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觀樂視!決定成敗的根本不是戰略,而是它

生態戰略之下需要生態型的組織能力與之匹配, 這正是樂視的錢德勒命題。

樂視成敗的關鍵並不在於生態戰略本身, 而在於企業的組織結構能否承載超前的戰略, 企業的管理能否發揮生態的協同效應。 正如賈躍亭自己所說, 樂視的價值觀不會變, 使命不會變, 生態戰略更加不會變, 但要顛覆自我, 進行組織進化。

作 者 | 周文藝 為朋管理諮詢創始人

來 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人們對樂視的認知似乎是近乎極端的兩種:要麼愛, 要麼恨。 在對樂視文化的描述中, 充滿了一個個令人爆燃的詞彙:“生態化反、顛覆、極致、蒙眼狂奔、博到窒息、成年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外界的評價也不乏“PPT公司、概念公司、龐氏騙局”這樣辛辣尖銳的表述。 似乎樂視很難被清晰的定義和解讀。 巨大的成就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爭議, 以至於樂視人自己都說, 如果我們做的事情不被懷疑和嘲笑, 我們自己甚至也會懷疑是否做對了?這種精神成了樂視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Slogan:

只有被99%的人嘲笑過的夢想, 才有資格談那1%的成功!

生態戰略先行, 組織能力滯後

樂視遭遇“錢德勒命題”

2016年11月6號,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發佈公開信, 首度公開反思樂視的戰略節奏。 信中認為, 樂視在戰略擴張的第一階段, 各個業務線蒙眼狂奔, 燒錢追求生態規模, 隨著全球化戰略的鋪開, 企業戰線拉得太長,

公司的資源和資金變得非常緊張, 企業發展的後勁明顯乏力。 其原因在於, 生態組織的能力發育相對滯後, 管理模式、組織架構和人才培養跟不上企業生態戰略發展的步伐。

賈躍亭的戰略反思, 再度將樂視推向了輿論的風口。 一時間, 關於樂視生死成敗的話題不絕於耳。 而筆者更為關注的是, 樂視走到了必須解答一個經典命題的路口:

戰略目標和組織能力的匹配問題。

企業史學家、戰略管理的奠基人之一, 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在分析了美國大企業發展史之後, 指出美國現代公司及其管理架構產生和發展的普遍現象, 得出了著名的錢德勒命題——結構跟隨戰略。 企業的經營戰略決定著企業組織結構模式的設計與選擇,

反過來, 企業經營戰略的實施過程及效果又受到所採取的組織結構模式的制約。 戰略和組織, 這是企業管理的兩個核心變數:

戰略決定生死, 它因時代而變, 組織決定成敗, 它因戰略而動。

樂視的生態戰略走到今天, 其商業模式和戰略創新已經得到用戶的認可和市場的驗證, 生態商業模式也得到學術機構的高度評價。

樂視成敗的關鍵並不在於生態戰略本身, 而在於企業的組織結構能否承載超前的戰略, 企業的管理能否發揮生態的協同效應。 正如賈躍亭所說, 樂視的價值觀不會變, 樂視的使命不會變, 樂視的生態戰略更加不會變, 但要顛覆自我, 進行組織進化。

樂視碰到的“錢德勒命題”, 幾乎是每個企業在戰略變革中都會遇到的問題,

也是企業成長進程中必須回答好的一個問題, 樂視敢於公開檢討, 就邁開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對此, 在和正和島商學院的學霸們分享時, 樂視培訓與發展總經理馬成功先生提到, 樂視目前已經進入到戰略發展的新階段, 企業正在努力實現正向生態經營現金流快速增長與繼續獲取規模化的全球高價值用戶並重;各子生態不斷進行價值的挖掘和提升, 快速、極致、高效服務高價值規模使用者人群;組織間真正化反、主動跨界創新、聚焦生態價值創造。 即在業務、資金和組織三個層面進行全面的優化和進化。

樂視的“全面優化策略” 一、業務優化策略

1. 停止向新的生態擴張,

不在於投入戰略資源孵化新業務;

