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武林絕學,李瑞東秘傳七星肘

在清末武術大師、李派太極拳創始人李瑞東先生(1851~1917年)所傳拳法體系中, 有幾套秘不外傳的肘法絕技, 七星肘便是其中之一(尚有五行肘、五行連環肘等)。 這套肘法左右兼練, 組合精妙, 肘打連環, 步步緊逼, 發力整齊剛脆, 飽滿通透, 出肘靈活多變, 招式至簡至易, 打法兇悍快捷, 其霸道之處絕不亞於泰拳之肘法, 堪稱我國傳統武術肘法中的經典組合。 此肘法簡單易學, 短小精悍, 至平至常,
至精至妙, 長期在李派拳法體系中秘密傳承著, 從不輕易向外公開, 現首次將其披露於世, 以彰顯我中華傳統武術之精深玄妙。

此套肘法, 我得傳于李派拳法第五代傳人李連科先生。

練法

1.兩腳分開(中間保留一豎腳距離)站立, 兩手自然下垂, 輕貼於大腿外側, 五指併攏, 虎口自然伸開, 中指尖輕點褲縫;頭頸正直, 虛靈頂勁, 下頦微收, 兩目平視前方;沉肩墜肘, 腰身正直(圖1)。

要領:身形中正, 神氣平穩。

2.接上式, 兩手手心朝下, 兩臂左右分升, 緩緩由身體兩側直臂上舉;兩臂邊上舉邊緩緩外旋, 當略高於肩時, 兩臂外旋至兩掌心皆朝上, 不停, 繼續上舉兩臂至頭頂時, 兩掌掌心相對, 相距數寸, 成“佛教手”;上式不停, 左臂邊外旋邊下落至右掌根下,

成左手掌心朝上捧托、右手掌心朝左豎立于左掌之上的“道教手”繼續緩緩下落至胸前, 右手掌指與下頦同高;兩眼平視前方(圖2)。

要領:整套動作須緩慢柔和、不急不躁、勻速運行。

3.接上式, 左腳向左開步成馬步, 同時右拳(平拳)發力向前沖出, 與肩同高;左手掌心朝右, 指尖向上, 自然護於右肘內側;目平視前方(圖3)。

要領:左腳開步與右拳前沖須同時完成, 發力要雄渾脆快, 以音喚氣, 以氣催力, 氣力合一。

4.接上式, 左腳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 同時右拳(平拳)向前下方發力栽擊, 左手掌心朝右, 指尖向上, 自然護於右肩內側;目視前下方(圖4)。

