉及刑偵內容。

井上雄彥

1967.1.12-,漫畫家

作品:灌籃高手,浪客行,命運強手

中學時喜歡水島新司,後在大三退學,成為北條司助手。23歲時以一個英年早逝的少年球員為原型,創作了“灌籃高手”。該作品在1993年由東映動畫改編為電視動畫。此後,那一頭紅發的籃球少年成為了九零後共同的兒時回憶。

庵野秀明

1960.5.22-,動畫導演

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

庵野自幼受“宇宙戰艦大和號”“高達”“美少女戰士”等系列動畫影響,從高二開始從事業餘動畫製作。第一部動畫電影改編自永井豪的“甜心戰士”。其後參與制作“超時空要塞”與“風之穀”,期間動畫製作風格受宮崎駿影響。逐漸樹立個人風格後,與赤井孝美等四人成立GAINAX公司,並成為首席監督。

庵野秀明是對70後動畫導演影響較大的動畫製作人。他偏愛特攝,且十分擅長描繪機械與爆炸場景。

小畑健

1969.2.11-,漫畫家

作品:棋魂,死亡筆記,食夢者

他的漫畫之路始于高二時期的一次投稿,其後創作出了為世人所熟知的“棋魂”、“死亡筆記”等作品。

小畑健常常會為了畫出讀者想看的精巧細節而煞費苦心。在《死亡筆記》中,他用黑白兩級的光影對比來營造恐怖氛圍,也巧借亮度與高飽和度的色彩推動情節走向高潮。因他出眾的漫畫表現能力,也有不少讀者評價他為畫工最強的漫畫家。

注:此篇為日本動漫大師不完全盤點,篇幅有限,恕不能全都羅列出來。如果還有哪些未被提及的大師曾帶給你幸福的童年,歡迎給時光君留言。

時光網出品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時光網

戳原文連結看本文精彩視頻

鹿晗與關曉彤高調公佈戀情?!

過於直白令人生疑 或想給粉絲“甜蜜暴擊”

成為“日本迪士尼”。

藪下泰司

1903.2.1- 1986.7.15,動畫導演

作品: 白蛇傳(1958)

1947年參與創立日本動畫株式會社,開始動畫製作生涯;50年代,東映收購了該公司。進入東映後,他作為導演製作出了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開啟日本動畫新篇章。

手塚治蟲

1928.11.3- 1989.2.9,漫畫家,動畫製作人

作品: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火之鳥

在製作動畫之前,50年代他已經是聲名遠揚的漫畫家。早期他曾與東映合作,因為理念相左而不歡而散,出來單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蟲製作”。

他是日本動漫界殿堂級的人物,主要成就有:第一,將電影分鏡及敘事方法引入漫畫,奠定現代日本漫畫技法基礎;第二,涉獵廣泛類型,啟蒙藤子·不二雄等後代漫畫家;第三,創立輪替制集體創作模式,並採用企業化運營模式管理工作室,奠定現代日本動畫製作體系及商業運作模式;第四,開創了日本有限動畫先河,使日本動畫製作成本遠低於當時美國水準。

高畑勳

1935.10.29- ,動畫製作人

作品:輝夜姬物語,螢火蟲之墓,魔女宅急便

知道宮崎駿的人就一定會聽說高畑勳。他原在東映動畫工作,于1968年首次作為動畫監督執導電影作品“太陽王子赫爾斯的大冒險”。彼時,高畑作為上級,已開始了與宮崎駿的合作。1971年,高畑勳離開東映;1984年,和宮崎駿兩人合夥創立了吉蔔力的前身“二馬力”會社;1985年吉蔔力工作室成立,高畑擔任“天空之城”製作人。

高畑勳和宮崎駿的風格相互影響,均注重敘事節奏,具有質樸風格。相比較于宮崎駿,高畑勳選擇的題材更為現實。

松本零士

1938.1.25-,漫畫家

作品:宇宙戰艦大和號,銀河鐵道999,宇宙海盜王哈羅克,1000 年女王

在松本的作品中,總有一些人物(如哈羅克等)多次交叉登場。這一方面是因為松本的不同作品中,背景設置和故事內容存在交叉;其次,也有其刻意構建“同樣的演員出演不同故事”的“明星系統”有關。

宮崎駿

1941.1.5-,動畫製作人

作品:千與千尋,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風之谷,龍貓,側耳傾聽,起風了,哈爾的移動城堡

