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從庫斯科到普諾:安第斯山一日五遊

第一站--聖彼得教堂

因為山道險峻, 秘魯很多城市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飛機, 長途大巴車會慢很多。 我離開庫斯科, 準備前往海拔更高的城市普諾,

這裡有南美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 我選擇大巴作為交通工具, 這行程約為10個多小時, 還帶有旅遊性質, 除了沿途的高原風光之外, 還有四個旅遊景點和一頓午餐。

在庫斯科的最後兩天, 住在華美達酒店, 這裡也是老建築改建而成, 比之前住的萬豪稍微差一點, 但是總體結構也是長方形兩層樓中間圍著庭院, 非常漂亮。 老城區內的酒店, 很多是這種結構, 但又比一般的客棧寬敞舒適。 住在這裡絕對有融入古城的感覺。

大早上6點多, 就已經來到了大巴車站。 之前在武器廣場的代理點買了大巴車票, 銷售人員在票上寫了個位址, 讓我按時去。 我怕搞錯了, 很早就來, 居然是第一個。 大概等了半小時,

才有其他旅客前來。 運營大巴的公司叫做Inca Express, 算是當地最好的旅遊車公司了。 大巴車並無髒亂, 配備了導遊, 用英、西兩種語言講解--雖然英語我也聽不太明白, 口音太重了。 車上還有服務員, 每隔一段時間, 給大家送點水, 可真算是服務不錯了。 車一啟動, 導遊就介紹行程, 說路途比較遠, 但是適當安排了景點, 讓大家充分休息。 很快我就進入了夢鄉。

其實到第一個景點的路途並不長, 一個多小時。 來到一座小村莊Andahuaylillas, 這裡有個聖彼得教堂, 教堂裡面不許拍照, 但內部裝潢精美, 包括禮拜堂等都是用金箔裝潢, 內外牆的裝飾, 畫的不一定是聖經故事, 有的看起來和當地生產生活有關。 這座教堂被稱為“南美的西斯廷”, 指的就是壁畫的精美,

但顯然是誇張了。 教堂建於17世紀, 也就是西班牙人征服秘魯不久。 所以教堂的風格, 在歐洲傳統的基礎上, 增加了克裡奧爾人的元素。 克裡奧爾人就是父母是西班牙人, 而出生在南美, 這和從歐洲移民過來的人相區別, 他們相當於是殖民者的後代, 他們在建築和裝飾藝術中融入了本地生活的成分。 教堂內部的裝飾, 雖然看起來金碧輝煌, 據說也就是用了兩磅的金子。

教堂門口的古樹和小攤兒

教堂的陽臺上, 有不少精美繪畫和裝飾

教堂門口的大狗

教堂旁邊小店裡售賣的工藝品

第二站是另一處印加遺址“Temple of Wiracocha”,這又是一小時車程開外的地方了。這座遺址是供奉印加神話中的神靈Wiracocha,據說他是從的的喀喀湖中出來,創造了人類和萬物。因此遺址的規模還是很大的,其中的神廟,如今保留了高大的圍牆。這堵牆也是這座遺址的視覺象徵,是印加人沒有開始用大石頭搞建築之前的產物,以泥為主,整個神廟是單體面積非常大的一處房間。神廟建于15世紀,其實距今也不是很遠,實在是因為印加帝國盛衰實在太快了。周邊也有不少建築,如今能看到石塊壘成的地基和矮牆。遺址所在的小鎮名叫Raqchi,鎮子上也有一座教堂,規模比上一站小多了,不過也可見天主教在安第斯山區的興盛。由於本次的目的地普諾的海拔比庫斯科高好幾百米,所以我們也是越走越高,這座小鎮的海拔已經是3500米。

第二處遺址所在小村的教堂

印加Wiracocha神廟遺址

印加遺址局部,當時的建築材料主要還是泥土

印加遺址,這些建築下層是石塊,上層是泥土

印加遺址

門口銷售的工藝品

教堂內部

門口的工藝品。。。請自行點評

賣紀念品的大嬸

午餐比想像的好很多,地點叫做Marangani。從門口看,似乎就是個施工中的建築(之前文章也說過,秘魯的房屋似乎總是留著上層沒蓋),本來以為這種荒僻山間,能吃的了什麼。進去以後,還是個很寬敞整潔的餐廳,各種菜肴自助,葷的素的,牛肉雞肉羊駝肉,還有各種湯水點心,非常齊備,味道也不能太求全責備,乾淨就好。而且還有當地民間藝人現場演奏,看來這位置雖然偏,但是由於每天這幾班旅遊車往返,還是保證了穩定的生意。

