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重啟》,IP帝國創始人有話說

天馬行空且冷靜犀利, 幽默隨意卻又直擊要害, 在南派三叔身上, 你能看到一個作家與生俱來的敏感和浪漫主義, 也能窺見一個商人的敏銳精明。 在他身後, 一個超級IP帝國正在悄悄崛起。

2017年6月5日對於《盜墓筆記》的粉絲們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在這一天, 《盜墓筆記重啟》開更, 吳邪從南京儲物櫃開始了新的歷險。 9月中旬, 另一大IP《沙海》官宣, 南派三叔從來沒有停止他的步伐。

作家是我唯一的人設

《盜墓筆記》的老粉一下子被炸了出來, 紛紛跑到公眾號下留言感歎“有生之年”。 有人說:《盜墓筆記》隨便寫, 只求張起靈人設不崩。 南派三叔卻只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人設是什麼……

《盜墓筆記重啟》來源於南派三叔那些不斷產生卻一直沒能落筆的靈感。 他的靈感源源不斷卻又覺得自己寫得太慢, 有一段時間還專門辦了一個叫“南派小說”的堂會, 借粉絲之手讓靈感化作文字。

不過他終究還是決定親自動筆, 按他的話說, 身兼數職久了, 只有寫作能給他最大的快感。

《盜墓筆記重啟》的主題相較於前幾部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尋找、懸疑、探險將盜墓取而代之, 成為小說的核心。 從某種意義上看, 這也未嘗不是南派三叔自我蛻變甚至渴望改變現狀的縮影。

靠作家身份出道走紅後, 南派三叔的角色越來越多:編劇、投資人、IP運營者……有人將他看作IP運營領域的開拓者, 也有人質疑他失掉作家的本心, 甚至有人視他重啟《盜墓筆記》為一種“返璞歸真”的表現。 聽到這個, 南派三叔搖了搖頭:“我不敢用任何詞來給自己做人設……我唯一想保留的是作家這個人設。 ”

南派三叔原本以為自己會喜歡當一個商人, 可現在才發覺他這輩子只能當作家。 “因為當商人沒有快感, 寫作是只要你坐下來寫, 就馬上能獲得快感。 ”

兼職作家和自己作品的IP運營者是件辛苦的差事, 這也是南派三叔當初打算開辦南派泛娛的主要原因。 作為創作者, 他需要成熟的法務、財務團隊維護基本權益;隨著投資的不斷湧入, 作為IP運營者, 他更需要一支專業又充滿激情的隊伍為《盜墓筆記》這個超級IP開疆拓土。

南派三叔坦言自己最開始開辦公司的目的是想實現“想寫什麼就能寫什麼”, 不過真正成了老闆, 才發現經商遠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本以為可以變得輕鬆的工作, 因為載著更多人的夢想、承著四面八方而來的壓力而變得越發沉重。

“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完全寫出那種根本不能賣的東西。 我覺得所有的作家一開始的想法都是能寫出暢銷書, 但是最終都是想寫一些不能賣的、只有小部分人能看懂的東西。 希望有一天我能夠肆意地去創作。 ”

南派三叔計畫明年年底實現這個目標, 他說自己現在最想寫的是一部冥想式作品, 內容大概是一個人生活在空無一物的世界中, 要做的只有無止境的思考和冥想。 這聽起來有點熟悉, 違反創作邏輯似乎也是《盜墓筆記》的鮮明特徵之一, 逆流而上的事兒, 他向來偏愛。

超級IP永生不死

在一切內容皆IP的時代, 這個互聯網的新興物種以排山倒海之勢闖入人們的視野,各方資本從蠢蠢欲動到如今大刀闊斧地投錢,不過只用了幾年的時間。說起來興起於美國動漫行業的IP概念原本也不過誕生了20多年,卻在如今迸發出強大的活力與價值。

在IP生態表面的繁榮下,是超級IP數量的急劇減少。南派三叔自己也給超級IP下了定義,在他看來能夠自帶兩千萬用戶的IP才稱得上超級IP,而真正的超級IP擁有無限的可發掘空間。

目前市場上湧現的出的超級IP只呈現出冰山一角,運營者在某段時間內往往只能開發其中的一部分,因為它的可衍生範圍過於廣闊。而跨媒介內容運營使平臺使用者跟IP用戶產生重疊,隨即帶來放大效應,這也是超級IP巨大商業價值的投映。

“它的生命力肯定比你旺盛,你是一個寫作者,慢慢油盡燈枯,但他們是可以自我生長的,這是一個沒有盡頭的世界。”