2. 七大子生態縱深發展, 加大經營導向, 上市公司實現全面盈利;

3. 子生態之間強強化反, 不斷創造全新生態價值;

4. 全球化戰略佈局暫停擴張, 階段性聚焦中美印三大區域市場。

樂視視頻總裁高飛先生在分享中也提到, 作為樂視生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樂視視頻2017年正在不斷深挖內容生態價值, 強化子生態之間的協同。 以樂視超級電視為例, 在增加硬體和配件收入的同時, 在不斷將完整的內容生態、龐大的使用者流量、電視的獨特優勢通過增加會員收入、內容、應用分發、廣告, 甚至是電視購物和遊戲運營等生態收入的貢獻。

二、資金優化策略

1. 優化供應鏈:解決供應鏈問題, 與上下游廠商結成生態夥伴;

2. 經營管控:精簡開支、強化成本管控意識和經營意識,保證生態經營性現金流為正並快速增長;

3. 保持生態業務收入增長;

4. 加快融資進度:把樂視優質資產開放給與樂視持有一致信念的投資者,與投資者分享樂視成長的果實;

5. 保持資本訴求與用戶、員工價值的平衡。

高飛老師

三、組織優化策略

1. 組織適應性調整,將結構和戰略節奏高度匹配,讓組織和結構能夠有效承接第二階段戰略;

2. 組織能力建設,將獲取的利潤投入到組織能力的建設;

3. 平臺化組織建設,建立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購買服務體驗。打造生態EUI平臺與互聯網應用技術平臺,讓用戶感受無縫連接的終端體驗。全球供應鏈平臺、用戶運營平臺、生態行銷平臺等為全球化戰略提供支援等。

企業的必然選擇

培育生態功能,構建生態組織

樂視顛覆式生態戰略在快速佈局的同時,傳統組織架構、管理假設、溝通模式拖了後腿,企業組織如何承接新的戰略,從生態戰略到生態組織進化,坦率地說,樂視沒有多少參照物,組織進化進入到沒有路標的無人區,但生態的美妙之處也正此,這種不確定的狀態下,最有可能激發創新的活力。樂視培訓與發展總經理馬成功深度分享了樂視在構建生態組織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馬成功老師的演講

一、生態組織的功能:平臺、連接和生長

1、生態型組織第一個功能是平臺。樂視內部有一個化學反應,只有化學反應才能產生新元素、新價值、新物種。企業生態首先是一個平臺、一套系統,不斷聚集人氣,聚集財力。

2、生態型組織第一個功能是連接。就像亞馬遜叢林,深度連接不同物種,這種連接會產生大量的新物種出現。在樂視內部想方設法推動不同元素的人在一起深層合作,讓不同背景的人圍繞一個方向做充分的研討和討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創新文化(300336,股吧)。

3、生態型組織第三個功能是促進生長。樂視內部非常關注年輕人的成長,比如樂視的“85”後、“90”後訓練營就是通過自願報名和一定的選拔機制為年輕人創造成長的機會。

二、生態組織的關係:老闆、員工和用戶

1、老闆和員工之間,老闆要相信高手在民間。公司要相信自下而上的力量,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在直接接觸用戶的一線那裡。這正是凱文.凱利失控九律的第一條:分散式,也就是去中心化。組織要相信來自基層集體的力量會超過個體的力量,這正是去中心化的優勢所在,個體的靈活變化,讓整個系統就會有更大智慧(601519,股吧)。

2、員工和用戶之間,要有自由的“眾創空間”。在創新氛圍的組織裡,員工有時間、有意願跟用戶聊,也有權利解決用戶的問題。

3、老闆和用戶之間,是一個無邊界組織。打破資訊溝通的屏障,不要把用戶隔絕到決策牆外,而是把他拉進來,讓使用者參與企業的產品研發,甚至是參與管理,善於利用社會化的力量,提升產品和服務。