出於其從小對動畫的熱愛,宮崎駿在22歲時加入東映動畫,開始其動畫製作人的生涯。他1997年在吉蔔力工作室製作完成的“幽靈公主”,使得日本動畫“再也不僅僅是動畫迷的東西”,從而正式進入文化主流。動畫的主題也從曾經的簡單過渡為複雜,繼而發展到“表現文明”、“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等豐富而深層次的問題。

其2001年製作的“千與千尋”,在日本國內打破了“泰坦尼克號”創造的票房收入,也至今保持著日本電影史上的最高票房紀錄(304億日元)。

安彥良和

1947.12.9 -,漫畫家,動畫製作人

作品:大國主,亞裡安,維納斯戰記

1970年,安彥加入蟲製作公司,開始了動畫製作的工作。期間,他親自執導了“亞裡安”和“維納斯戰記”的劇場版動畫改編,同時還擔任了“機動戰士高達”的作畫監督。

他自認為自己的繪畫風格與永井豪更為親近,相反與手塚治蟲的大相徑庭。他漫畫中的人物常保持“S”形(即腹部前伸)的站姿。此性感獨特的站姿獨具一格,成為安彥的一大特色。

安達充

1951.2.9-,漫畫家

作品:最後的冠軍,棒球英豪,幸運四葉草

他前期的繪畫風格偏劇畫,出道後在少女漫畫界發展,後期在體育漫畫上彰顯出吸引人的天分。他的構圖清新淡雅,人物可愛純真,筆觸質樸簡練。

押井守

1951.8.8,動畫導演

作品:福星小子、機動員警、攻殼機動隊

1983年,他導演了日本動畫電影史上第一部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1985年,他指導的“DALLOS”成為針對錄影機這種新媒體的開山之作。除此之外,押井守更導演了一系列家喻戶曉的動畫作品,除“攻殼機動隊”外,還有1981年的“福星小子”等等。

作為1951年生人,押井守所處的一代被稱為“冷漠的一代”。他對自己的世界觀一絲不苟,卻並不對未來一代寄予過多囑託。這他身上的體現就是,不論是具有實用性的作品還是僅僅起到美化作用的細節,他都一絲不苟地對待。

車田正美

1953.12.6-,漫畫家

作品:聖鬥士星矢,風魔小次郎,拳王創世紀,鋼鐵神兵

在日本漫畫界,他早已成為熱血漫的泰斗。“聖鬥士星矢”更將他的影響力推廣至整個東南亞及歐美地區,成為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另外,他對中國動漫發展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中國傳統的漫畫為小人書形式的連環畫。儘管在車田正美之前,“鐵臂阿童木”等新漫畫作品就開始傳入中國,但真正在中國打破連環畫傳統、掀起新漫畫之風的就是車田正美“聖鬥士星矢”的熱播。其風靡一時的作品為中國新漫畫之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鳥山明

1955.4.5-,漫畫家

作品:龍珠,阿拉蕾,勇者鬥惡龍,藍龍

鳥山明開創了文字擬聲等現代漫畫慣用的表現方式。他個人內向卻不失諧謔的性格在其作品中也有充分體現。他常常借用個人生活中的橋段填補故事情節,如在“阿拉蕾”中加入馬西利特博士影射給自己帶來退稿壓力的鳥島和彥編輯;在何山吹綠和琪琪被求婚的橋段中借用了自己求婚時的場景。此外,鳥山對中國、武術電影及超人的喜愛也成就了其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及背景要素。

高橋留美子

1957.10.10-,漫畫家

作品:福星小子,相聚一刻,亂馬1/2,犬夜叉,境界之輪回

日本漫壇的女性泰斗。高橋最初受到赤塚不二夫和藤子不二雄的影響開始畫漫畫,池上遼一則是她最為喜愛和尊敬的漫畫家之一。她的初期畫風較為粗糙,在“福星小子”後漸成一派:不用滿圖式構圖而喜留白,不喜CLAMP式的華麗而好質樸。同時,她也始終堅持自己“不讓讀者不快”的原則,專注地創作的當下作品。

青山剛昌

1963.6.21,漫畫家

作品:魔術快鬥,城市風雲兒,名偵探柯南

年輕時學習的是西洋畫,但出於對漫畫的熱愛,他在23歲以“約定”一作出道成為漫畫家,之後隨著“名偵探柯南”的推出,他的名字與之深深綁定。

他讓人印象深刻的既有他挖坑不止、抓人眼球的編故事能力,也有他與柯南配音高山南之間的情感糾葛,更有他用柯南給不同年齡階層讀者長久以來帶來的陪伴與細水長流的溫暖感動。可以說,青山剛昌賦予了柯南生命,而柯南也成就了青山的威名(小學館漫畫獎),並賦予了青山生活的重心與意義。