迪士尼和漫威都是超級IP的代表,前者已經成為業界標杆,成功將旗下動畫人物打造成一個個時尚符號;後者雖晚了幾十年出現,卻也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和粉絲效應。孫悟空這個幾百年前誕生的人物就足以證明IP的生命無法被時間限定,有了與當代價值觀的融合,再以當代的視角進行創作,孫悟空就永遠不會是一隻已經作古的猴子。一個IP的自我生長就像是可保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有生長,超級IP就能永生不死。

《盜墓筆記》系列除了南派三叔團隊參與制作的影視劇,也衍生出了手遊、話劇等產品。不過在這些相對陌生的領域,南派三叔表示並不想介入太深,他的團隊會為這些衍生產品提供原始素材和靈感而不是直接介入製作。他自嘲自己去做話劇會是一個災難,不過也強調了故事靈魂的不可替代。情節大可交給話劇團隊進行改編,但它的世界觀必須與《盜墓筆記》吻合,南派三叔將其形容成“一種精細的儀式感”,大抵是姿態萬千,魂在,形亦未亡。

IP的生長也離不開粉絲的參與,這在IP誕生之初可能不太明顯,但隨著IP不斷壯大,創作者的控制會越來越弱,而粉絲的奇思妙想卻能為其煥發新的生機。

“我的粉絲慢慢長大了,他們未來能比我做的更好。”南派三叔說這話時頗有種老懷欣慰的意味,現在,他的團隊裡百分之八十的成員都是《盜墓筆記》的書粉。他們熟讀原著且熱愛每一個人物,因此能夠自發地監督整個執行過程,這使得溝通成本大大下降,南派三叔也坦言,近一兩個月來,“粉絲員工”的加入真的讓他頓感輕鬆。

IP生態的青春期

野蠻生長這個用詞並不誇張。

作為《盜墓筆記》這一超級IP的締造者,南派三叔認為野蠻生長一定是惡性的,但是野蠻生長也是必須的。“之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歡迎野蠻生長,是因為野蠻生長類似於青春期的躁動,雖然會帶來不少麻煩,卻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南派三叔也對這一狀況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把IP的表現體系從文字和圖像直接變成影視作品和遊戲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發展方式,而這在國外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因為現在我們是狂躁期,所以掐的太狠了,慢慢等到整個體系健全之後,特別是作家經紀這個體系健全了之後,很多東西就會明朗起來。”

一個強勢的品控官

《七十二層奇樓》讓南派三叔初嘗綜藝節目編劇的滋味。聊起這個,他開玩笑說覺得自己被騙了。綜藝節目的編劇更像一個遊戲策劃者,現場的隨機應變遠遠比劇本有用,這讓一向擅長寫故事的南派三叔頓覺自己沒了用武之地。

他承認這是自己的控制欲作祟,作為創作者,他可以肆意在稿紙上揮斥方遒,想什麼就寫什麼;做綜藝節目的編劇,他也想控制,可參演者又不是他筆下的盜墓賊,因此最終的節目效果往往與預期差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也基本上很難實現。

不過在自己的作品裡,南派三叔可以安心讓自己的控制欲發酵。作為作家,他或許足夠老練成功,但在影視行業,他也只是個三十多歲的新人。對於這個領域的探索,除了留心學習,靠的還是他“厚顏無恥扒在那”一部戲一部戲跟下來。

在南派三叔看來,想要守住IP的品質,除了不計成本地使用電影團隊,大概就只剩靠原作者的那麼一點控制力了。“因為盜墓筆記是反直覺的一個作品,我的創作理念叫做不順拐,它是逆拐的。我一定讓你做的最難受,我一定讓你做的最不舒服,這樣才會出好的戲劇效果。”

這種強迫症般反復死磕的方式顯然有悖於傳統影視創作追求流暢的精神,但南派三叔願意用這個不太討好甚至有些笨拙的方法維護每一部作品的品質。強勢也好,較真也罷,結果總歸是令人滿意的。

這個互聯網的新興物種以排山倒海之勢闖入人們的視野,各方資本從蠢蠢欲動到如今大刀闊斧地投錢,不過只用了幾年的時間。說起來興起於美國動漫行業的IP概念原本也不過誕生了20多年,卻在如今迸發出強大的活力與價值。

在IP生態表面的繁榮下,是超級IP數量的急劇減少。南派三叔自己也給超級IP下了定義,在他看來能夠自帶兩千萬用戶的IP才稱得上超級IP,而真正的超級IP擁有無限的可發掘空間。