三、生態組織的創新:放權、失控和容錯

創新往往來自於邊緣。馬成功老師給我們分析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樂視自製劇、2016年第一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的誕生,實際上是管理層“失控”的意外。該劇是一群80、90後的導演、演員、觀眾一次自然發酵的成功之作,因為專案預算少(被稱為史上最窮的劇組),很多公司高層並不知曉。電視劇火了以後,公司高層才開始關注到這個項目。這種來自邊緣的創新,給了我一個啟示,那就是生態型組織要有製造這種意外的機制,要能包容邊緣創新,邊緣創新的基礎就在於放權。無論是海底撈的服務員還是鏈家的店長,只要被賦予了許可權,能對用戶負責,就有機會創造驚喜甚至奇跡。

結語

縱觀樂視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樂視走的是一條完全顛覆式創新的道路,那些不被絕大多數同行看好的市場、產品、模式,不是行業的主流,往往處在行業的邊緣,利潤低下、風險很高、甚至也看不到市場的前景。但是,顛覆式創新似乎從來都是青睞邊緣和非主流。樂視的組織文化中天生具有放權、失控和容錯的基因,敢於去嘗試,敢於讓年輕人去嘗試,這既是賈躍亭的企業家精神的一部分,也是樂視精神的重要特質。

開放與連接是企業在生態化時代的生存方式,開放既是態度,也是能力。凱文·凱利曾在《失控》中寫道:“我最終發現,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類似的行為,不是設法去創造出真正複雜的生物,而是給簡單生物提供一個極其豐饒的變異環境。”提供充滿變異的環境與開放的平臺,正是互聯網企業生態開放的主要形式,向企業員工開放增加管理的民主化與透明度,破除中心式的領導權威,推動自下而上的創新;向合作者開放,增加連接度,培植連接點,增加適應度,形成共同的扭力,共同學習,相互回饋。

2017年3月29日,正和島商學院組織一群企業家“學霸”走進中國現象級企業——樂視,近距離感知了這個“非典型”互聯網企業的萌芽與成長,學習它的生態戰略和發展邏輯。雖然是短短的一天,學霸們感慨良多,除了瞭解到真實的樂視,更多的是思考——關於企業戰略的制定、發展節奏的把控、組織風險的控制等等。本文來自學霸、互聯網生態觀察員周文藝的思考。

文中馬成功、高飛的觀點未經本人審閱。

本文作者周文藝的新書《生態戰略:設計未來企業新模式》即將面世,已在正和島商城預售,掃碼可下單。

2. 經營管控:精簡開支、強化成本管控意識和經營意識,保證生態經營性現金流為正並快速增長;

3. 保持生態業務收入增長;

4. 加快融資進度:把樂視優質資產開放給與樂視持有一致信念的投資者,與投資者分享樂視成長的果實;

5. 保持資本訴求與用戶、員工價值的平衡。

高飛老師

三、組織優化策略

1. 組織適應性調整,將結構和戰略節奏高度匹配,讓組織和結構能夠有效承接第二階段戰略;

2. 組織能力建設,將獲取的利潤投入到組織能力的建設;

3. 平臺化組織建設,建立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購買服務體驗。打造生態EUI平臺與互聯網應用技術平臺,讓用戶感受無縫連接的終端體驗。全球供應鏈平臺、用戶運營平臺、生態行銷平臺等為全球化戰略提供支援等。

企業的必然選擇

培育生態功能,構建生態組織

樂視顛覆式生態戰略在快速佈局的同時,傳統組織架構、管理假設、溝通模式拖了後腿,企業組織如何承接新的戰略,從生態戰略到生態組織進化,坦率地說,樂視沒有多少參照物,組織進化進入到沒有路標的無人區,但生態的美妙之處也正此,這種不確定的狀態下,最有可能激發創新的活力。樂視培訓與發展總經理馬成功深度分享了樂視在構建生態組織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馬成功老師的演講