要領:左腳上步與右手栽拳須協調一致, 手到步到。

5.接上式, 右腳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

同時右臂彎曲, 左手緊握右手腕向前發力擠出;目平視前方(圖5)。

要領:右腳上步與右手臂前擠要協調一致, 發力須雄渾整齊。

6.接上式, 左腳上步, 與右腿屈膝下蹲成馬步, 同時, 左手握拳以左肘往右橫擊, 右手迎擊左前臂, 發出脆響;目視左前方(圖6)。

要領:左腳上步與左肘橫擊、右手迎擊皆須同時完成;左肘發力要以腰帶肘, 身催肘行, 整齊飽滿。

7.接上式, 右腳上步, 與左腿屈膝下蹲成馬步, 同時, 右手握拳以右肘往左橫擊, 左手迎擊右前臂, 發出脆響;目視右前方(圖7)。

要領:同前。

8.接上式, 左腳往左擺步轉身, 同時, 左手掌心向外往左攔撥;右手握拳, 拳心朝上, 自然置於右腰側;目視左前方(圖8)。

要領:左腳擺步與左手攔撥須協調一致, 同時完成。

9.接上式, 右腳上步, 與左腿屈膝下蹲成馬步, 同時, 右手握拳以右肘往左橫擊, 左手迎擊右前臂, 發出脆響;目視右前方(圖9)。

要領:右腳上步與右肘橫擊、左手迎擊皆須同時完成;右肘發力要以腰帶肘, 身催肘行, 整齊飽滿。

10.接上式, 右腳往右擺步轉身, 同時, 右手掌心向外往右攔撥;左手握拳, 拳心朝上, 自然置於左腰側;目視右前方(圖10)。

要領:右腳擺步與右手攔撥須協調一致, 同時完成。

11.接上式, 左腳上步, 與右腿屈膝下蹲成馬步, 同時, 左手握拳以左肘往右橫擊, 右手迎擊左前臂, 發出脆響;目視左前方(圖11)。

要領:左腳上步與左肘橫擊、右手迎擊皆須同時完成;左肘發力要以腰帶肘, 身催肘行, 整齊飽滿。

12.接上式, 往右後方轉身撤右腳, 蹲身成馬步, 同時右肘向身後猛力頂撞,左手握拳屈肘與右手同高,自然置於左胸前;目視右前方(圖12)。

要領:撤步轉身與右肘頂撞要協調一致,同時完成;右肘發力要用瞬間崩炸、如皮膚燃火的內在寸勁,並與左手對拉爭衡,形成力偶。

13.接上式,左腳往左前方微挪步成左弓步,同時,右肘猛力向左前下方砸擊,左手迎擊右肘,發出脆響;目視左前下方(圖13)。

要領:左腳挪步與右肘砸擊、左手迎擊右肘須協調一致,同時完成;右肘砸擊發力要以身帶肘,腰催肘行,乾脆俐落,飽滿渾厚。

14.接上式,左腳撤步至右腳旁(中間保留一豎腳距離),同時,兩手變掌,兩臂從身前劃圓由身體兩側上舉至頭頂後變為道教手(右掌掌指朝上、掌心朝左,左掌掌心朝上、掌指朝右、置於右掌掌根下寸許)緩緩下落置於胸前,右手指尖與下頦同高;二目平視前方(圖14)。

要領:左腳撤步與兩手在身體兩側上舉、下落變道教手須同時完成,協調一致。

15.接上式,兩手自然下落於身體兩側,兩掌掌心朝內輕貼於大腿外側,五指併攏,虎口自然伸開,中指尖輕點褲縫;頭頸正直,虛靈頂勁,下頦微收,兩目平視前方;沉肩墜肘,腰身正直(圖15)。

要領:身形中正,神氣平穩,全身放鬆,氣沉丹田。

同時右肘向身後猛力頂撞,左手握拳屈肘與右手同高,自然置於左胸前;目視右前方(圖12)。

要領:撤步轉身與右肘頂撞要協調一致,同時完成;右肘發力要用瞬間崩炸、如皮膚燃火的內在寸勁,並與左手對拉爭衡,形成力偶。

13.接上式,左腳往左前方微挪步成左弓步,同時,右肘猛力向左前下方砸擊,左手迎擊右肘,發出脆響;目視左前下方(圖13)。

要領:左腳挪步與右肘砸擊、左手迎擊右肘須協調一致,同時完成;右肘砸擊發力要以身帶肘,腰催肘行,乾脆俐落,飽滿渾厚。

14.接上式,左腳撤步至右腳旁(中間保留一豎腳距離),同時,兩手變掌,兩臂從身前劃圓由身體兩側上舉至頭頂後變為道教手(右掌掌指朝上、掌心朝左,左掌掌心朝上、掌指朝右、置於右掌掌根下寸許)緩緩下落置於胸前,右手指尖與下頦同高;二目平視前方(圖14)。

要領:左腳撤步與兩手在身體兩側上舉、下落變道教手須同時完成,協調一致。

15.接上式,兩手自然下落於身體兩側,兩掌掌心朝內輕貼於大腿外側,五指併攏,虎口自然伸開,中指尖輕點褲縫;頭頸正直,虛靈頂勁,下頦微收,兩目平視前方;沉肩墜肘,腰身正直(圖15)。

要領:身形中正,神氣平穩,全身放鬆,氣沉丹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