目前市場上湧現的出的超級IP只呈現出冰山一角,運營者在某段時間內往往只能開發其中的一部分,因為它的可衍生範圍過於廣闊。而跨媒介內容運營使平臺使用者跟IP用戶產生重疊,隨即帶來放大效應,這也是超級IP巨大商業價值的投映。

“它的生命力肯定比你旺盛,你是一個寫作者,慢慢油盡燈枯,但他們是可以自我生長的,這是一個沒有盡頭的世界。”

迪士尼和漫威都是超級IP的代表,前者已經成為業界標杆,成功將旗下動畫人物打造成一個個時尚符號;後者雖晚了幾十年出現,卻也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和粉絲效應。孫悟空這個幾百年前誕生的人物就足以證明IP的生命無法被時間限定,有了與當代價值觀的融合,再以當代的視角進行創作,孫悟空就永遠不會是一隻已經作古的猴子。一個IP的自我生長就像是可保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有生長,超級IP就能永生不死。

《盜墓筆記》系列除了南派三叔團隊參與制作的影視劇,也衍生出了手遊、話劇等產品。不過在這些相對陌生的領域,南派三叔表示並不想介入太深,他的團隊會為這些衍生產品提供原始素材和靈感而不是直接介入製作。他自嘲自己去做話劇會是一個災難,不過也強調了故事靈魂的不可替代。情節大可交給話劇團隊進行改編,但它的世界觀必須與《盜墓筆記》吻合,南派三叔將其形容成“一種精細的儀式感”,大抵是姿態萬千,魂在,形亦未亡。

IP的生長也離不開粉絲的參與,這在IP誕生之初可能不太明顯,但隨著IP不斷壯大,創作者的控制會越來越弱,而粉絲的奇思妙想卻能為其煥發新的生機。

“我的粉絲慢慢長大了,他們未來能比我做的更好。”南派三叔說這話時頗有種老懷欣慰的意味,現在,他的團隊裡百分之八十的成員都是《盜墓筆記》的書粉。他們熟讀原著且熱愛每一個人物,因此能夠自發地監督整個執行過程,這使得溝通成本大大下降,南派三叔也坦言,近一兩個月來,“粉絲員工”的加入真的讓他頓感輕鬆。

IP生態的青春期

野蠻生長這個用詞並不誇張。

作為《盜墓筆記》這一超級IP的締造者,南派三叔認為野蠻生長一定是惡性的,但是野蠻生長也是必須的。“之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歡迎野蠻生長,是因為野蠻生長類似於青春期的躁動,雖然會帶來不少麻煩,卻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南派三叔也對這一狀況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把IP的表現體系從文字和圖像直接變成影視作品和遊戲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發展方式,而這在國外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因為現在我們是狂躁期,所以掐的太狠了,慢慢等到整個體系健全之後,特別是作家經紀這個體系健全了之後,很多東西就會明朗起來。”

一個強勢的品控官

《七十二層奇樓》讓南派三叔初嘗綜藝節目編劇的滋味。聊起這個,他開玩笑說覺得自己被騙了。綜藝節目的編劇更像一個遊戲策劃者,現場的隨機應變遠遠比劇本有用,這讓一向擅長寫故事的南派三叔頓覺自己沒了用武之地。

他承認這是自己的控制欲作祟,作為創作者,他可以肆意在稿紙上揮斥方遒,想什麼就寫什麼;做綜藝節目的編劇,他也想控制,可參演者又不是他筆下的盜墓賊,因此最終的節目效果往往與預期差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也基本上很難實現。

不過在自己的作品裡,南派三叔可以安心讓自己的控制欲發酵。作為作家,他或許足夠老練成功,但在影視行業,他也只是個三十多歲的新人。對於這個領域的探索,除了留心學習,靠的還是他“厚顏無恥扒在那”一部戲一部戲跟下來。

在南派三叔看來,想要守住IP的品質,除了不計成本地使用電影團隊,大概就只剩靠原作者的那麼一點控制力了。“因為盜墓筆記是反直覺的一個作品,我的創作理念叫做不順拐,它是逆拐的。我一定讓你做的最難受,我一定讓你做的最不舒服,這樣才會出好的戲劇效果。”

這種強迫症般反復死磕的方式顯然有悖於傳統影視創作追求流暢的精神,但南派三叔願意用這個不太討好甚至有些笨拙的方法維護每一部作品的品質。強勢也好,較真也罷,結果總歸是令人滿意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