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有車一族瞭解本篇十分必要,點開不後悔!

不瞭解交通習慣易引事故 辦理駕照檔租車手續謹防騙局 境外自駕遊 你需要避開這些“坑”

2017年國慶中秋的8天長假即將來臨,

國人出境旅遊的熱情再度高漲, 以往被視為“小眾”旅行方式的境外自駕遊市場, 今年增長迅猛。 據瞭解, 部分平臺訂單超過100%。

隨著旅遊消費觀念的轉變, 境外自駕游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在業內人士看來, 自駕遊風行的背景是, 都市人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人們更渴望自由和釋放。 與此同時, 更青睞個性化的80後、90後漸漸成為旅遊消費的主流人群。 另外, 網路的普及、資訊業的發達以及依託於移動互聯網各種工具和平臺的豐富, 也讓這種出遊方式變得更加便利。

不過, 在境外自駕游時, 由於國內消費者大多使用境外租車平臺預訂, 常因語言不通、政策不熟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煩。

境外自駕遊遇車禍

“近幾年, 境外自駕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這種遊玩方式受到很多出境經驗豐富的遊客喜愛。 ”北京一家大型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說, 自駕游遊客比較偏愛自然風光優美的公路,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是比較受歡迎的境外自駕遊目的地。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境外自駕遊?

在日本北海道從事旅遊接待工作的郭曉威向記者介紹說, 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準有了極大的提高, 物質生活已得到了基本滿足, 更多的人趨向於追求精神享受。 旅遊作為一項可以讓人放鬆身心、開闊眼界、感悟人生的活動, 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享受的首選, “而傳統的跟團旅遊很多已變成了‘上車睡覺, 下車拍照, 逼著購物, 回到家啥也不知道’的‘為旅遊而旅遊’,

幾乎毫無精神享受可言”。

在境外自駕游遊客人次高速增長背後, 一些安全隱患也逐漸顯現出來。

2015年10月, 王小姐與同學曹某等一行4人相約赴澳大利亞旅遊。 為更好感受當地風景, 4人商議後決定租車自駕游, 租車等費用由4人平攤。 抵達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後, 一行人租借了一輛小轎車, 開始這場期待中的旅行。

然而, 旅程開始後沒多久就發生了意外。 事發當天中午12時許, 王小姐等人駕乘的小轎車在試圖超越一輛卡車時, 車輛失控一頭撞向路邊的樹上。 事故導致駕駛者朱某和前排乘客輕傷, 坐在後排的王小姐和另一同伴嚴重受傷。 傷者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救治。 遺憾的是, 王小姐由於腹部重傷,

在送醫途中死亡。

事故發生後, 中國駐澳使館聯絡了王小姐父母處理善後事宜。 得知女兒遭遇車禍遇難, 王小姐的父母緊急趕赴當地料理女兒後事。 當地警方在對現場進行初步勘查後, 出具了事故報告單, 認為由於駕駛者朱某不當超車, 未能保持對車輛的適當控制, 導致此次車禍發生。

面對女兒的突然離世, 王小姐的父母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而事故的賠償問題也始終沒有定論。 對於這一切, 王小姐的父母將矛頭指向了事故發生時駕駛車輛的朱某。 在他們看來, 朱某的過錯是導致車禍發生的全部原因, 倘若其超車適宜, 這起交通事故就能避免。

在多次協商賠償事宜未果後, 王小姐的父母將朱某訴至法院,

提出了包括死亡賠償金、交通費、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直系親屬心理創傷治療費等在內共計128萬餘元的賠償請求。

法院審理後認為, 王小姐作為搭乘者, 應當預見搭乘機動車存在的潛在風險, 在其接受搭乘時應視其自願接受該潛在風險。 法院酌情予以考慮, 適當減輕朱某的賠償責任。 據此, 法院根據查明的事實及朱某所應承擔的責任程度, 判決朱某賠償王小姐的父母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交通費及簽證費、直系親屬心理創傷治療費、辦理後事誤工費、翻譯費、律師費等共計人民幣85.6萬元。

出發前準備需做足

遊客參加境外自駕游, 遭遇安全問題後, 還會因為語言不通產生其他問題。

2015年, 上海白領何豔在去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期間遭遇車禍, 同行的3人均不同程度受傷。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問題,使得原本計畫周全的美好行程就此戛然而止。

由於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限,何豔一行人立即被轉運至土耳其中部城市科尼亞的一家比較大的醫院治療。科尼亞距離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大概有4小時車程。

然而,到了醫院,何豔一行人又碰上了新的麻煩。當地醫生只會說土耳其語,不會英語,而何豔4人又完全聽不懂土耳其語。後來,她們依靠租賃車輛上會英語和土耳其語的荷蘭遊客,才與醫生取得交流。