一、生態組織的功能:平臺、連接和生長

1、生態型組織第一個功能是平臺。樂視內部有一個化學反應,只有化學反應才能產生新元素、新價值、新物種。企業生態首先是一個平臺、一套系統,不斷聚集人氣,聚集財力。

2、生態型組織第一個功能是連接。就像亞馬遜叢林,深度連接不同物種,這種連接會產生大量的新物種出現。在樂視內部想方設法推動不同元素的人在一起深層合作,讓不同背景的人圍繞一個方向做充分的研討和討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創新文化(300336,股吧)。

3、生態型組織第三個功能是促進生長。樂視內部非常關注年輕人的成長,比如樂視的“85”後、“90”後訓練營就是通過自願報名和一定的選拔機制為年輕人創造成長的機會。

二、生態組織的關係:老闆、員工和用戶

1、老闆和員工之間,老闆要相信高手在民間。公司要相信自下而上的力量,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在直接接觸用戶的一線那裡。這正是凱文.凱利失控九律的第一條:分散式,也就是去中心化。組織要相信來自基層集體的力量會超過個體的力量,這正是去中心化的優勢所在,個體的靈活變化,讓整個系統就會有更大智慧(601519,股吧)。

2、員工和用戶之間,要有自由的“眾創空間”。在創新氛圍的組織裡,員工有時間、有意願跟用戶聊,也有權利解決用戶的問題。

3、老闆和用戶之間,是一個無邊界組織。打破資訊溝通的屏障,不要把用戶隔絕到決策牆外,而是把他拉進來,讓使用者參與企業的產品研發,甚至是參與管理,善於利用社會化的力量,提升產品和服務。

三、生態組織的創新:放權、失控和容錯

創新往往來自於邊緣。馬成功老師給我們分析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樂視自製劇、2016年第一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的誕生,實際上是管理層“失控”的意外。該劇是一群80、90後的導演、演員、觀眾一次自然發酵的成功之作,因為專案預算少(被稱為史上最窮的劇組),很多公司高層並不知曉。電視劇火了以後,公司高層才開始關注到這個項目。這種來自邊緣的創新,給了我一個啟示,那就是生態型組織要有製造這種意外的機制,要能包容邊緣創新,邊緣創新的基礎就在於放權。無論是海底撈的服務員還是鏈家的店長,只要被賦予了許可權,能對用戶負責,就有機會創造驚喜甚至奇跡。

結語

縱觀樂視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樂視走的是一條完全顛覆式創新的道路,那些不被絕大多數同行看好的市場、產品、模式,不是行業的主流,往往處在行業的邊緣,利潤低下、風險很高、甚至也看不到市場的前景。但是,顛覆式創新似乎從來都是青睞邊緣和非主流。樂視的組織文化中天生具有放權、失控和容錯的基因,敢於去嘗試,敢於讓年輕人去嘗試,這既是賈躍亭的企業家精神的一部分,也是樂視精神的重要特質。

開放與連接是企業在生態化時代的生存方式,開放既是態度,也是能力。凱文·凱利曾在《失控》中寫道:“我最終發現,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類似的行為,不是設法去創造出真正複雜的生物,而是給簡單生物提供一個極其豐饒的變異環境。”提供充滿變異的環境與開放的平臺,正是互聯網企業生態開放的主要形式,向企業員工開放增加管理的民主化與透明度,破除中心式的領導權威,推動自下而上的創新;向合作者開放,增加連接度,培植連接點,增加適應度,形成共同的扭力,共同學習,相互回饋。

2017年3月29日,正和島商學院組織一群企業家“學霸”走進中國現象級企業——樂視,近距離感知了這個“非典型”互聯網企業的萌芽與成長,學習它的生態戰略和發展邏輯。雖然是短短的一天,學霸們感慨良多,除了瞭解到真實的樂視,更多的是思考——關於企業戰略的制定、發展節奏的把控、組織風險的控制等等。本文來自學霸、互聯網生態觀察員周文藝的思考。

文中馬成功、高飛的觀點未經本人審閱。

本文作者周文藝的新書《生態戰略:設計未來企業新模式》即將面世,已在正和島商城預售,掃碼可下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