餐廳門口非常簡陋

菜品還是相當不錯

其實最有意思的不是那些教堂和遺址,而是此行的最高點。大概13:15到了La Raya,海拔為4335米。路邊有石頭擺成的標誌,附近一汪湖水,能看到遠方的高山,大家下車來這裡照照相。看到路基下的草甸裡有一隻羊駝,就走過去照相,沒想到這羊駝一點都不怕人,反而走了過來,和我們“親切”的合影,但是頭一直抬著,顯得特別傲嬌的樣子,這就是我如今微信頭像的來源了。秘魯的羊駝就是性格好,不像《丁丁歷險記》裡說的,嚼人家鬍子或者噴一臉吐沫。

此行的最高點

遠眺山峰

特別可愛的羊駝

當地的小朋友

經過此地的大卡車

鐵路邊的小房子,不知道是教堂還是車站

安第斯山遠處的山脈

最後一站叫做Pukara,這裡在克丘亞語是城堡的意思。時值下午,小村沐浴在陽光下,幾乎看不到行人,連教堂都關著門。這教堂(Iglesia de Santa Isabel de Pucará)造型略有些詭異,有不少花束狀的煙囪,圍繞著磚紅色半球狀穹頂。外面柵欄門的柱子上,裝飾著有當地特色的公牛造型。要參觀的是一座博物館,其實就是小巷裡一處院落內的幾間屋子。展示的是2000年前安第斯山當地土著人的生活,據說他們有人殉的傳統,展館裡除了幾個石雕,都是些圖版,估計因為高原反應,我們都顯得比較疲憊,也無心去聽。

Iglesia de Santa Isabel de Pucará 這裡的教堂

博物館內,聖燭聖母節的宣傳畫,到普諾之後就正好趕上

規模很小的博物館

這種牛牛,當地很多

教堂的側面

還有一隻牛

賣東西的小朋友

下麵就直奔目的地普諾(Puno)了,要說這旅程也快10小時,雖然節奏安排合理,也挺勞累。翻過最後一座山頭,天色已經擦黑了,看到山下灰了吧唧的一片,說明城裡建築密度很高,但是幾乎沒有什麼高層建築。這個地方離玻利維亞很近了,所以導遊也介紹,治安不是很好,黑色交易很多。車輛停在了的的喀喀湖邊的公交總站。的的喀喀湖是普諾最著名的景點,這是南美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整個城市也是沿湖而建,我們明天的主題就是這片湖水。

翻山來到普諾,密集恐懼症發作

入住的酒店名叫Sonesta Posadas del Inca Puno(名字還挺東方,就叫聖淘沙酒店),離城市略有點距離,但好就好在位於的的喀喀湖邊。剛進酒店,迎接我們的就是一場透雨。由於這一天的勞累,晚上不再出門,在酒店餐廳吃了點,看雨後沿湖星星點點的城市燈光,可比白天好看多了。

酒店房間內景

櫃子頂上也有牛

晚餐,炒飯旁邊的配菜是啥,已經忘了

主菜是雞肉

酒店外面,的的喀喀湖夜景

教堂旁邊小店裡售賣的工藝品

第二站是另一處印加遺址“Temple of Wiracocha”,這又是一小時車程開外的地方了。這座遺址是供奉印加神話中的神靈Wiracocha,據說他是從的的喀喀湖中出來,創造了人類和萬物。因此遺址的規模還是很大的,其中的神廟,如今保留了高大的圍牆。這堵牆也是這座遺址的視覺象徵,是印加人沒有開始用大石頭搞建築之前的產物,以泥為主,整個神廟是單體面積非常大的一處房間。神廟建于15世紀,其實距今也不是很遠,實在是因為印加帝國盛衰實在太快了。周邊也有不少建築,如今能看到石塊壘成的地基和矮牆。遺址所在的小鎮名叫Raqchi,鎮子上也有一座教堂,規模比上一站小多了,不過也可見天主教在安第斯山區的興盛。由於本次的目的地普諾的海拔比庫斯科高好幾百米,所以我們也是越走越高,這座小鎮的海拔已經是3500米。

