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笑笑媽的女兒總是要吃零食不給就哭,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吃零食?

案例:

老師, 我的女兒2歲了, 當看到有小朋友在吃零食時, 她也會吵著要, 如果不滿足她, 就一直哭。 我認為吃零食對孩子健康有影響, 但又沒辦法打消她對零食的欲望, 很為難, 該怎麼辦呢?

——笑笑媽

分歧:

孩子吃零食, 到底該不該杜絕?大家觀點不同。

有的家長認為:“零食五花八門根本杜絕不了, 可以允許孩子吃一些零食, 但要科學的選擇, 並控制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段和數量。 ”

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吃任何零食,

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並囑咐幼稚園老師也不要給孩子吃零食。 ”

調查:

一項針對國內9個城市, 近2萬名6至12歲兒童的調查報告顯示, 1/10的兒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劑零食3次以上, 6%的兒童每天飲用飲料3瓶以上(不包括礦泉水和自製茶水)。 此外, 6%的兒童每天食用速食麵, 9%的兒童每天食用薯片, 10%的兒童每天食用蜜餞和奶茶, 11%的兒童每天食用果凍和火腿腸, 15%的兒童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餅乾。 而在夏天, 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兒童更是高達26%。

有心理學專家做過多年觀察研究, 發現吃零食的孩子更快樂, 包容度也更高, 也更容易交到朋友, 反而吃得越“健康”的孩子越不快樂。

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容易成為執念,

孩子在學會“聽話”之前, 是不會自願採取“服從”行為的, 在願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 他們不僅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情緒, 還有可能直接行動, 搶小朋友的零食。

孩子對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 不會鬧著非吃不可。 那麼, 為什麼孩子會對這些“美味食品”產生強烈渴望呢?這和家長的行為不當有關, 孩子的飲食習慣是長期形成的, 讓孩子見不到、接觸不到這類垃圾食品是家長的責任。

解決方案:

有時候, 孩子的願望具有不合理性、不健康性、甚至危險性。 家庭教育難處, 就在於如何保護孩子健康和避免親子衝突的前提下, 學會化解孩子的情緒。

首先, 家長應該慢慢地幫孩子減量和減少進食次數;其次,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讓孩子去玩遊戲或者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第三, 和孩子約好吃零食的固定時間和數量;其四, 買零食時, 要注意配料成分, 不要選購垃圾食品或者添加劑過多的零食。 文/彭冬梅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