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近代史上的這些知名人物,全都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簡稱為哥大(Columbia)。 哥倫比亞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於1754年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佈的《國王憲章》而成立, 最初名為國王學院, 1896年正式更名為哥倫比亞大學(1784—1896為哥倫比亞學院)並遷到目前所在的晨邊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校園, 屬於常春藤盟校, 是美國大學協會創始成員。

哥倫比亞大學

哥大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學之一, 共有102位諾貝爾獎得主, 居世界第二位。 哥大校園裡還走出5位美國開國元勳, 奧巴馬、羅斯福等四位美國總統, 和34位各國元首、首腦, 10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哥倫比亞大學擁有世界一流的法學院、商學院、醫學院、新聞學院等, 其新聞學院頒發的普利策獎(Pulitzer Prize)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 1767 年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了第一個醫學博士學位, 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博士學位。 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

是北美第一個實現原子核裂變—曼哈頓計畫的誕生地。

中國校友

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原名嗣穈, 學名洪騂, 字希疆, 筆名胡適, 字適之。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徽州績溪人, 以宣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任鴻雋

任鴻雋(1886—1961), 著名學者、科學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是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和最早的綜合性科學雜誌——《科學》月刊的創建人之一, 也是傑出的科學事業的組織領導者之一, 中國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為促進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任鴻雋先生學識淵博, 著述宏富, 一生撰寫論文、專著和譯著等身, 內容相當廣泛, 涉及化學、物理、生物、教育、政治、文學、科學思想、科學組織管理和科學技術史等多方面。

他的學術思想和對科學事業的開拓精神, 至今仍為學術界所重視。 他生性淡泊, 不慕榮名, 為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嘔心瀝血、奮鬥畢生, 在我國現代科學技術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馮友蘭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 字芝生,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 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 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 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 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 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唐紹儀

唐紹儀(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 字少川,

1862年1月2日生於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唐家灣鎮唐家村), 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大學第一任校長, 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 , 國民黨政府官員。 曾任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

自幼到上海讀書, 1874年成為第三批留美幼童, 赴美留學, 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 1881年歸國。 曾任駐朝鮮漢城領事、駐朝鮮總領事、清末南北議和北方代表、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等, 為中國主權、外交權益及推進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貢獻。 與孫中山政見分歧後, 政治消沉, 後任中山縣縣長。 上海淪陷後, 與各方曖昧不明, 引起多方揣測, 置自身於險境。 盛傳日敵擬利用紹儀等組織華中偽政府, 蔣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務趙理君於1938年9月30日將其刺殺於家中。

蔣夢麟

蔣夢麟(1886年-1964年), 原名夢熊, 字兆賢, 號孟鄰, 浙江余姚人,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家。

1886年1月20日, 蔣夢麟生於浙江余姚。 曾參加科舉考試並中秀才, 1912年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育學本科畢業, 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 師從杜威, 並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 曾任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長、行政院秘書長, 也是北京大學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 1949年隨國民黨政權去臺灣。

馬寅初

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 字元善, 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 浙江嵊州人。 曾擔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員, 新中國建立後曾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大學商學院院長兼教授、南京大學教授、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校長等職。 1957年因發表“新人口論”方面的學說而被打成右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以平反。他一生專著頗豐,特別對中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貢獻,有當代“中國人口學第一人”之譽。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甯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穀、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哥大的校訓為“In the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可漢譯為“借汝之光,得見光明”或“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典出《舊約·詩篇》:“Quoniam apud te fons vitae 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拉丁文)。英譯為:“For with there is the fountain of life; and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中文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著你的光,我們得見光明。校訓具有濃烈的宗教氣息,但它並不妨礙人們追求真理、尋找光明的決心和勇氣。

1957年因發表“新人口論”方面的學說而被打成右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以平反。他一生專著頗豐,特別對中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貢獻,有當代“中國人口學第一人”之譽。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甯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穀、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哥大的校訓為“In the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可漢譯為“借汝之光,得見光明”或“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典出《舊約·詩篇》:“Quoniam apud te fons vitae 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拉丁文)。英譯為:“For with there is the fountain of life; and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中文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著你的光,我們得見光明。校訓具有濃烈的宗教氣息,但它並不妨礙人們追求真理、尋找光明的決心和勇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