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亮騷的移動硬碟!

砸起核桃

挺順手

不知道差友們是不是跟小二一樣:

出去遊玩時拍下的令人難忘的瞬間;辛辛苦苦搜集來的電影資源;或者說珍貴的資料記錄,

一般都會選擇備份在一起。

而電腦恰恰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 但是如果電腦宕機或者遭遇不測了怎麼辦!?是不是很崩潰!!!有的差友可能說我選擇某某雲盤。 。 。

哼, 年輕。 暫且不說雲盤動輒大幾百的續費費用, 雲盤上經常莫名消失的資料資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俗話說得好:“數T在雲不如1G在身!”

所以重要資料還是本地和雲端雙備份來得靠譜!

恰逢3月31日是世界備份日, 小二就想, 要是有一塊能夠防止生活在一些意外情況, 保密性也不錯, 顏值也贊的移動硬碟。 。 。

那豈不是美滋滋?

LaCie Rugged系列

不太熟悉硬體的差友初聽 LaCie(萊斯)有點陌生

但是LaCie可是被業界稱為硬碟中的法拉利~

萊斯LOGO

誕生於1989年的法國, LaCie自成立以來一直是一家專業的外置存放裝置製造商。 而2012年被老牌存儲廠商希捷收購後, 成為了其旗下的高端外置存儲品牌。

但是和普通移動硬碟最大的區別就是 LaCie 擁有更領先的內部存儲技術和更具有設計感的外形。

內部存儲技術咱們待會用軟體一測就能對比, 咱們先來看看設計感。

“如果你的東西和大家都一樣, 那幹嘛還設計它?”

這句話不是小二說的, 是 Philippe Starck 說的。 這個設計師曾經設計了法國總統住宅、歐洲之星列車。 。 。 甚至是法國最後一套法郎紀念幣。

LaCie Starck系列

還有去年推出的 LaCie Chrome (別想多, 和流覽器沒關係), 由著名工業設計師 Neil Poulton 設計, 向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庫西1935年的作品【雄雞】致敬。

長啥樣?

LaCie Chrome

講真, 桌面上放一塊這個, 兼具移動硬碟和裝飾的功能!

不過價格當然也是很“藝術”的。 。 。 小二就算有也不敢放, 隔壁小黑胖分分鐘就能順過去!

Neil Poulton 設計的另一款硬碟就是今天小二主要要說的—— LaCie Rugged 系列。

design by neil poulton

拆開包裝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個厚實的橙色矽膠防摔套,這也是rugged系列的標誌。

當然矽膠套可拆卸,扒開來之後就是金屬拉絲設計的硬碟主體。。

簡潔大氣,手感很贊,小二恨不得每天摸著睡覺。。。

打開蓋子之後是一條自帶的雷電介面資料線,線身是可以藏在矽膠套的夾縫中的,十分方便老MAC機型的用戶~

當然除了雷電介面,Rugged 還自帶了一根 USB-C 到 USB3.0的數據線和一根 USB-C 到 USB-C的數據線。

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全機型覆蓋,不管是新老MAC還是PC平臺都有合適的介面可供選擇。

講道理,現在雙系統互相覆蓋的移動硬碟市面上還是比較少的。

黃色的是USB-C 黑色的是USB 3.0

聯想到厚實的橙色矽膠套和Rugged這個產品名(rugged在英文中有結實的意思),不難看出rugged是一塊三防硬碟!

小二見過三防手機、三防手錶,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逼格滿滿的三防硬碟!

憑藉外部矽膠套的直接防護,後蓋高超的合縫處理以及內部格外的防衝撞防護,LaCie Rugged 可以達到IP54級別的防水防灰和高達2米的防摔抗壓!

小二拉上最喜歡搞事的黑胖親手測試了一下。。

首先是跌落測試(禁忌:雙重影分身!)

慢鏡頭顯示我倆用來當背景的板子都被砸的晃了起來。。。

外觀看沒有任何損壞的痕跡,我們等潑完水再連結電腦測試一下~

潑水測試

黑胖手一抖,這特麼不是潑,是直接往上倒了。。。

那麼問題來了,壞了怎麼辦!黑胖黑手一揮,鍋我背了~

小二把收拾的活留給黑胖,趕緊找了台電腦插入!

亮了!老鐵,穩!