第二處遺址所在小村的教堂

印加Wiracocha神廟遺址

印加遺址局部,當時的建築材料主要還是泥土

印加遺址,這些建築下層是石塊,上層是泥土

印加遺址

門口銷售的工藝品

教堂內部

門口的工藝品。。。請自行點評

賣紀念品的大嬸

午餐比想像的好很多,地點叫做Marangani。從門口看,似乎就是個施工中的建築(之前文章也說過,秘魯的房屋似乎總是留著上層沒蓋),本來以為這種荒僻山間,能吃的了什麼。進去以後,還是個很寬敞整潔的餐廳,各種菜肴自助,葷的素的,牛肉雞肉羊駝肉,還有各種湯水點心,非常齊備,味道也不能太求全責備,乾淨就好。而且還有當地民間藝人現場演奏,看來這位置雖然偏,但是由於每天這幾班旅遊車往返,還是保證了穩定的生意。

餐廳門口非常簡陋

菜品還是相當不錯

其實最有意思的不是那些教堂和遺址,而是此行的最高點。大概13:15到了La Raya,海拔為4335米。路邊有石頭擺成的標誌,附近一汪湖水,能看到遠方的高山,大家下車來這裡照照相。看到路基下的草甸裡有一隻羊駝,就走過去照相,沒想到這羊駝一點都不怕人,反而走了過來,和我們“親切”的合影,但是頭一直抬著,顯得特別傲嬌的樣子,這就是我如今微信頭像的來源了。秘魯的羊駝就是性格好,不像《丁丁歷險記》裡說的,嚼人家鬍子或者噴一臉吐沫。

此行的最高點

遠眺山峰

特別可愛的羊駝

當地的小朋友

經過此地的大卡車

鐵路邊的小房子,不知道是教堂還是車站

安第斯山遠處的山脈

最後一站叫做Pukara,這裡在克丘亞語是城堡的意思。時值下午,小村沐浴在陽光下,幾乎看不到行人,連教堂都關著門。這教堂(Iglesia de Santa Isabel de Pucará)造型略有些詭異,有不少花束狀的煙囪,圍繞著磚紅色半球狀穹頂。外面柵欄門的柱子上,裝飾著有當地特色的公牛造型。要參觀的是一座博物館,其實就是小巷裡一處院落內的幾間屋子。展示的是2000年前安第斯山當地土著人的生活,據說他們有人殉的傳統,展館裡除了幾個石雕,都是些圖版,估計因為高原反應,我們都顯得比較疲憊,也無心去聽。

Iglesia de Santa Isabel de Pucará 這裡的教堂

博物館內,聖燭聖母節的宣傳畫,到普諾之後就正好趕上

規模很小的博物館

這種牛牛,當地很多

教堂的側面

還有一隻牛

賣東西的小朋友

下麵就直奔目的地普諾(Puno)了,要說這旅程也快10小時,雖然節奏安排合理,也挺勞累。翻過最後一座山頭,天色已經擦黑了,看到山下灰了吧唧的一片,說明城裡建築密度很高,但是幾乎沒有什麼高層建築。這個地方離玻利維亞很近了,所以導遊也介紹,治安不是很好,黑色交易很多。車輛停在了的的喀喀湖邊的公交總站。的的喀喀湖是普諾最著名的景點,這是南美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整個城市也是沿湖而建,我們明天的主題就是這片湖水。

翻山來到普諾,密集恐懼症發作

入住的酒店名叫Sonesta Posadas del Inca Puno(名字還挺東方,就叫聖淘沙酒店),離城市略有點距離,但好就好在位於的的喀喀湖邊。剛進酒店,迎接我們的就是一場透雨。由於這一天的勞累,晚上不再出門,在酒店餐廳吃了點,看雨後沿湖星星點點的城市燈光,可比白天好看多了。

酒店房間內景

櫃子頂上也有牛

晚餐,炒飯旁邊的配菜是啥,已經忘了

主菜是雞肉

酒店外面,的的喀喀湖夜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