經檢查,坐在後座兩名女性的腰部與臀部連接的兩側骨頭骨折錯位,其中1人頭部還有外傷需要縫針,聲帶也受到了損傷。坐在車輛前排包括何豔在內的兩人由於安全氣囊撞到頭部,均有嘔吐、視覺不清晰、頭暈和低血壓症狀。

“與醫生的溝通出現了障礙,醫生如何為我們進行準確的治療?”何豔說,同伴的傷情也讓她心力交瘁。

後來,還是通過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以及國內親友在網路上的求助,在兩國多名網友的牽線搭橋下,科尼亞當地的中國留學生、會說英語的土耳其人等愛心人士在何豔4人住院的這段時間,分批趕到醫院為她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不過,新的問題還在不斷出現。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何豔回憶說,後來,在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的幫助下,她們委託了土耳其當地1名熟悉交通事故處理的律師,“我們在上海也委託了1名律師,處理了後續賠償等一系列問題”。

回憶那次土耳其自駕游經歷,何豔最大的教訓是:一定要買保險。

境外自駕遊“說走就走”,其實沒那麼容易。首先,國內駕照必須配備英文公證件,方可在國外租車自駕。其次,在國外,除了遵守當地交通規則,還得瞭解當地一些特有的駕駛習慣。

何豔總結說,遊客若選擇自駕,要做足出發前的準備。“比如,我們雖然在景點、路線、交通規則、應急電話等方面做了準備,但對當地司機的駕車習慣還是不夠瞭解。我們經歷後才知道,土耳其司機開車普遍車速很快。相比國內,土耳其司機的開車方式更為粗放,很容易發生意外”。

駕照車型均有陷阱

除了自駕遊線路、保險、旅遊地交通規則等問題,遊客在進行境外自駕遊前還要做哪些事情,以防止“入坑”?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駕照就是境外自駕遊的一個“大坑”。

“以美國為例,中國遊客去美國自駕遊首先要解決駕照問題。在中國,唯一有權為中國駕照持有人簽發國際駕照的機構是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或其授權的機構,但中國並沒有加入《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所以,具有中國護照和中國大陸頒發的機動車駕駛證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正式國際駕駛許可證(IDP)的。中國遊客想要在美國自駕遊必須要出示本國駕駛證、駕照公證、翻譯件、出國簽證才能開車。”在北京從事旅遊工作的甘源對記者說,“目前就有這樣的‘大坑’,當你到美國或者在網上看到‘只要你有中國駕照,並且願意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獲得國際駕照’等消息時,就要注意了。不論賣家多麼信誓旦旦,遊客都不能買,因為這就是假的。”

“不過大家也可以放心,如果你只有中國駕照、駕照公證、翻譯件,在國外租車公司也是可以提車的。不過,在美國的一些州需要格外小心,因為他們在法律層面是需要國際駕照的。”甘源說,比如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自駕游遊客如果沒有國際駕照且一旦被查到,面臨的後果可能是罰款、拘留甚至是被起訴而入獄,“最嚴重的後果是發生交通意外涉及傷亡和巨額醫藥費時,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另一個“坑”是關於車型的。

甘源仍以自駕遊需求比較多的美國自駕遊為例分析說,“多數人碰到的‘坑’也就是車型選擇‘坑’。同一車型會有不同的車,不同車的差別會很大。例如,本田CRV的座位和後備箱的空間比同車型其他車要大。有的車型包括2門或4門車,雖然其中絕大多數車是4門的,但在旺季可能會碰到2門的情況”。

據甘源介紹,曾有客戶遇到這樣的情況,原先在國內預定好與道奇caravan類似的車型,誰知提車時候給的車容量小。最後沒辦法,遊客只能多交300美元,換成7座車。

“出國旅遊在一些大平臺上買機票,有時候會贈送租車優惠券,使用租車優惠券時可以在網上選擇你需要的車輛保險。不過如果你是第一次在國外租車,你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假如你在某平臺上租車,並在裡面選擇了租車要加的保險,至少你認為自己買的保險沒必要再加其他險種,但當你到美國提車時,辦理手續的工作人員還會要求你買保險。”甘源說,當然,這些保險不是免費的,“這時候你需要注意,對於工作人員讓你買保險的要求,你可以拒絕,不用在意他們的臉色”。

同行的3人均不同程度受傷。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問題,使得原本計畫周全的美好行程就此戛然而止。

由於當地的醫療條件有限,何豔一行人立即被轉運至土耳其中部城市科尼亞的一家比較大的醫院治療。科尼亞距離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大概有4小時車程。