(既然亮了應該沒壞吧。。。)

那麼接下來就是移動硬碟最重要的讀寫速度測試了。小二為了更客觀的體現,在雙平臺都測試了一遍。。

PC平臺上選擇的是硬碟測速國際慣例 DiskMark ,在USB 3.0的情況下,讀寫速度表現相當不錯

都超過了盒子上標稱的 130MB/s 的傳輸速率~

Rugged外包裝盒只謙虛的標了個130

同樣的環境下普通移動硬碟的速率就慢得多了。。。

隔壁黑胖用的某品牌移動硬碟,講道理這個速度不慢了

而Mac平臺上小二選擇的是黑魔法測速,小二Mac上的雷電介面有生之年終於插入了一個存放裝置。。。

顯而易見,雷電介面比USB 3.0還是要快上不少的。

平均140的寫入速度和137的讀取速度

可以說 Rugged 是一塊內外兼修的移動硬碟,如果把移動硬碟比作汽車,那麼LaCie就是超跑,Rugged系列則是超跑旗下的全地形越野車。

大容量而且三防的 Rugged 系列特別適合經常有戶外工作或者出差的人,例如工程師,攝影師等。甚至一些影視明星也選擇 LaCie來保存私人資料。。。

力宏同款——LaCie Rugged RAID,保護你最珍貴的資料

老法師們(專指浸淫攝影多年的人)動輒三四十兆的 Raw 格式照片,每個大容量的移動硬碟根本沒地方存照片。。。更別提苦逼的設計狗和視頻工作者了~

其實每個人手中產生的這些資料(照片,畫作,建模),恰恰就相當於前人手中那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最容易獲得的是資料,最容易失去的也是資料。

在外人看來可能沒有價值,但是這些資料對自身的價值是獨一無二的。

什麼?2T容量不夠用?不夠存放你的藝術品?沒關係,還有5T的!!!

更厚,更大,更強!

拆開包裝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個厚實的橙色矽膠防摔套,這也是rugged系列的標誌。

當然矽膠套可拆卸,扒開來之後就是金屬拉絲設計的硬碟主體。。

簡潔大氣,手感很贊,小二恨不得每天摸著睡覺。。。

打開蓋子之後是一條自帶的雷電介面資料線,線身是可以藏在矽膠套的夾縫中的,十分方便老MAC機型的用戶~

當然除了雷電介面,Rugged 還自帶了一根 USB-C 到 USB3.0的數據線和一根 USB-C 到 USB-C的數據線。

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全機型覆蓋,不管是新老MAC還是PC平臺都有合適的介面可供選擇。

講道理,現在雙系統互相覆蓋的移動硬碟市面上還是比較少的。

黃色的是USB-C 黑色的是USB 3.0

聯想到厚實的橙色矽膠套和Rugged這個產品名(rugged在英文中有結實的意思),不難看出rugged是一塊三防硬碟!

小二見過三防手機、三防手錶,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逼格滿滿的三防硬碟!

憑藉外部矽膠套的直接防護,後蓋高超的合縫處理以及內部格外的防衝撞防護,LaCie Rugged 可以達到IP54級別的防水防灰和高達2米的防摔抗壓!

小二拉上最喜歡搞事的黑胖親手測試了一下。。

首先是跌落測試(禁忌:雙重影分身!)

慢鏡頭顯示我倆用來當背景的板子都被砸的晃了起來。。。

外觀看沒有任何損壞的痕跡,我們等潑完水再連結電腦測試一下~

潑水測試

黑胖手一抖,這特麼不是潑,是直接往上倒了。。。

那麼問題來了,壞了怎麼辦!黑胖黑手一揮,鍋我背了~

小二把收拾的活留給黑胖,趕緊找了台電腦插入!

亮了!老鐵,穩!

(既然亮了應該沒壞吧。。。)

那麼接下來就是移動硬碟最重要的讀寫速度測試了。小二為了更客觀的體現,在雙平臺都測試了一遍。。

PC平臺上選擇的是硬碟測速國際慣例 DiskMark ,在USB 3.0的情況下,讀寫速度表現相當不錯

都超過了盒子上標稱的 130MB/s 的傳輸速率~

Rugged外包裝盒只謙虛的標了個130

同樣的環境下普通移動硬碟的速率就慢得多了。。。

隔壁黑胖用的某品牌移動硬碟,講道理這個速度不慢了

而Mac平臺上小二選擇的是黑魔法測速,小二Mac上的雷電介面有生之年終於插入了一個存放裝置。。。

顯而易見,雷電介面比USB 3.0還是要快上不少的。

平均140的寫入速度和137的讀取速度

可以說 Rugged 是一塊內外兼修的移動硬碟,如果把移動硬碟比作汽車,那麼LaCie就是超跑,Rugged系列則是超跑旗下的全地形越野車。

大容量而且三防的 Rugged 系列特別適合經常有戶外工作或者出差的人,例如工程師,攝影師等。甚至一些影視明星也選擇 LaCie來保存私人資料。。。

力宏同款——LaCie Rugged RAID,保護你最珍貴的資料

老法師們(專指浸淫攝影多年的人)動輒三四十兆的 Raw 格式照片,每個大容量的移動硬碟根本沒地方存照片。。。更別提苦逼的設計狗和視頻工作者了~

其實每個人手中產生的這些資料(照片,畫作,建模),恰恰就相當於前人手中那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最容易獲得的是資料,最容易失去的也是資料。

在外人看來可能沒有價值,但是這些資料對自身的價值是獨一無二的。

什麼?2T容量不夠用?不夠存放你的藝術品?沒關係,還有5T的!!!

更厚,更大,更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