渡邊信一郎

1965.5.24-,動畫監督

作品:星際牛仔,混沌武士

青年時受宮崎駿及押井守的動畫作品影響,走上了動畫製作的道路。20歲時初次作為製片助理參與“蒼藍流星”製作。後參與了“星際牛仔(1998)”、“混沌武士(2004)”等作品的製作。

渡邊的個人特色時擅用複雜的影像處理方式。相較於動畫作品的需要,他更多借鑒了大量運用於電影製作的手段,如蒙太奇和光影異化等效果。同時,在敘事風格上,他的作品存在一種滲透了心學理念的獨特意味。不論是故事敘述手法還是故事本身,都教觀眾領會到“世界如何與我無關,我的感受和選擇才更重要”。

CLAMP

1960-70年代出生,漫畫團體

作品:聖傳,魔法騎士,魔卡少女櫻,四月一日靈異事件簿,TSUBASA 翼

CLAMP是由五十嵐寒月、大川七瀨、貓井椿和摩可那四名女性組成的漫畫創作團體,是美少女動漫時代最著名的漫畫創作者之一。四人均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且均出生在日本大阪及京都。如今,四位創作了無數少女漫畫的小姐姐都步入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紀。

她們在漫畫的平面構成上有著突出的創新貢獻。她們的作品被頻繁地翻拍成動畫連續劇,並深受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受眾)的喜愛。她們的描繪風格被冠上“後美形主義”的稱號,從人物到畫面均給人唯美感受。

三石琴乃

1967.12.8 -,聲優

作品:《美少女戰士》月野兔/水兵月,《新世紀福音戰士》葛城美裡,《名偵探柯南”》水無憐奈,《海賊王》波雅.漢庫克

三石琴乃因其為“美少女戰士”中月野兔一角的配音而為大眾所熟知。她不僅在美少女動畫時期成為人氣聲優,更是近幾十年日本動畫產業中代表性的人氣女聲優之一。她在月野兔時代曾掀起一股聲優熱潮,也標誌著新一代聲優熱潮席捲動畫界。自此,聲優熱的最大特點就是聲優的藝人化及偶像化。

僅由於她的支持,GAINAX公司就決定將頗受爭議的作品“倉鼠管家”動畫化。三石在動畫迷中間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虛淵玄

1972.12.20-,劇作家

作品:魔法少女小圓,Fate/Zero,沙耶之歌,Phantom,鬼哭街

虛淵玄行文流暢,擅長心理描寫。此外,他執筆冷峻幽雅,善於營造氣氛。他自稱“愛的鬥士”,認為故事講到底就不會有好結局。可能也因為如此,他的作品難有歡喜結尾。

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主題與“改變世界”有關。“改變世界”在虛淵玄的字典裡與正能量無關,僅僅是角色在故事中對抗生活、對抗世界的一種方式。此外,他24歲時的生病體驗給了他渴望機械身體的願望,也給他“失去社會意義與死人無異”的體會,這些感受都被運用在了他此後的作品當中。

新海誠

1973.2.9-, 動畫導演

作品:星之聲,秒速五釐米,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追逐繁星的孩子,言葉之庭,你的名字

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誠一直都有“壁紙導演”的稱號,言下之意就是,畫面及其精美,每一幀都能做壁紙,但內容…相對薄弱。

《你的名字》可謂新海誠的集大成之作。除了畫面一如既往地延續了高水準“壁紙風”外,內容中既有《秒速5釐米》的小清新愛情,又有《言葉之庭》中對日本古代文化的承襲,更有《追逐繁星的孩子》般宏大的世界觀和哲思。

據悉,新海誠正在醞釀他的下一部作品,又會有怎樣的新嘗試呢?