然而,到了醫院,何豔一行人又碰上了新的麻煩。當地醫生只會說土耳其語,不會英語,而何豔4人又完全聽不懂土耳其語。後來,她們依靠租賃車輛上會英語和土耳其語的荷蘭遊客,才與醫生取得交流。

經檢查,坐在後座兩名女性的腰部與臀部連接的兩側骨頭骨折錯位,其中1人頭部還有外傷需要縫針,聲帶也受到了損傷。坐在車輛前排包括何豔在內的兩人由於安全氣囊撞到頭部,均有嘔吐、視覺不清晰、頭暈和低血壓症狀。

“與醫生的溝通出現了障礙,醫生如何為我們進行準確的治療?”何豔說,同伴的傷情也讓她心力交瘁。

後來,還是通過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以及國內親友在網路上的求助,在兩國多名網友的牽線搭橋下,科尼亞當地的中國留學生、會說英語的土耳其人等愛心人士在何豔4人住院的這段時間,分批趕到醫院為她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不過,新的問題還在不斷出現。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何豔回憶說,後來,在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的幫助下,她們委託了土耳其當地1名熟悉交通事故處理的律師,“我們在上海也委託了1名律師,處理了後續賠償等一系列問題”。

回憶那次土耳其自駕游經歷,何豔最大的教訓是:一定要買保險。

境外自駕遊“說走就走”,其實沒那麼容易。首先,國內駕照必須配備英文公證件,方可在國外租車自駕。其次,在國外,除了遵守當地交通規則,還得瞭解當地一些特有的駕駛習慣。

何豔總結說,遊客若選擇自駕,要做足出發前的準備。“比如,我們雖然在景點、路線、交通規則、應急電話等方面做了準備,但對當地司機的駕車習慣還是不夠瞭解。我們經歷後才知道,土耳其司機開車普遍車速很快。相比國內,土耳其司機的開車方式更為粗放,很容易發生意外”。

駕照車型均有陷阱

除了自駕遊線路、保險、旅遊地交通規則等問題,遊客在進行境外自駕遊前還要做哪些事情,以防止“入坑”?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駕照就是境外自駕遊的一個“大坑”。

“以美國為例,中國遊客去美國自駕遊首先要解決駕照問題。在中國,唯一有權為中國駕照持有人簽發國際駕照的機構是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或其授權的機構,但中國並沒有加入《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所以,具有中國護照和中國大陸頒發的機動車駕駛證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正式國際駕駛許可證(IDP)的。中國遊客想要在美國自駕遊必須要出示本國駕駛證、駕照公證、翻譯件、出國簽證才能開車。”在北京從事旅遊工作的甘源對記者說,“目前就有這樣的‘大坑’,當你到美國或者在網上看到‘只要你有中國駕照,並且願意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獲得國際駕照’等消息時,就要注意了。不論賣家多麼信誓旦旦,遊客都不能買,因為這就是假的。”

“不過大家也可以放心,如果你只有中國駕照、駕照公證、翻譯件,在國外租車公司也是可以提車的。不過,在美國的一些州需要格外小心,因為他們在法律層面是需要國際駕照的。”甘源說,比如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自駕游遊客如果沒有國際駕照且一旦被查到,面臨的後果可能是罰款、拘留甚至是被起訴而入獄,“最嚴重的後果是發生交通意外涉及傷亡和巨額醫藥費時,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另一個“坑”是關於車型的。

甘源仍以自駕遊需求比較多的美國自駕遊為例分析說,“多數人碰到的‘坑’也就是車型選擇‘坑’。同一車型會有不同的車,不同車的差別會很大。例如,本田CRV的座位和後備箱的空間比同車型其他車要大。有的車型包括2門或4門車,雖然其中絕大多數車是4門的,但在旺季可能會碰到2門的情況”。

據甘源介紹,曾有客戶遇到這樣的情況,原先在國內預定好與道奇caravan類似的車型,誰知提車時候給的車容量小。最後沒辦法,遊客只能多交300美元,換成7座車。

“出國旅遊在一些大平臺上買機票,有時候會贈送租車優惠券,使用租車優惠券時可以在網上選擇你需要的車輛保險。不過如果你是第一次在國外租車,你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假如你在某平臺上租車,並在裡面選擇了租車要加的保險,至少你認為自己買的保險沒必要再加其他險種,但當你到美國提車時,辦理手續的工作人員還會要求你買保險。”甘源說,當然,這些保險不是免費的,“這時候你需要注意,對於工作人員讓你買保險的要求,你可以拒絕,不用在意他們的臉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