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脫口而出的這些話,等於持刀殺害你的孩子!

如今, 有一種暴力, 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 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 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那便是語言暴力。 這種暴力比起外表的傷痕來說更為嚴重和可怕。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 從這便可以看出, 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可以給人帶來支援、安慰、祝福, 也可以給人帶去傷害、破裂和毀滅。 每個人要多多留意自己的言語, 即便在生氣發怒時。

心理學家庫利關於自我的定義:“對每個人來說, 他人都是一面鏡子, 個人通過社會交往瞭解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從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這個定義表明, 他人的看法決定了一個人的自我感知, 雖然他人的看法也是在經過自己的加工之後形成的。

許多撫養者在生氣時, 會使用帶有侮辱性的語言, 這會對一個人的自我感知造成負面影響。 有的奶奶對孩子的評價:“你這個人怎麼這麼陰陽怪氣,

死氣沉沉的!”;“你有什麼用!找個東西找不到, 你是不是眼瞎!” 這兩句話中能看到奶奶對孩子的定義:陰陽怪氣、沒有用。

長輩極其容易犯一種以偏概全的錯誤, 把孩子某個行為方面的缺點放大到整個自我,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但長輩這種以偏概全的定義會被孩子內化, 內在的批評聲音隨時都會活化。 比如, 每當失敗時, 這種批評聲音便會成為一種思維反芻式的喋喋不休:“你沒用、你永遠做不好、你去死了算了”。

在父母教育或批評孩子時, 重要的原則是就事論事:指出孩子某方面存在的問題, 並開展討論, 或提供建議, 引導孩子去改變。 如果劈頭蓋臉地把一個帽子蓋下去, 扔給孩子一種負面的自我定義, 那麼便會導致自卑感的加劇。

不幸的是, 小編也是一個從小在語言暴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每當看到網上關於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的話題。 我的心裡很久不能平靜。 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我變成了那個既委屈又無助的孩子。 那個因為打破一個盛滿油的碗被母親吼“你還能幹點什麼”的孩子;那個因為數學不及格被父親說“沒出息”的孩子;那個因為想多要些零用錢,

而被家人說“是個敗家子”的孩子……

雖然現在我已經獨立, 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已然減少, 工作原因導致跟父母的交流也僅限於簡短的問候。 語言暴力好似已經遠離了我。

不幸的是, 時隔多年, 想起來, 依然會隱隱的疼痛。 而我的父母, 卻並不覺得那些話是對我的傷害。

更不幸的是, 過了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時代, 過了那個家長受教育水準偏低時代, 這些話, 還有為數不少的家長在對他們的孩子說著。 並且對這種語言暴力所造成的後果, 視而不見。

記得之前和一個親戚的家孩子聊天, 是個很乖巧的00後女孩, 今年讀初一。 我曾經問她:“將來想考哪裡的大學啊?”她說:“考省外, 哪裡都好, 離家越遠越好”。 其實問這個問題, 只是作為長輩閒聊時無心的一句話, 但她的回答卻讓我感到很吃驚。

她接著說, 爸爸媽媽總是喜歡斥責她, 比如對某條新聞發表一下自己的評論, 表達一下對某個明星的喜歡,或者隨口說點對世界局勢的看法。父母心情好的時候就跟她聊一會,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是:“你們這些小孩子懂什麼啊,就在這裡胡說八道”“天天關注這些沒用的,好像你能管的了似的”“有聽歌的時間,還不如好好去看看書,這些個明星能替你考試嗎?”

小女孩說這些的時候很冷靜,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後來我也想明白了,他們罵我,說我,僅僅是想發洩一下情緒,可能只是想罵我了吧。現在我也不想說什麼了,好好學習,快點長大。去了外地不回來就好了。”

如果不是真的聽見,很難想像這樣的話會從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口中說出來,而這個親戚家也絕不是暴戾可怕的人家。女孩的爸爸是一名中學教師,媽媽原本是廠子裡的工人,為了照顧女孩小升初,專門辭職做了家庭主婦。女孩兒上下學來回接送,報了舞蹈班,還包攬了所有家務。可以說,他們對女兒付出了相當多。然而這個在外人看來已經算是溺愛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想法卻讓人心驚。

語言暴力的威力,就是這麼巨大。它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得孩子喘不過起來。讓她再看不到父母冬日肩上的雪,夏日背上的汗,再看不見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和努力。她只能閉著眼睛,聽著那一聲又一聲的斥責和辱駡。後果就是:語言傷害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們也許並不知道,自己一時脫口而出的話,會要讓自己和孩子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

表達一下對某個明星的喜歡,或者隨口說點對世界局勢的看法。父母心情好的時候就跟她聊一會,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是:“你們這些小孩子懂什麼啊,就在這裡胡說八道”“天天關注這些沒用的,好像你能管的了似的”“有聽歌的時間,還不如好好去看看書,這些個明星能替你考試嗎?”

小女孩說這些的時候很冷靜,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後來我也想明白了,他們罵我,說我,僅僅是想發洩一下情緒,可能只是想罵我了吧。現在我也不想說什麼了,好好學習,快點長大。去了外地不回來就好了。”

如果不是真的聽見,很難想像這樣的話會從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口中說出來,而這個親戚家也絕不是暴戾可怕的人家。女孩的爸爸是一名中學教師,媽媽原本是廠子裡的工人,為了照顧女孩小升初,專門辭職做了家庭主婦。女孩兒上下學來回接送,報了舞蹈班,還包攬了所有家務。可以說,他們對女兒付出了相當多。然而這個在外人看來已經算是溺愛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想法卻讓人心驚。

語言暴力的威力,就是這麼巨大。它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得孩子喘不過起來。讓她再看不到父母冬日肩上的雪,夏日背上的汗,再看不見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和努力。她只能閉著眼睛,聽著那一聲又一聲的斥責和辱駡。後果就是:語言傷害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們也許並不知道,自己一時脫口而出的話,會要讓自己和孩子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