伊藤潤二

1963.7.31-,漫畫家

作品:富江系列,科學怪人,旋渦,人間失格

伊藤潤二出生於日本岐阜縣,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恐怖漫畫家,其作品均被廣泛取材並翻拍為影視作品。此外,伊藤根據“富江系列”部分,親手改編並拍攝了電影“富夫(2011)”。

在伊藤編織的恐怖故事裡,人物都被描繪成最為貼近真實的樣子:不僅面相普通,而且身材比例也很真實。同時,可怕的故事都始于極其平常普通的氛圍中,這讓觀眾讀者更容易身臨其境,將這一恐怖感受代入日常。好在,伊藤的作品篇幅通常較短,讓人看完有迅速喘息之機。

荒木哲郎

1976.11.5–,動畫監督

作品:死亡筆記,學園默示錄,罪惡王冠,進擊的巨人

其23歲大學畢業後,加入MADHOUSE。此後,荒木作為製作助理參與了“魔卡少女櫻劇場版——被封印的卡片(2000)”等作品。在他30歲的時候,荒木監督製作了2006年的“死亡筆記”動畫系列並獲得認可。

作為年輕一代的動畫製作人,荒木自認喜歡痞子庵野秀明,嚮往富野由悠季(高達之父)。儘管他的動畫製作能力獲得了富野的認可,但他二人在“當下商業成功作品是否具有傳承價值”這一議題上意見不一。

今敏

1963.10.12-2010.8.24,動畫導演

作品: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妄想代理人,紅辣椒

今敏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其電影作品在柏林、東京等諸多電影節均獲殊榮,可惜46歲因胰腺癌英年早逝。

他擅長在作品中描繪出貼近現實的人物,並通過細膩的精神層次描寫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同時,他的作品中常滲透著幻夢與現實間朦朧曖昧的關係,留給人無盡瞎想的空間。

富堅義博

1966.4.27-,漫畫家

作品:幽游白書,全職獵人

富堅的劇情設計精湛且個人特色鮮明,雖作品中體現的畫技不算超一流,但因其突出的綜合實力成為日本殿堂級的漫畫家。

若以“賦比興”來概括漫畫中對人物情緒的傳達方式,富堅就是屬於善用“興”而不用“賦”的一類。這種傳達的方式更接近于東方傳統寫意藝術所重的“傳神”而非“傳形”。這在他的創作呈現上,就漸漸形成一種忠於自我、關注傳達自己認為意蘊中心的個人風格。

北條司

1959.3.5-,漫畫家

作品:城市獵人,貓眼三姐妹,天使心

北條司是極具天賦、少年成名的漫畫家。20歲時的第一部作品就入選第18屆手塚獎,而24歲大學畢業時的“貓眼三姐妹”讓他一舉成名。

他不僅自己的打扮酷似黑幫大佬,自己對槍械的愛好更助長了此種個人特質。他的作品題材不乏對社會暗黑勢利的描寫,人物及故事也大多涉及刑偵內容。

井上雄彥

1967.1.12-,漫畫家

作品:灌籃高手,浪客行,命運強手

中學時喜歡水島新司,後在大三退學,成為北條司助手。23歲時以一個英年早逝的少年球員為原型,創作了“灌籃高手”。該作品在1993年由東映動畫改編為電視動畫。此後,那一頭紅發的籃球少年成為了九零後共同的兒時回憶。

庵野秀明

1960.5.22-,動畫導演

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

庵野自幼受“宇宙戰艦大和號”“高達”“美少女戰士”等系列動畫影響,從高二開始從事業餘動畫製作。第一部動畫電影改編自永井豪的“甜心戰士”。其後參與制作“超時空要塞”與“風之穀”,期間動畫製作風格受宮崎駿影響。逐漸樹立個人風格後,與赤井孝美等四人成立GAINAX公司,並成為首席監督。

庵野秀明是對70後動畫導演影響較大的動畫製作人。他偏愛特攝,且十分擅長描繪機械與爆炸場景。

小畑健

1969.2.11-,漫畫家

作品:棋魂,死亡筆記,食夢者

他的漫畫之路始于高二時期的一次投稿,其後創作出了為世人所熟知的“棋魂”、“死亡筆記”等作品。

小畑健常常會為了畫出讀者想看的精巧細節而煞費苦心。在《死亡筆記》中,他用黑白兩級的光影對比來營造恐怖氛圍,也巧借亮度與高飽和度的色彩推動情節走向高潮。因他出眾的漫畫表現能力,也有不少讀者評價他為畫工最強的漫畫家。

注:此篇為日本動漫大師不完全盤點,篇幅有限,恕不能全都羅列出來。如果還有哪些未被提及的大師曾帶給你幸福的童年,歡迎給時光君留言。

時光網出品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時光網

戳原文連結看本文精彩視頻

鹿晗與關曉彤高調公佈戀情?!

過於直白令人生疑 或想給粉絲“甜蜜暴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